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江苏大部分地区实现生育津贴“免申即享”

2025-03-18 09:19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吴静

江苏大部分地区实现生育津贴“免申即享”

直接发到个人账户,女职工产假期间企业可获社保费用补贴

近期,“江苏生育津贴不用准备材料直接到账”等话题引起社会广泛热议。

今年2月出台的《江苏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到“优化经办服务,推进实施生育津贴免申即享”。

据江苏省医保局副局长朱丽菁介绍,“目前,在江苏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女职工生育津贴不用准备材料再申请,产妇产假结束后能自动到账,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生育保险相关政策,推进生育津贴‘免申即享’全省覆盖。”

“生育津贴到账了32000多元,最关键的是不需要繁琐的申请材料。”南京市民张女士在去年10月生产,当时就在医院正常做了生育登记,不需要提供其他证明材料,与生育津贴一起到账的还有3100多元的营养费。“收到短信通知之后,来到家附近的银行领取,很方便。”张女士说。

张女士口中的生育津贴,是职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产假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获得的工资性补偿,产妇每次生育均可享受生育津贴。生育津贴一般在产妇产假结束后的次月发放,以南京市为例,以往生育津贴通常在产后第六个月发放。

那么32000多元的生育津贴是如何计算的呢?根据《江苏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江苏生育津贴计发基数为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以30,计发基数乘以补贴天数即为实际津贴数额。如果是难产的情况,产假天数会由原来的158天增加15天,即变为173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产假天数增加15天。相应地,生育津贴的金额也会按照新的天数进行计算。

“近年来,江苏省全力确保女职工产假期间生育津贴足额发放。2024年,全省共发放女职工生育津贴30万人次、共计83亿元。”朱丽菁说。

除了生育津贴、生育营养费,江苏还对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用给予补贴。以张女士为例,企业每月需为其缴纳1600多元社保费用。“根据规定,凡是生育二孩的女职工,政府可以补贴50%的社保费用,即生产周期的6个月共计减免社保费用5000元左右,为企业减轻压力,为女性营造友好的生育环境。”张女士所在企业人力部门负责人说。

2022年,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规定对企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生育二孩的给予50%的补贴,生育三孩的给予80%的补贴,政策实施至今,全省共支付补贴达8786.9万元。

“《若干措施》在对生育二孩、三孩补贴基础上,扩大到对生育一孩也给予50%的补贴。”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介绍。

在其他强化生育服务支持的方面,江苏同样做出尝试。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的女性,一次性加发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落实分娩镇痛、辅助生殖技术和无创产前基因诊断服务纳入医保支付政策;健全完善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政策,给予多子女家庭更多住房支持;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对生育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担机制进行探索,强调严格落实产假、延长产假、男方护理假、哺乳假、育儿假等制度及相关待遇。(记者 白光迪)

关键词:生育政策,资助体系,分娩镇痛,津贴,若干措施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