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深查实改 见行见效——吉林、河北、广西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2025-06-24 15:25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摘要: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吉林、河北、广西等地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用好群众“监督尺”,通过学、查、改“组合拳”,整治破解民生难题,做到深查实改、见行见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题:深查实改 见行见效——吉林、河北、广西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新华社记者薛钦峰、黄耀滕、岳文婷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吉林、河北、广西等地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用好群众“监督尺”,通过学、查、改“组合拳”,整治破解民生难题,做到深查实改、见行见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刀刃向内查问题 用好群众“监督尺”

近期,吉林省白城市第四中学开展的“作风体检”专项行动,得到了师生和家长普遍认可。学校围绕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吸收建议,通过“家校面对面”“学生诉心声”“教师献言策”等方式,让老师、家长、学生成为“监督员”,深入查摆问题。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白城市第四中学已征集到师德师风方面意见建议15条,学校发展建议提案21项。其中,对于家长和学生关注的提升餐饮质量问题,学校根据意见建议组织学生参与食堂食谱制定,得到家长、学生普遍好评。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吉林、河北、广西等地把群众期盼作为“监督尺”,各地整合市长热线等反映渠道,建立信访意见箱,设置“政务服务监督码”,全面收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河北省邯郸市把解决突出问题和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腐败问题捆在一块儿抓,并让群众能更方便地参与进来。对于群众抱怨房子“办证难”问题,邯郸市专门针对不动产“登记难”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了8项工作机制,如定期开工作例会、大家一起商量难题、及时交办任务等。相关部门每周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定期公开整改进度,让群众参与监督。

吉林省长春市近期组织11个职能部门对近年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信访反映等情况进行梳理排查,将线索逐项反馈各单位,作为查摆问题重要来源。

破解民生难题 用工作实效检验学习成效

近年来,就业市场不时出现“招聘信息不实”“乱收中介费”等乱象,给灵活就业群体就业带来诸多困扰。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将办好群众身边的民生实事作为工作切入点,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零工服务。

近期,柳州市设立了“老王送工”融安零工驿站,创新实施“企业派单、群众点单、老王接单”行动,成功打造了“服务群众零距离、企业用工零风险、群众就业零门槛、务工就业零负担、技能培训零成本”的“五零”联动就业服务模式,解决了无法长期外出务工群众的就业难题。“有了零工驿站,在家门口也能获得一份收入。”柳州市融安县融康社区群众覃凤香说。

“坚持用办好民生实事来检验学习教育的工作成效,引领党员干部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务。”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林祖敏说。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以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为抓手,发挥当地“巨好办”平台收集问题、解决问题作用,收集涉及城市建设、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等18个领域的群众需求,精准转交农业农村、城市管理等26个部门办理,对办结迟缓的提醒督促具体部门快办快结。

创新查改机制举措 增强基层干事底气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一些地区通过组建专项调研组、建立问题清单专项审核和动态跟踪等多种机制,推动查摆深入,整改走实,以学习教育成效促进基层工作提质增效。

吉林省白城市建立“市级领导带头攻坚、部门单位牵头领题、党员干部主动认领”工作机制,确定老年助餐服务、殡葬领域治理等攻坚难题114个,全力推动问题解决。

其中,围绕基层资源力量不足、干部上升通道不畅等问题,白城市专门出台《白城市进一步强化村(社区)党组织工作保障10条措施》。“10条措施条条回应基层期盼,让我们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更有保障,基层干部干事的底气更足了。”白城市洮北区新华街道胜利社区书记安丽说。

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各党支部创新司法服务举措,引导党员干警坚持知行合一,高效审理涉企案件,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做实做细2025年司法便民利民十件实事,用心用情办好涉民生案件。同时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结合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精简会议文件,优化工作流程,为基层干警减负松绑,以学习教育成效促进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

关键词:学习教育,领域治理,师德师风,学校发展,监督尺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