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津郊秋收见闻: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推动小站稻丰产增收

2022-10-24 08:46 作者:刘惟真 新华社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天津10月23日电(记者刘惟真)天津市津南区双桥河镇小营盘村今年种植的1000余亩小站稻近日迎来丰收,收割机在稻浪中穿梭,新收的稻谷堆放在地上,阳光下满眼是璀璨的金黄。

村民苏女士早已搬离村庄,这两天特意回到村子,一次买了10盒新稻米。“走多远都惦记着这里的米香,除了自家吃,还准备送些给亲戚朋友。”她说。

正值秋收时节,不少人循着稻香来到这个小村庄。最近,联民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连敏干脆搭上小棚子,守在稻田旁,当起了小营盘村水稻的“代言人”。

“合作社今年种植了1000余亩水稻,亩产量在1200斤左右。”王连敏说,“今年年景好,收成也不错。”

小营盘村是全镇小站稻主要种植区之一,近年来,这里的水稻亩产量不断提升。

“水稻需要精心呵护,一靠好稻种,二靠好水养。”王连敏坐在新收的稻谷旁说,田地里正在收获的是以金稻919、津原U99等为主的优质小站稻。

走在田间,阵阵稻香让人心旷神怡。“从前排水河里淤泥堆积、黑臭不堪,路过时总得捂着鼻子。”小营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金利说,2018年,天津划定了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区,持续整治取缔“散乱污”企业,深化黑臭水体治理。

如今,在小营盘村的田地里,消失多年的河蚌、白条鱼、小虾等重新出现在水渠中、河流里,养虾养蟹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充满野趣的生态画卷近在眼前。

夕阳渐沉、秋收仍酣,收割机的声音还在鸣响,一批新碾的稻米刚刚送进合作社。

“从前靠人力,每人每天只能收割一两亩地的水稻,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来。如今靠机器,每天能收割水稻50亩以上,赶在熟得正好的时候收完,保证稻米的口感。”王金利说,随着小站稻产量、质量实现“双提升”,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比5年前有了很大提高。

“入春回暖后,我计划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稻蟹混养’,相信明年的收成一定会更好。”王连敏说。

关键词:小站稻,水稻,营盘村,秋收,绿色生态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