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娱乐_ / 福建娱玩 / 正文

高甲戏《李光地》晋京展演

2024-04-03 09:20 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赵睿


《李光地》剧照 受访者供图

连日来,由省纪委监委、省文旅厅联合主办的“文艺倡廉”福建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晋京展演,6部福建代表性廉政题材精品剧目轮番登台。其中,由安溪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排演的高甲戏《李光地》于3月24日、25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数易其稿 精心打磨终成好剧

李光地,安溪籍清代名臣,历任翰林编修、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辅佐康熙皇帝48年,一生清正为民、廉洁奉公。清康熙年间,李光地任直隶巡抚时力谏圈地之害,并与当时的权相明珠作斗争,最终废除圈地弊政——高甲戏《李光地》的故事就从这里徐徐展开。

一部优秀的人物剧,绝不只是人物一生的缩减版,如何讲好人物故事,是成就一部好剧的关键。“李光地一生留下了许多故事。我们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查阅了很多史料,做了很多取舍,数易其稿后才定下最终的剧本。”安溪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谢志斌告诉记者,2017年,中心就启动了高甲戏《李光地》的剧本创作,邀请到漳州市戏剧研究所一级编剧方朝晖,著名导演艺术家、国家级高甲戏非遗传承人吕忠文等“大咖”参与其中。

在仔细阅读了《赤脚宰相李光地》《李光地评传》等大量地方文史资料之后,团队没有完全拘泥于史实,而是围绕“反腐倡廉”的主题,以圈地令为主线进行创作。“过程中我们也考虑过李光地与好友陈梦雷的恩怨纠葛、李光地回乡后乡亲们要为其修建宅院等故事,但经过慎重考虑,我们觉得这些故事都不足以支撑李光地清正廉明、一心为民的人物形象。”方朝晖说,“最后我们三易其稿,决定以康熙年间旗人圈地与耕地流失的满汉矛盾为背景,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串联拯救文字狱冤案受害者、治理河患、惩治贪官污吏等故事。”

2018年,几经打磨修改后的高甲戏《李光地》面世。全剧通过“圈地”“难民”“谤起”“棋谏”“治贪”“抗洪”的一系列人物、事件与斗争,塑造了李光地为国为民、勤政清廉、勇担当敢斗争的人物形象。在艺术风格上,高甲戏《李光地》在侧重展现大气正气的基础上,还穿插了丑行的诙谐幽默。“在第五场,我们加入了官袍丑、衙役丑,通过高甲戏特有诙谐夸张的丑角表演衬托李光地的智慧正气。”谢志斌说,“第三场中,我们还在宜妃的台词中设计了一句‘这是万岁喜欢的安溪铁观音’,不仅逗得台下观众哈哈大笑,也宣传了安溪的茶文化。”

时隔29年 大剧目再登首都舞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甲戏,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有着庞大的受众基础。此次高甲戏《李光地》晋京演出,得到了首都观众的高度评价。演出现场,演员们唱念俱佳、神形兼备的演绎,环环相扣、险象环生的剧情,赢得了现场观众们的阵阵喝彩。

“这是我第一次看高甲戏。之前只知道高甲戏是泉州的地方剧种,不知道内涵这么丰富,从演员的身段表演到剧情编排衔接,再到高度立意都非常好。”北京观众张亚娟连连称赞。记者了解到,为了此次演出,安溪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共派出了99名演职人员,在剧目复排、舞美提升及主创的唱功加强上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最终为首都观众呈现了精彩的演出效果。

“这是继1985年《凤冠梦》、1995年《玉珠串》之后,安溪高甲戏时隔29年再登首都舞台。”剧中宜妃扮演者王琼芬兴奋地说,“此前的两次演出我都参与过,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地方戏曲演员,能够再次站上北京的舞台真的非常荣幸,心中充满感恩。”

在观看完演出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表示:“这部剧将安溪清代名臣李光地的人物形象搬上舞台,不仅对弘扬闽南文化、安溪地域文化有着很强的艺术推动作用,剧中推崇的廉洁奉公、为国为民精神也很有现实意义。”

据悉,《李光地》曾获评福建省第九届百花文艺奖三等奖、第七届福建艺术节·第27届戏剧会演一等奖剧目、首届“李渔杯”全国清廉戏曲优秀作品展演活动优秀剧目。(本报记者 郭雅莹)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