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娱乐_ / 影视 / 正文

农村题材电视剧需要新视角

2022-07-20 13:44 作者:张洁 天津日报 责任编辑:柳绿

捕捉农村实实在在的变化

《幸福到万家》不同于多数农村题材剧,它不独讲人们脱贫致富的过程,而是更多地聚焦口袋富起来之后精神的跃升。郑晓龙是全国政协委员,赵冬苓是全国人大代表,他们携手打造的作品,从陈规陋习与文明秩序的碰撞、城市文化与乡村理念的碰撞、乡规民约与法治精神的碰撞中提炼出戏剧,又在淳朴的人性、黏稠的人情中提升温度。

为了符合剧情设定,剧组选在安徽取景,辗转西递、屏山、秀里影视村等多地,朴实清新的皖南村落为剧情铺垫了浓厚氛围。郑晓龙透露,之所以选择在安徽拍摄,一是因为这些年那里农村的经济发展很快,能够展现经济上由穷变富的过程。另外一个原因是,徽派建筑很有特色,和山水互相映衬,给人的感觉不像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符合建设新农村的剧情逻辑。“现在很多城里人愿意到农村去度假、休闲、旅游,就是因为那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大家都愿意去。所以说,拍出来观众也会觉得很养眼、很向往。”

因为都是实景拍摄,不同场景之间的距离又很远,转场成了拍摄过程中最耗时间的事。“我们从驻地每去一个景拍摄,都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拍完了回来又是一个多小时,一天要三四个小时在路上,那里的冬天又经常下雨,路很难走。画面要拍好看的话,光线很重要,所以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找光线,比如去找特别广袤的菊花田。”尽管过程不容易,但画面质感有了保障,郑晓龙觉得很值。

在细致入微的群像刻画中,让观众切身体会传统社会里的情法平衡之难,广大农村地区的朴实与亲切也更加现实可感。“要求现实逻辑”和“老百姓爱看”一直是郑晓龙导演坚持的做剧指标。通过故事、情节、人物的塑造去感动人,这也是《幸福到万家》这部剧能够掀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原因。

在郑晓龙看来,前几年的很多作品都在讲农村由穷变富的故事,但现在不能只讲这些,还应该讲农村富了以后是怎样的。“现在有很多农村富裕了,可物质的提升只是一方面,还有精神文明建设,山山水水的变化,人民的精神面貌,价值观、法治意识等等的变化。我们对最初的剧本进行了很大的修改,把它跟当下的现实结合得更紧。最终的剧本希望既要好看、观众喜欢,又要反映出农村实实在在的变化。”郑晓龙说。

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委会副秘书长何天平表示,“这部戏里的演员,他们的演技的品质高,每一种情绪状态,每一个节点上的表述都非常到位,台词功底也都不错。这部剧是表演和剧本互相成就的一个作品。一个作品本来就应该是表演和制作都互相成就的。为什么我们会说好的演技是稀缺的呢?那是因为我们一段时间的创作出现了问题。”

《幸福到万家》的故事尽管风格质朴,但又充满了锋芒。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外来者与守旧者的精彩交锋,将剧情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不少网友表示:“看《幸福到万家》,今天又是血压升高的一天!”随着何幸福在追问与学习中找到答案,观众会发现,每个剧中的“为什么”,其实都指向了现实中基层中国变得更好、千家万户生活更幸福的密码。

“这部剧比较直观地讲了一些农村旧风俗和新观念的矛盾,比如农村的传统人情社会问题,比如同一个村里大姓和小姓的矛盾等。”郑晓龙表示,这是《幸福到万家》作为现实题材,对于当下比较真实的描写,“如何通过法治的方式解决村民或者是老百姓生活当中日常遇到的具体问题,这部剧在这些方面呈现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希望通过这个故事来反映当代乡村面貌,呈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

何天平表示:“作为一部乡村振兴题材的剧作,《幸福到万家》在立意和内容层面都稳扎稳打。该剧讨论在乡村振兴这个进程中人、事、空间结构性的变化,比如探讨礼与法之间的关系,有人说它是一部影视版的《乡土中国》。这部剧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可看性兼具的剧作,它把乡村里人们的思想、精神、生活的蜕变,立体鲜活地刻画出来。另外,剧情切中的主题和视角是鲜活的,它从乡村振兴中来,但又不止于去反映乡村振兴,它是一个有丰富面向的创作。”

1  2  3  


关键词:幸福,农村,郑晓龙,题材,观众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