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特稿:热浪干旱夹击下 欧洲不止感到热
2022-08-18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新华社布鲁塞尔8月18日电特稿:热浪干旱夹击下 欧洲不止感到热

新华社记者

干涸的河床,板结的土壤,燃烧的森林……今年夏天,欧洲遭遇热浪和干旱的侵袭,多地气温创下历史新高,降雨明显少于往年。

热浪和干旱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态环境,还给欧洲的经济和民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让更多人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性,但欧盟的减排工作如今又面临能源安全的挑战。

热浪干旱来袭

6月底至今,接连不断的热浪让欧洲人叫苦不迭,南欧、西欧和东欧多地气温创下有记录以来新高。

夏季炎热干燥是南欧地中海气候的特征,但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西欧今夏也没有了往常的凉爽湿润。数据显示,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部分地区7月均出现40摄氏度以上高温,其中英国首次突破40摄氏度。西欧家庭普遍没有空调,人们只能忍受酷热。

天气炎热,外加降雨明显少于往年,欧洲一些地方出现了干旱。法国卢瓦尔河部分河段几乎完全干涸,一些运河被迫关闭。莱茵河是欧洲黄金水道之一,8月16日的数据显示,它流经德国科隆河段的水深已不到两米。意大利最长河流波河水位创历史新低,今年夏天部分河段游船观光活动暂停。欧洲干旱观测网站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欧盟和英国约63%的地区发布了干旱警告或预警。

炎热和干旱导致了山火频发。法国西南部近日山火迅猛,火势蔓延已迫使上万人疏散;截至8月15日,西班牙阿利坎特东北约60公里处一场大火已经摧毁了约6500公顷的森林,大约1200人被疏散。

根据欧洲森林火灾信息系统的数据,今年1月至8月中旬,欧盟已有超过74万公顷森林被烧毁,创2006年开始相关记录以来的同期新高。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的气象学家近日警告说,2018年的欧洲旱情是过去500年内最严重的一次。今年夏天尚未结束,预计今年的旱情很可能将超过2018年的水平。

旱情冲击民生和经济

炎热和干旱对欧洲造成了多方面的冲击,其中农业受到了最直接的冲击。在意大利波河地区,严重干旱导致稻田水干涸,当地农民估算,今年的水稻收成可能会“腰斩”。

德国农民协会近日警告说,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要警惕作物歉收和价格上涨的情况出现。如果不能尽快持续下雨,收成可能会减少30%或40%。

干旱还严重影响了欧洲的内河航运。许多驳船需要为发电厂运送煤炭,为钢铁、化工等工业企业运送原材料。但由于水位下降,莱茵河上的驳船只能以25%的运力运行。德国环境技术员莉莉丝告诉新华社记者,如今的水位下降到几乎断航的临界点了,“高温把水都蒸干了”。

确保能源安全是欧盟当前头等大事,然而干旱影响了水力、核能发电。挪威咨询企业吕斯塔德能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欧洲今年前7个月水力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两成,核能发电量减少12%。

敲响气候变化警钟

面对今夏席卷欧洲的热浪和干旱,权威机构、专家学者和舆论认为,这再次敲响了气候变化在加剧的警钟。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变化学教授科琳娜·勒奎雷尔告诉新华社记者,异常高温反映了大趋势。这不单纯是出现了几个热天的事,实际上是整个天气、气候的变化。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温度越来越多。整个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迫在眉睫。

世界气象组织预计,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未来高温热浪将成为常见现象,其中欧洲地区的温度将比其他地区上升得更快。

全球变暖正加剧欧洲干旱,而且干旱持续时间将会更长,影响范围将会更大。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在2018年参与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地球温度升高3摄氏度,欧洲干旱地区面积占比将从13%扩大到26%。

瑞士《新苏黎世报》15日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说,今年夏天,许多欧洲人第一次明白了气候变化的形势是多么严峻。文章呼吁各国采取更有力的应对措施。

但在当前形势下,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面临重重困难。受多种因素影响,欧盟能源供应无法得到保障,一些欧洲国家为此重启煤电项目。虽然近日德国等国重申将保持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不变,但如何在解决当前能源供应和缓解未来炎热干旱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摆在欧盟面前的一个难题。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