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大国总师一席谈丨中国电子窦强:锻造自立自强“中国芯”

2025-06-17 09:16 作者:温竞华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题:中国电子窦强:锻造自立自强“中国芯”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刘祯

记者在中国电子飞腾公司见到中国电子首席科学家、飞腾系列CPU芯片总设计师窦强时,他正在带领团队对最新研发的一款消费级CPU芯片进行进一步的调试、优化。

芯片是信息社会的基石,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用更强劲的“中国芯”服务社会——这是窦强及其带领的研发团队不懈追求的愿景。

矢志自主创新 锻造最轻“大国重器”

自主研发十余款量产芯片,在高端服务器、桌面办公信息系统、嵌入式工控等领域实现国产化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和关键行业……十多年来,窦强带领飞腾公司在攻关芯片研发和产业化道路上不断突破。

窦强的科研之路与“中国芯”的成长壮大始终相伴而行。

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初露锋芒,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怀揣着“为国造芯”的使命感,窦强成为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研究的人员之一。

“那时,国产CPU的研发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但越是打压,我们越要自强!”窦强憋着一股劲。

2014年,飞腾公司成立。2018年,窦强走出科研院所,出任飞腾公司首席科学家。同年,一款名为FT-2000/4的桌面CPU芯片被紧急立项。没有技术资料可作参考,技术指标却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前列,其研制难度可想而知。

经过400多个昼夜的不懈攻关,窦强带领团队提前实现了产品的快速定型与批量供货。这款产品进一步缩小了“中国芯”与国际主流桌面CPU芯片之间的性能差距,成为了首款销量突破百万片的国产桌面CPU芯片。

十年磨一剑!团队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突破了高性能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实现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了十余款高性能CPU,走出了一条国产CPU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如今,中国电子已经形成覆盖高性能服务器CPU、高效能桌面CPU、高端嵌入式CPU、套片等完整系列的芯片产品线,为从端到云的各型设备提供核心算力支撑。

深耕应用市场 推动产业生态开放融合

快速定位气体泄漏的监控报警器、识别作业人员不规范行为的高精度监测系统、移动式作业监控终端……走进中国海油下属海油发展安全环保公司,基于飞腾芯片的安全生产产品与应用场景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与飞腾公司联合研发的一系列国产作业安全监控报警产品,在保证核心技术自主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高算力、低功耗、强安全性。”海油发展安全环保公司安全环保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闫宏图说。

这是飞腾芯片应用于信创产业的一个缩影。

算力是数字时代的第一生产力。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封锁和竞争中取得突破、谋求发展?窦强有着自己的思考。

在他看来,芯片发展除了迭代技术,还要深耕市场、洞察用户。

“芯片不是单颗应用,其作用体现在整机运行中。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国产芯片必须与产业链伙伴紧密耦合,打造生态,通过与应用端深度磨合实现最终体验的提升。”窦强说。

目前,飞腾公司已联合超7300家厂商打造了5800余种硬件方案,构建起不断完善的信息产业生态。

加速技术迭代 培育发展高端芯片

2024年12月,飞腾系列CPU芯片销量率先突破1000万片。对窦强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

“从行业角度看,高性能CPU获得百万片的应用,意味着突破了‘可用’这一关;而CPU芯片到了千万级的应用规模,才可以说从‘可用’向‘好用’迈进。”窦强说。

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给了国产CPU进军消费市场、直面终端用户的底气。

窦强介绍,今年5月,飞腾推出了首款面向消费市场的笔记本CPU芯片,将在更广大消费群体的使用磨合中,实现更快迭代成长。

随着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人工智能算力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也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源。

“作为芯片研发‘国家队’,我们必须时刻紧跟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窦强说。

如今,瞄准人工智能芯片这一新领域,窦强正带领团队加速研发攻关,为国家重大工程和关键行业提供多元算力支撑。

面向未来,窦强充满信心:“我们将扭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培育发展高端芯片,引领推动我国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用‘中国芯’守好数字世界的‘国门’,服务于民、服务社会。”

关键词:窦强,中国电子,飞腾,CPU芯片,自立自强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