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合作成果丰硕

2025-06-16 09:40 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摘要:中非友谊跨越山海,经贸合作潮涌潇湘。作为中非合作论坛经贸举措落实的重要平台,本届博览会围绕落实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组织各类经贸活动30余场,合作成果务实丰硕。

中非友谊跨越山海,经贸合作潮涌潇湘。6月12日至15日,以“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作为中非合作论坛经贸举措落实的重要平台,本届博览会围绕落实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组织各类经贸活动30余场,合作成果务实丰硕。

尼日利亚中国农业科技园项目、拉各斯阿布贾(快速)列车项目……据介绍,本届博览会签约项目176个、金额113.9亿美元,较上一届,项目数量增长45.8%、项目金额增长10.6%。发布对接项目293个、金额431.56亿美元,纳米比亚等10个非洲国家共发布200个项目合作需求,数量远超往届。

工程机械是湖南的优势产业。在本届博览会的工程机械展区,三一集团打造的沉浸式展区吸引了众多关注。来自非洲各国的政商代表、技术专家络绎不绝,深入了解后,纷纷表达了对三一集团助力非洲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热切期待。

自2002年平地机销往非洲摩洛哥,三一集团已与非洲携手走过20多年。截至目前,三一集团在非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200亿元,设备遍及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农业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作为中非合作生动范例被提到的冈比亚农民穆萨·达博,也参加了本次博览会。2019年以来,在隆平高科援外专家指导下,穆萨将自己的农场从3公顷扩大到100公顷。农场生产从手工脱粒到全程机械化,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7吨,是当地平均产量的2—3倍。

作为中国商务部授予的首个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援外培训基地,隆平高科目前已对肯尼亚、坦桑尼亚等53个非洲国家实施超200期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培训超过7000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才。“选育出良种后又传授良法,才能为非洲国家打造更有韧性的农业体系。”隆平高科国际培训学院副院长翁永介绍。

促进中非经贸合作,金融服务必不可少。交通银行在博览会期间发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提升中非贸易结算便捷性、培育中非跨境产业链等十大举措,全力支持中非经贸合作。2024年,交通银行与非洲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同比增长136%,中非涉外汇款业务量同比增长36%,中非跨境贸易融资额同比增长305%。

助力展会流量变经贸增量,湖南加快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走进位于长沙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琳琅满目的“非洲好物”让人目不暇接。从2021年开馆以来,这个面积1万平方米的场馆成为长沙与非洲密切交流的窗口。本届博览会期间,中非经贸总部基地项目在此启动全球招商暨签约仪式。

据介绍,待2027年建成运营后,该项目将以“企业总部+SOHO办公+星级酒店+综合商业+会展中心”的多元业态组合,构建“办公—消费—展贸”为一体的中非商贸新枢纽。

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在论坛引领下,中非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同非洲所有53个建交国实现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中非贸易额增长将近30倍,中国对非投资增长将近百倍,为中非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湖南省商务厅厅长沈裕谋表示,将持续办好中非经贸博览会,建设好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围绕互联互通、产能合作、金融服务等对非合作重点方向探索创新,为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16日 04 版)

关键词:经贸合作,对非投资,中非关系,流量,增量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