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RCEP生效在即,商务部为用好协定“划重点”
2021-12-31 作者:刘红霞、严赋憬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题:RCEP生效在即,商务部为用好协定“划重点”

新华社记者刘红霞、严赋憬

2022年的第一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正式生效,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将正式启航。

RCEP生效将带来哪些机遇?如何抓住机遇?30日,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划重点”。

用早用好降关税、原产地规则等政策

RCEP共计15个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以及东盟10国。目前,6个东盟成员国和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提交核准书,达到协定生效门槛。根据协定规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对已正式提交核准书的10国生效。

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表示,协定实施是我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当前,协定实施的国内准备已就绪,701条约束性义务均已做好履约准备。

“RCEP如期生效,是宝贵的市场机遇,蕴含着巨大的贸易创造力,是明年稳外贸的重要抓手。”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说。

此言不虚。在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东盟占“头把交椅”,日本、韩国分别位居第四、第五位。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为10.96万亿元,占我国同期外贸总值的31%。

“RCEP有利于扩大我国优势产品的出口。”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余本林说,比如,中日两国首次达成自贸安排,双方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化工、轻工纺织等多个领域相互大幅降低关税,特别是明年我国对日本出口57%的税号产品将立即实现零关税,对贸易的促进效应明显。

他表示,RCEP的原产地累积规则大大降低了商品享惠的门槛,将鼓励生产商更多使用区域内的原产材料,有助于本地区形成更加紧密、更具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我国中间品的生产和贸易将获益,纺织原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上游产品的出口将进一步增长。”

以高水平开放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RCEP不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而且是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和互惠的自贸协定。

它的全面性体现在,协定不仅涵盖货物贸易,还囊括服务贸易、投资等市场准入、经济技术合作、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领域。

“协定实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将成为我国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和桥梁,使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加紧密相连。”任鸿斌说。

余本林表示,RCEP将提升我国与其他成员国的相互投资增长。“服务贸易领域,各方均作出高水平开放承诺。投资领域,各方以负面清单的形式作出承诺,外商投资准入更加放宽,大幅提高了政策透明度。”

RCEP生效后,货物、服务、投资开放承诺叠加,贸易投资便利化得到制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有望更加融合,区域投资有望更加活跃。

“我国产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生产效率高,更有潜力吸引域内外企业来华投资。”余本林说。

加快出台针对性举措、加大对企业的培训

RCEP生效在即,相关国家和企业都在为此“摩拳擦掌”。

山东美佳集团有限公司以加工、出口、销售冷冻水产品为主营业务,日本、韩国是其主要市场。公司常务副总裁郭晓华告诉记者,RCEP生效将给美佳集团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最近商务、海关等部门多次上门,就关税减让安排、原产地规则解读等予以辅导。

记者了解到,为帮助企业尽早抓住RCEP带来的机遇,商务、海关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已举办超过1000场培训。

“我们要用足用好市场开放承诺和规则,扩大原产地累积规则的综合效应。”李兴乾表示。

商务部官网上,设置了专门的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子页面,通过这个页面可以查询RCEP协定的中英文文本、历次培训材料和政策解读等大量信息,也可以查询RCEP各成员国优惠税率。

任鸿斌表示,商务部将与各地方、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跟踪分析形势变化,指导各地方结合实际,出台针对性支持举措,尽早尽快让外贸企业切实享受到开放和政策红利。

关键词:RCEP,商务部,协定规定,划重点,促进效应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