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铁犁不停歇,播种新希望——山东“三夏”抢收抢种忙

2025-06-16 09:40 作者:萧海川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摘要:铁犁不停歇,播种新希望——山东“三夏”抢收抢种忙 在德州禹城安仁镇齐庄村,尚信齐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树军正在查看晾晒的小麦。近些天,齐河县华店镇华耀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袁本刚每天运动步数都在2万步上下。

新华社济南6月15日电 题:铁犁不停歇,播种新希望——山东“三夏”抢收抢种忙

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只过了短短两天,路敦芽从自家农业服务公司办公小楼向外望去,周围上千亩良田就从满眼金黄麦穗变成了一地整齐麦茬。

“感觉今年收成比去年好,前两天那可是忙坏了,一天来了差不多150台运粮大货车,卸粮卸到后半夜4点。”6月13日,在山东济宁汶上县卓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粮仓外,记者见到了公司总经理路敦芽。他说,企业去年秋天才投用的4万吨级粮食烘干仓储设施,如今剩余的有效库容已不到5000吨。

在他身后的粮仓里,一台履带式挖掘机正与另一台轮式装卸机配合,努力将小麦堆得再高一些,尽可能多挤出一些库容。仓库门口,一辆运粮大货车驶来停稳,一车金黄色的麦粒倾泻而出。

记者从汶上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促进中心获悉,今年汶上县小麦收获面积约75.6万亩,较上年增加2000亩。作为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当地全面推广宽幅精播、良种包衣、深耕深翻等农技良法。今年夏收调集联合收割机超过1000台,6月9日起大规模抢收小麦,至13日已基本收完。

春争日、夏争时,农忙一刻不等闲。6月13日清晨,在德州禹城安仁镇齐庄村,农机手齐右亮驾驶着联合收割机下田,随着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麦粒源源不断地流进运粮车。田埂上,尚信齐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树军紧盯作业细节。

“要想提高小麦产量,机收减损必须跟得上。”张树军说,以前的背负式收割机,开起来费劲,还老是撒漏麦穗。现在这种纵轴流机型脱粒设备更好,机器马力大、割幅宽,配合智能监测技术,“现在每亩地能多收10来斤小麦”。

在德州平原县鲁望农场,2万多亩小麦已经成熟,机收作业连夜进行。“晚上9点多,机手们还在田里忙着。今年我们准备了15台新型收割机参与小麦抢收,这种收割机能将粮食损耗控制在1%以内。”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研生说。

平原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站长田殿彬表示,今年当地通过推进社会化服务、打造高标准农田、推广高性能机械等措施,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各环节技术水平。全县建设10余个示范方,通过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相关技术落地。

记者在德州齐河县了解到,这里的农业服务组织提供着全程托管、标准化机械作业、粮食烘干收储等综合服务,进一步做大了种植业规模效益的“蛋糕”。

近些天,齐河县华店镇华耀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袁本刚每天运动步数都在2万步上下。“联合社托管的地块都要去看看,调集机械抢收小麦之后要抢种玉米,还要准备上一些新技术。”袁本刚说,联合社2023年5月成立以来,已托管服务耕地3万余亩,吸纳14家土地股份合作社、5家农机服务合作社、3家粮食加工企业。

联合社在华店镇主街附近有一方83亩的示范田,通过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有效提升了盐碱地的利用水平,今年小麦亩产最高超过了650公斤。袁本刚指着地里铺好的滴灌水带说,联合社准备在这里向当地种粮大户们展示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一季新麦刚刚收获,新的种子已经播下。在汶上县苑庄镇的农田里,一台大马力拖拉机正配合玉米精播机作业。铁犁碎开土块、刨出垄沟,玉米种子与肥料顺势播撒入土,种子的间距被精准控制在15厘米左右。

“今年我们花费几十万元购入一台210马力的拖拉机,就是看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前景。”汶上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协会(汶农服)理事长郭波波说,人勤地不懒,相信在技术不断进步支持下,这片土地将孕育出更大的丰收希望。

关键词:铁犁,播种,损耗控制,汶上县,大马力拖拉机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