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2025高考情报局|中国政法大学:新增与北理工北邮两个联合培养班和四个“法学+”双学位项目 纪检监察实验班扩大招生规模

2025-05-21 15:30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 日前,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于瑞辰做客新华网2025高考情报局,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学校2025年本科招生与人才培养亮点。

Q1: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政法大学的基本情况。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隶属于教育部。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本科生在昌平校区培养。

学校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目前,学校正为建成致力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开新局、创新绩,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学校成立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治研究院等多基地,着力推进涉外法治、纪检监察、国家安全等国家急需人才培养,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开展“法工融合、文工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跨校联合培养,这些举措,体现了中国政法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法治中国作出的努力。

Q2:中国政法大学2025年有哪些培养与招生亮点?

中国政法大学2025招生关键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招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合作的“法工融合 文工交叉”联合培养班

·首招四个“法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布局

·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扩大招生培养规模

·首招法学(区域国别法学特色班)

·扩大本硕贯通培养专业范围

·“优本扩容”400人,各省计划均有增加,集中在法学专业。

Q3: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学校的招生专业与特色。

在学校现有的22个普通本科批招生专业中,已有1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且全部普通本科批次招生专业均入选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学校在部分专业推行本硕贯通培养试点改革,目前有十多个招生专业(方向)实行本硕贯通培养。法学以外专业包括国际商务、哲学、英语、翻译德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这些推行本硕贯通培养试点改革的专业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保研比例大,二是培养模式新;三是保研均可进入法学专业。

Q4:学校法学专业体量大,如何做好全员培养?

法学专业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专业。学校法学专业深化“一个专业,多个培养方案”的建设理念,注重个性化培养、强调因材施教,拓展人才培养的维度。除普通法学外,还有多个法学专业实验班。2025年还新增了法学(北邮联合培养智慧法学实验班)、法学(区域国别法学特色班)和多个“法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普通法学专业,学制四年,学校根据各学院的师资规模、学生规模,将法学专业的学生随机分配至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和刑事司法学院学习,适用同一培养方案,不再分方向。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每年招生150人,本科阶段在法学院学习,学制四年。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80%的学生,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

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是2024年开始招生的新方向,2025年招生计划由30人调整为100人,学生本科阶段在纪检监察学院学习,学制四年。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40名的学生,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我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本院相关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Q5:学校2025年本科招生中涉外法治专业有何特色?

学校积极构建高素质实战型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高质量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推行以实战为目标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具有法大特色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以下两个实验班广受考生关注。此外,还有各种进校二次选拔学习涉外法治机会。

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每年招生60人,本科阶段在国际法学院学习,学制四年。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30名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我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国际法学(涉外法治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

法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简称“北外联培涉外班”)的学生由我校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每年招生15人。学生本科阶段在国际法学院学习,学制四年,其中第二学年集中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联合学士学位。本专业学生经考核合格的,均可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我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国际法学(涉外法治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

此外,2025年学校首招法学(区域国别法学特色班),计划30人。区域国别法学探究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运行规律,服务于我国涉外法治建设。

Q6: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在联合培养方面的相关举措。

我们形象地给出了一个宣传语:报法大,有“理”“邮”!

中国政法大学分别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三校将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开辟学科融合新路径,构建新文科与新工科建设新范式,共同培养具有扎实法学理论功底和突出实践能力,又熟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堪当时代大任的高素质人才,推进“法工融合、文工交叉”深入实践,为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法学(北邮联合培养智慧法学实验班)专业的学生由我校和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培养,招生计划30人。学生本科阶段在法学院学习,学制四年,其中第三学年集中到北京邮电大学学习。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联合学士学位。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5名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我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法学院相关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北理联合培养数据法学实验班)专业的学生由我校和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招生计划30人。学生本科阶段在法治信息管理学院学习,学制四年,其中第二学年集中到北京理工大学学习。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联合学士学位。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5名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我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数据法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Q7:学校的“法学+”是如何培养的?

2025年首次招生的“法学+哲学”“法学+经济学”“法学+金融工程”“法学+翻译”等校内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是学校跨学院、跨学科专业创新交叉人才培养,培育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法学(哲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招生计划25人,在人文学院培养;法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法学(金融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招生计划各40人,在商学院培养;法学(翻译双学士学位项目)招生计划40人,在外国语学院培养。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的学生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的,可以获得两个学士学位证书,且都具有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资格。这四个“法学+”项目各具特色,将进一步丰富我校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本科专业建设,教育强国,交叉人才,招生计划,本科招生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