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写给潮间带的“绿色情书”——海南5年增绿近2万亩“海上森林”

2025-03-21 15:10 作者:陈凯姿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海口3月21日电(记者陈凯姿)海南岛绵延的海岸线上,被誉为“海上森林”的红树林郁郁葱葱,如同一封“绿色情书”,述说着生态修复故事。

生长在潮间带的红树林,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海南省是我国红树植物的分布中心,面积约占全国近三分之一。20世纪80年代前后,海南鼓励农民围海造塘增收,养殖塘“野蛮生长”,红树林湿地逐渐萎缩。

一些年长的村民记得,红树林退化后,小气候开始多变,海岸线遭到侵蚀,野生螺虾和水鸟不断减少。经济发展起来了,生态却被破坏,子孙后代怎么办?保护红树林,是一场“生态觉醒”。近年来,海南全面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

“退塘还林,何其艰难!”儋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营林科负责人邢锐说,从挨家挨户做工作,到划定限养区和禁养区,再到不合规养殖塘全部退出,前后历经一年多时间。挖通围堰、恢复水体自然交换、清理外来有害生物和海洋垃圾……一切就绪后,还要趁夜在潮水退至最低时,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种红树苗。

沿海土壤盐度复杂、潮汐多变,红树林成活率不高。在三亚铁炉港等地,科研人员带着志愿者摸索出“筷子苗”技术。红树林保护志愿者杨运形容:“胚轴像筷子一样插入泥土,可以在三小时内生根,跑赢下一次涨潮。”

更多的成功修复案例在于因地制宜。海口东寨港,在潮水冲刷严重的区域,利用牡蛎壳堆叠“消浪掩体”,河道清淤填高两岸,进行低滩造林;陵水新村潟湖,树苗以本岛原生品种辅以外地品种,增加红树林层次感和自然美感;儋州新英湾,根据湿地天然地势预留沟槽,方便不同潮位野生动植物觅食或生长。

在红树林保育过程中,海南多地打造“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体系,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和地面传感器,实时监控红树林面积、健康状况及入侵物种。

一片片曾被养殖塘割裂的湿地里,新种植的红树长势良好,勺嘴鹬、黑脸琵鹭等极危鸟种重返故土,曾经的“生态伤疤”蜕变为“绿肺”。5年间,海南省累计新增红树林面积近2万亩,“海上森林”重现生机。

人们之前担心的生态保护“负担”,也正在逐渐成为“资产”。2022年,海南首个海洋碳汇生态产品交易项目“海口市三江农场红树林修复项目”完成签约,交易碳汇量3000余吨,交易额30余万元。儋州新英湾利用红树林探索“两山”理念转化路径,发展“湿地友好型”旅游。观鸟研学、生态摄影等项目,让村民从“靠海吃海”转向“护海养海”,生态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从“旁观者”到“行动派”,海南红树林保护故事,激发了全民守护行动。3月15日,2025年海南爱鸟周系列活动在陵水拉开帷幕。红树林湿地公园里,孩子们手持望远镜屏气敛息观察鸟类,用画笔勾勒红树林生态。六年级学生吴惜诺说:“保护红树林,我们都应该是主人翁。”在儋州,红树林保护政策已经编成民间音乐传唱,村民自发清理滩涂垃圾,渔船主动为候鸟腾出觅食区。

红树林保护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3月初,《海南省红树林资源保护专项规划(2024—2035年)》印发,规划红树林资源范围涉及沿海12个市县,提出到2035年海南红树林面积将稳定在7948公顷以上。

“红树摇曳、鸟群蹁跹,这才是‘海上森林’该有的样子。”邢锐说,“希望越来越多人成为红树林的守护者。”

关键词:海上森林,黑脸琵鹭,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潟湖,潮间带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