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适应异地养老、医疗等需求 ATM跨行取款手续费要降了
2021-07-08 作者:王俊岭 李晓舒 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陈玮
摘要: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降低自动取款机(ATM)跨行取现手续费的倡议书》(下称《倡议书》),以适应异地养老、医疗等需求,便利百姓现金使用。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发布相关公告,表示正在积极准备,做好减费让利相关工作,确保降费措施落地,惠及于民。

适应异地养老、医疗等需求,便利百姓现金使用——

ATM跨行取款手续费要降了!

在线支付虽便捷,但随时随地的现金存取依然有着不小的需求。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降低自动取款机(ATM)跨行取现手续费的倡议书》(下称《倡议书》),以适应异地养老、医疗等需求,便利百姓现金使用。

具体来看,《倡议书》包括5方面具体内容:一是降低同城跨行取现手续费。鼓励各银行和清算机构适当降低同城ATM跨行取现手续费,收费标准不超过3.5元/笔。其中,发卡行减半收取手续费,收费标准不超过0.2元/笔;清算机构减半收取网络服务费,收费标准不超过0.3元/笔;布设ATM机具的收单行手续费标准不变,为3元/笔。二是降低异地跨行取现手续费。鼓励发卡行不再按取款金额一定比例收取变动费用。异地ATM跨行取现手续费的固定费用标准与同城业务一致,不超过3.5元/笔。三是更好地服务特定金融消费者需求。鼓励各银行借鉴同业良好实践,结合自身业务策略加大优惠力度,适当减免代发工资卡持卡人、老年人、现役军人等金融消费者的ATM跨行取现手续费。四是满足ATM取现服务要求。各银行应结合ATM机具布设和业务数据,合理设置和调整机具参数,公平对待本行和他行客户,满足金融消费者正常的现金使用需求。五是畅通咨询投诉渠道。各银行应严格按照《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要求,做好ATM跨行取现手续费调整信息公示、客户告知和解释说明,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畅通咨询投诉渠道,妥善处理相关投诉,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4亿,跨省及省内流动人口达3.76亿。信息技术发展和系统管理集成化进一步缩小了同城、异地业务差异。这些变化对于跨地域、跨行、适老化银行服务提出了新要求,降低ATM跨行取款手续费也势在必行。

在郑州一家外企工作的方渝珉表示:“虽然现在网上银行、电子支付都挺方便,但工作经常出差,应急总需要点现金,要是身边没有对应银行的ATM还是非常不方便,跨行取款手续费下降能帮老百姓省钱!”

首都师范大学学生王文燕交学费用的是学校规定的银行卡,在她看来,学校附近如果没有对应ATM的话,着急用现金跑几公里很不方便,就只能在学校的ATM跨行取。“虽然一个学期可能取不了几次现金,但降低ATM跨行取款手续费对我们学生来说毕竟是个好消息!”

“ATM跨行取款降低手续费我很支持!”因子女工作原因,林香退休后从老家县城来北京帮忙照看外孙,她告诉笔者,自己年纪大了,还是习惯平时用现金消费,《倡议书》中的几项措施确实能解决自己的不少难题。

降低跨行取现手续费对商家来说同样有益。“现在,每天大部分的营业额都来自微信或者支付宝收款,转到银行卡账户上需要一笔手续费。如果去市区或省城进货,遇到需要用现金的时候,ATM那个环节又得交一笔手续费。”山西省吕梁市云轩洗车美容店老板李轩表示,对生意人来说,手续费也是钱,现在降低了手续费,心里自然高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表示,《倡议书》与中国人民银行等单位同日发布的《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的通知》一脉相承,互为补充,前者针对的是个人消费者,后者主要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我国目前存在着较大的对ATM同城、跨省取现的需求,降低跨行取现手续费能够更好地满足个人消费者现金使用需求。调整落地后,ATM跨行取现手续费显著降低,同城业务降幅10%以上,大额异地业务降幅达80%以上,对于减轻个人消费者财务负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李广子说。

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发布相关公告,表示正在积极准备,做好减费让利相关工作,确保降费措施落地,惠及于民。

王俊岭李晓舒

关键词:ATM,跨行取款,支付宝,取款金额,倡议书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