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国内>>国内热词>>神舟十号飞船

新华网哈尔滨6月17日电(记者刘彤)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乔治·斯穆特日前在黑龙江哈尔滨表示,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迅速,“而且花钱很节省”。

“‘神舟十号’又一次把三名宇航员成功送上太空,很了不起。”6月16日,斯穆特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发表主题演讲后说,他一定要买个长征火箭纪念品带回去。

斯穆特因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上的研究突破,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次演讲面对数百名哈工大师生,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了天体物理上的一些前沿知识和研究心得,并在提问环节解答了哈工大学生关于宇宙温度和暗物质等方面的问题。

他拿自己的经历鼓励中国学生做研究时要更多地从兴趣出发,而不要以获奖为目的,同时也向中国学生发出邀请,“利用中美之间已经存在的合作项目,争取到美国学习,融入科技国际合作的浪潮。”

多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始终保持航天特色,曾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是获此称号的中国唯一高校单位。

据了解,乔治·斯穆特等一行5人还将参加正在哈尔滨举行的第24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据新华社电飞离地球、遨游太空,饱览奇异壮丽的太空景致,强烈地吸引着人类好奇心。神舟十号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应用新时代,未来普通中国人有没有机会以游客身份乘坐神舟飞船,亲身体验一下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航天专家称,我国开展太空旅游的技术已经成熟,但载人航天计划还没有将太空旅游项目列入其中。

据中国宇航学会专家庞之浩研究员撰文介绍,从2015年起太空旅游将有大的发展。英国维珍银河公司将推出亚轨道旅游业务,届时太空游客乘坐“太空船”2号体验太空飞行只需20万美元,美国比格罗宇航公司和俄罗斯轨道技术公司的“太空旅馆”将在2020年前投入使用。此外,美俄还将有望开展“月球旅游”。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主要用途是向在轨飞行器运送人员以及食物、水、气体、推进剂、试验设备、维修器材等物资,并从飞行器向地面运送人员和物资。从太空的交通运输看,我国开展太空旅游的技术已经成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八院退休专家陶建中研究员展望说,“未来,在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游客完全有可能像航天员那样,乘坐神舟飞船前往太空,饱览一番太空美景、体验太空生活后,再乘坐神舟飞船返回地球。”

不过,我国载人航天计划还没有将太空旅游项目列入其中。“目前,我国开展载人航天主要目的还是探索太空奥秘、开展各类科学研究。随着经济和科技实力提高,我国今后将发射更多的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以及实验室,并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随着我国航天技术越来越成熟、航天发射越来越频繁,只要国家列入计划,太空旅游并不是不可企及的。”陶建中说。京华时报

由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主办的“女性进入太空50年”纪念活动近日在维也纳举行。纪念活动包括研讨会、图片展、与当地民众互动等。人类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现年76岁的捷列什科娃、中国女航天员刘洋及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国的女宇航员的加盟,使纪念活动成了维也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总干事费多托夫强调了女性参与太空探索对未来的意义。他说,50年前,自捷列什科娃进入太空,绕地球飞行48圈以来,已有近60位女宇航员进入太空。我们的讨论清楚表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不仅是国家间的合作,同样包括男女平等参与。太空科学与技术已在健康、灾害管理、减缓气候变化和发展等众多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主席堀川康和许多国家的使节在发言中都祝贺中国成功发射“神十”,中国女航天员刘洋也成为纪念活动的亮点。有代表请她合影、有科学家请她讲课、有媒体记者采访、有各国粉丝请她签名,而更多的人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期待她的回答和解释。

当地时间13日晚,刘洋与来自加拿大、美国、日本的3名女宇航员一起,在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与当地民众互动。记者提前10多分钟抵达,只见大厅里200张椅子已座无虚席,楼梯和过道上也挤满了人。当主持人介绍中国女航天员刘洋时,听众席里的掌声格外热烈。也许是因为中国刚刚发射神舟十号,也许因为刘洋是女宇航员中的后起之秀。

刘洋在与观众互动时说,她是2012年6月16日乘“神舟九号”进入太空的,与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女性、苏联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恰好是同一天,但却晚了整整49年。刘洋说,她是听着“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许多关于飞天的中国神话长大的,少年时曾梦想当老师、当医生,但从未想过当航天员。1997年她报考了飞行学院。在蓝天飞行时,认为自己是离太阳最近的人。后来才知道宇航员离太阳更近。2009年中国开始招收女航天员,她获悉后,立即报了名,想成为离太阳最近的人。当然,航天与航空有很大区别,一切必须从头学起。当一位家长提问,刘洋想对孩子们说点什么时,刘洋表示,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未来的太空是为他们准备的。孩子的梦想有多远,脚步就能走多远。


刘洋说,虽然离开太空已一年,但太空给她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环境,终身难忘。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看到地球那么美。她的第一反应是,一定要保护好地球。可惜飞船离地球还不够远,不能看到完整的地球,每次只能看到地球表面的约四分之一。“神九”几次飞越中国,她在夜间飞越中国时,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灯光,可以清楚识别正在飞越哪座城市。

刘洋说,在太空生活与在地球有很大不同。太空舱内非常安静,只有保障舱内气流循环的通气机的声音,没有其他杂音。她说,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较迟,所以每个人在太空完成的实验任务较重,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不过,他们还是尽量找时间放松自己,常玩的游戏之一是在失重的太空舱里,双脚蹬一下,看自己的身体能翻几圈,多者为胜。她个人觉得较特别的是睡觉的姿势,睡觉的姿势取决于睡袋的安放,有时站着、有时斜立。“神九”太空舱的热饭装置有3格,速度较慢,热一次饭要半个小时。她觉得“神十”的饭比上一次的好吃。“神九”返回前,他们曾议论返回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撮一顿”,但返回地球后,她最想做的是痛痛快快地洗个澡。

刘洋说,中国迄今只招过两批航天员,只有她和执行“神十”任务的王亚平是女性,她相信以后还会招收女航天员。她目前从事的工作仍然同太空有关,她一直在进行后续训练,渴望能参与执行下一次航天任务。从其他国家航天员的情况看,以她现在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再执行两三次航天任务应该没问题。她希望能飞向更深的太空、更远的星球。刘洋觉得自己很幸运。她说,“鸟无双翅不能飞”,翅膀之一是科技发展;翅膀之二是家庭、丈夫与亲友的支持。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女性打开了一道门,她有幸成了第一个迈进去的人。她相信,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女性加入航天事业。(记者方祥生)

中新网6月15日电(姚培硕) 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胜利升空。两天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自从2011年入轨以后第5次与神舟飞船在太空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按照计划,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将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组合体工作生活12天,并进行首次太空授课,作为“80后”的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

王亚平领衔中国航天“80后”大军

作为“神舟十号”唯一参选的女航天员,33岁的王亚平继刘洋之后再访天宫,她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80后”航天员。

“我想让大家看到,我们‘80后’是敢于迎接挑战的一代。”王亚平自己这样说。作为中国首次太空授课的主讲人,王亚平充满信心。准备教具,研习实验内容,了解心理知识,她的备课井井有条、细致入微。除太空授课外,在神十飞行任务中,王亚平还将负责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和乘组生活照料等任务。

王亚平是中国“80后”航天人的骄傲,然而大多数的“80后”航天人都是在背后默默的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也成为引领中国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据统计,在15万中国航天领域研究员中,10万人属于“80后”,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为31-33岁。此外,目前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攻读硕士、博士课程的1000名研究员中,900人是“80后”。

31岁的牟宇担任长征2号F火箭电气总体设计师,33岁的柳宁则是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的总体设计师。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鼓励各大学推荐优秀毕业生加入航天研究员的行列。中科院院士、航天飞行力学与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余梦伦称:“中国成为航天强国的秘诀是新鲜血液的不断输入和国家的关心与扶持。”

目前,中国航天系统已经形成60后唱主角、70后挑大梁、80后当中坚的模式。相比较而言,中国航天人比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同行平均年轻15岁左右。据了解,美国宇航局研究员的平均年龄为42岁,而欧洲和日本的科研人员年龄更大。

20年来,“非常重要的是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航天人队伍,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焦维新称,这一点,连国外航天界都非常羡慕,这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的有力保障。


首次太空授课引关注 学者猜“水滴漂浮”

“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在神舟十号出征前的媒体见面会上,女航天员王亚平邀请大家太空课堂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过程中,将安排航天员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太空授课和天地互动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动。本次科普教育活动是中国利用载人航天飞行普及航天知识的一次尝试,目的是向中小学生传递航天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

据介绍,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其了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将进行在轨讲解和实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此外,这些天地间的互动授课,也是中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自2012年建成之后的重要科普应用,将对其实时传输能力进行考验和展示。

据了解,为了做好本次科普教育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协和中央电视台等部门对活动进行了系统、周密的策划,完成了课件、教具制作和地面课堂的准备工作以及航天员也进行相关训练。神七航天员刘伯明也参与了神十太空授课专家组,与其他成员一起讨论策划太空授课的脚本,“毕竟我上过太空,可以就失重情况给他们一些建议。”

“我想王亚平可能会弄一滴水,它不会往下掉,而是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变成球形漂浮在失重的空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何祚庥猜测并介绍,因为有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太空中的液体会在拉伸力量的作用下往里缩,而且只会变成一个球形,不会缩成其他形状,因为球形的表面面积最小。

何祚庥认为,太空是一个特别好的课堂,能让大家,特别是青少年发散思维,产生兴趣。

世界首位在太空授课的美国女教师芭芭拉·摩根说,她非常期待王亚平的太空讲课,希望课程能通过互联网全程播放。此外,她还提醒王亚平记得遥望地球。


飞船绕飞试验值得期待 为空间站做准备

据悉,神舟十号在飞行任务期间将视情开展飞船绕飞试验,即神十飞船将对天宫一号进行绕飞,这是为空间站建造做准备。

所谓“绕飞”,就是指飞船可以绕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飞行。因为空间站可能有多个对接口,飞行器不一定从一个方向进行对接,要绕到另外一个口上去对接,所以就需要对绕飞的功能进行进一步考核。

飞船绕飞以及在绕飞基础上的交会对接将为空间站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绕飞需要飞行器多次变轨,这比之前进行的交会对接更有难度,更值得期待。

航天科技集团神舟十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解释,要建设空间站,交会对接是必须跨越的技术门槛,只有两个航天器对接成功,航天员和货物才能在地面和空间站之间自由往返。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即是验证这一技术的关键。接下来空间站的建设还将有更多的技术需要突破。

神舟十号是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其任务重点也转向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验证和应用,这将为以后开始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基础。

据悉,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空间站建设计划,空间站将包括三个舱段: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基本构型为T字形,核心舱居中,两个实验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前端设两个对接口,接纳载人太空船对接和停靠,后端设后向对接口,用于货运飞船停靠补给。

“中国研制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将为未来中国空间站运营和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科学实验提供保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

  航天员正在进行工作。央视截图

居家过日子,过段时间给房子重新装修,再重新换换地板可算是件平常事,可在太空中给太空家园换地板应该不容易。昨天,于6月13日进入天宫一号的三名航天员开始给这个太空家园内的装饰材料进行更换,拆除原来铺设的软质地板,装上了崭新的硬质地板和新的限位装置,这也是航天员按照计划开展的空间技术实验。

首夜10点结束工作

6月13日,神十3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他们在天宫度过了第一个太空之夜。航天员进入天宫后,地面测控人员对航天员的状态进行了确认,“神舟十号,请问你感觉怎样”,聂海胜回答说,“感觉良好”。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的组合体内生活,航天员的家也变成了“两居室”,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据了解,航天员吃饭、上厕所是在神舟十号内完成,工作、睡觉、锻炼和娱乐则是在天宫一号。

进入天宫一号后,航天员将各种物资转运到天宫一号内,并对天宫一号内的环境、设备进行了确认,结果显示,虽然天宫一号在无人的情况下密闭了近一年,但空气质量仍然良好,各种平台工作状况正常,温度湿度满足载人环境要求。当天晚上10点,航天员结束了工作。这次任务中,夜间值班航天员也可以休息,地面监控人员加强了对天宫一号的监控监视,在必要时刻唤醒值班航天员,这样可以让他们保持更好的工作效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限位器个小功效大

昨天上午,3名航天员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在轨维护,顺利完成了内装饰材料更换试验,主要内容是更换新地板,这将更加有利于航天员在失重条件下保持身体稳定,让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更加方便舒适,同时也为未来空间站航天员在轨维修航天器积累经验。专家透露,未来空间站航天员必须在轨完成组装、维修等工作,天宫更换地板不仅仅是检验新的材料、固定方式是否合适,为空间实验室的设计提供宝贵经验,同时还对航天员下一步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据国外长期太空飞行的统计,由于没有重力,在天上完成同一类型的操作消耗的时间比地上要长。

地面人员先是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内环境进行检查确认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航天员下达了开展内装饰材料更换试验的指令。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身着蓝色工作服,在地面科研人员的支持下,按照工作计划,互相配合、密切协作,拆除天宫一号原来铺设的软质地面材料,更换上硬质地板和新的限位装置。

在天宫一号内,每个区域旁边都设有数量不等的手脚限位器,总数达到30余个。长约20厘米、采用锦丝带材质的手脚限位器被巧妙地安放在舱壁四周和地板上。这种“小身材”装置却有着大功效,它是保证航天员在失重飘移状态下,便于手脚着力的唯一“法宝”,也是舱内数量最多的一种设备。航天员在进入天宫后的第一次行走都会有些不适应,一不小心就会飞起来,在手脚限位器的帮助下,走得就会更加稳健。

科学实验两倍神九

据了解,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还将陆续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未来十几天的任务看点还包括了航天员手动交会对接、首次太空授课、首次绕飞实验等。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神十任务开展的空间科学实验和航天器在轨维修等试验,将进一步考核验证人在太空的生存能力以及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

据了解,本次神舟十号共承担30余项科学实验任务,是神舟九号的两倍多。

北京晨报 记者 韩娜

6月14日上午,航天员开始对天宫一号内的装饰材料进行更换。拆除原来铺设的软质地板,装上新的硬质地板和新的限位装置。截屏图

6月14日上午,航天员开始对天宫一号内的装饰材料进行更换。拆除原来铺设的软质地板,装上新的硬质地板和新的限位装置。截屏图

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前天,神十的三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内度过了第一个夜晚,昨天按计划开始了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航天员陆续将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物资转运到天宫一号内,并对天宫一号内的环境、设备进行了确认。检查结果显示,虽然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无人的条件下密闭了近一年,但空气质量良好;各种平台工作状况正常、湿度温度满足载人环境的要求。

当晚10时,神十航天员结束了工作,这次任务中,夜间值班航天员也可以休息,地面科技人员加强了对天宫一号的监控监视,必要时可唤醒值班航天员。

昨天上午,航天员们开始对天宫一号内的装饰材料进行更换,拆除原来铺设的软质地板,装上硬质地板和新的限位装置。

新地板将更有利于航天员在失重的条件下保持身体稳定,让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更加方便舒适。专家透露,未来空间站,航天员必须在轨完成组装、维修等工作。天宫更换地板,不仅仅是检验新的地板材料、固定方式是否合适,为空间实验室设计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它还对航天员下一步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外长期飞行的统计,由于没有重力,在天上完成同一类型的操作,消耗的时间比地上要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焦点】

“百忙之余记得看看窗外,地球很美”

世界首位太空教师芭芭拉·摩根致信王亚平,称希望中国的太空第一课能通过互联网全程播放

新京报讯 中国的太空第一课,是这次神舟十号飞天计划的重头戏,中国也将诞生首位太空教师。

昨天凌晨,新京报记者致电世界首位太空教师芭芭拉·摩根,在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州立大学办公室的她,让记者给王亚平捎一封信,“我写下这封信,希望通过中国媒体,与亚平航天员以及所有中国人共同分享。”摩根难掩兴奋,“我非常激动,我分享着你们的喜悦和骄傲。”

摩根在信中写道:“亲爱的王亚平,在你环绕地球并准备太空授课之际,我谨代表全世界的师生向你致以荣耀和爱的问候。我们为你骄傲,我们希望你和你的乘员组同事平安和成功。你在那里一定非常忙碌,但请记得花些时间看看窗外,因为中国很美,地球很美。”

此前,摩根曾表示,自己很期待这次授课,希望中国的太空第一课能通过互联网全程播放。

声 音

这堂课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加深他们对失重等物理现象的理解。希望能在这堂课上看到更多的实验,而不需要太多讲解。太空上的很多现象是与地球上完全不同的,通过实验对比就能让学生足够震撼,引发他们的思考,这就会是一堂相当成功的教学课。

——北京市第165中学课程研发中心主任邢乐

目前对于重力这块内容,学生们涉及的还不多。希望这堂课能用浅显的语言或实验,把太空上深奥的原理讲解给学生们,效果会更好一些。不用太深入,毕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太深奥的东西可能理解不了。学校里有校电视台,一旦太空授课开播,会组织学生集体观看。

——北京市翠微小学科任组教研组组长陈华

这次将看到航天员在太空讲解失重环境中的物理现象,我又期待又激动,很想亲眼目睹一下失重环境下会出现什么效果。失重、超重等原理知识已经在学校学过了,很希望这次的太空授课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实验和一些涉及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北京市第165中学高一1班武信哲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揭秘

谁为中国太空第一课牵线搭桥?

中继卫星被称为“卫星的卫星”,是中国太空数据的“中转站”

杨利伟天地通话时,大家还看不到视频。这次,王亚平讲课的过程将实现全程直播。清晰的图像、流畅的语音,如今在电视机前观看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游弋的画面,大家都会感受到载人航天通信发生的巨大变化。这过程中,中继卫星搭起了这一传送桥梁。

神舟十号的测控通信系统仍采用陆、海、天基测控网。与神舟九号任务相比,新增加了2012年7月发射入轨的天链一号03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03三星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后,航天员可以随时随地与地面联系。

一位多年从事卫星导航的专家称,中继卫星就是中国太空数据的“中转站”,“比如你我要通信,互相看不见,信号不能直接过去,就要找一个中转站,你发到中转站,中转站再把信号转发给我。”他说,飞船也一样,飞船的信号不能直接传送到地面,就需要中继卫星中转一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称,这次太空授课将依据测控通信等保障条件最终确定时间。该专家表示,中继卫星虽然很高,但是每颗卫星覆盖的区域是有限的,所以卫星要进入特定的区域后才能通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副总指挥黄惠明曾形象地说,太空中运行着成百上千个航天器,这些航天器犹如人们放入太空中的“风筝”,而控制这些航天器的“无形之手”,就是航天测控。中继卫星被称为是“卫星的卫星”,主要捕获跟踪在轨运行的高速动态目标,把数据实时下传。

■ 专家说法

太空授课 天地互动最重要

国家载人航天领域航天应用专家组成员刘录祥称,中国未来可以建太空知识数据库

“太空授课很值得期待,我很好奇会展示什么样的活动。”昨日,国家载人航天领域航天应用专家组成员、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刘录祥表达了对中国太空第一课的期待。

“太空授课中,天地互动是最重要的。”在刘录祥看来,太空授课不仅可以实时互动,还更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讲课大多停留在说教上,容易枯燥乏味。比如液体的状态,在太空是单个的水珠,大家一看,哦,原来是这样,就很形象。”

刘录祥称,在地球上地球引力永远抹不掉,失重状态很难模拟,“只是通过把人放在离心机里匀速转圈或高空落塔,来模拟微重力的效应,但这永远不是真正的微重力。”

刘录祥称,等将来能长期在太空居留了,可以建立一个数据库,“实时视频通话的成本很高,需要一系列的信号控制和环节操作。”需要地面及时互动的话,可以实时视频通话。一般情况下,可以在太空把数据全程记录下来,形成数据库,再传送到地面。“这次太空授课可以激发大家去想,为什么在这个环境下是这个形态,这个对青少年甚至成人追求科学知识有刺激作用。”他说。

采写(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邓琦 杜丁

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张利文 赵薇)神舟十号航天员于14日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在轨维护,顺利完成内装饰材料更换试验。

14日上午,地面人员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内环境进行检查确认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航天员下达了开展内装饰材料更换试验的指令。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身着蓝色工作服,在地面科研人员的支持下,按照工作计划,互相配合、密切协作,拆除天宫一号原来铺设的软质地面材料,更换上硬质地板和新的限位装置。据专家介绍,更换硬质地板,更加有利于航天员在失重条件下保持身体稳定,将为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创造更加方便、舒适的条件,同时也为未来空间站航天员在轨维修航天器积累经验。

据了解,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还将陆续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 搭载着3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13日13时18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引起海外媒体密切关注。媒体普遍认为,中国计划在2020年左右发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神舟十号与天空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是迈向这一目标的最新一步。

英国广播公司(BBC)13日报道说,天宫一号为中国试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提供了标靶,而当前由神舟十号进行的中国第五次载人航天任务是迈向该目标的最新一步。

英国《独立报》说,中国希望与美国、俄罗斯一起,成为世界少数几个能将独立运行的空间站送入太空轨道的国家。中国空间项目反映了其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快速进步;同时空间项目也是中国民族自豪感的一个来源。

日本共同社说,中国于2012年6月首次实施了载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为在2020年左右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自动交会对接技术不可或缺。通过不断测试,中国的交会对接技术实力正在切实提高。

美国“实时航天飞行网”是一个航天领域的专业信息网站,它对神舟十号进行的报道说,自中国于2003年成为第三个有能力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后,神舟十号是中国截至目前历时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这次任务将测试轨道交会技术和生命维持系统,并提供其他技术,为航天员在太空长期飞行做准备。

美联社认为,神舟十号任务标志着中国正通过有条不紊的发展赶上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路透社自神舟十号发射之前就开始密切关注。6月3日路透社对神舟十号的报道说,与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航天领域的超级大国相比,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追赶,而神舟十号任务是中国不断增长的空间实力的一个最新展示。与此同时,美国则因预算问题和重点转移,限制了载人航天发射计划。(综合新华社驻洛杉矶记者郭爽、驻伦敦记者刘石磊、驻东京记者蓝建中报道)

北京时间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对此,日本时事通信社、《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媒体网站于当天进行了报道。

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称,这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第五次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读卖新闻》网站称,为了在2020年左右建成独自的大型宇宙空间站,中国正在一步步的积累着成果。《每日新闻》网站表示,由于天宫一号的设计使用期限是2年,今年9月到期,对接后进入天宫一号的3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将对内部设备以及空气中的微生物的状态进行调查。报道说,对接状态将持续大约一周时间,航天员将开展医学技术试验以及面向中国年轻人的宇宙课堂教学等项目。(陈建军)

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开启新的征程。目前,神舟十号飞船已经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在载人航天之路走出的新一步。

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留下过许许多多难以忘却的名字。从“两弹一星”时代的钱学森、赵九章,到载人航天时代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共同支撑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一片天空。但是在他们的背后,还有许许多多数不清的科研、技术工作者,他们同样付出了与这些响当当的名人一样的努力与年华,没有这样一个庞大的技术团队,也不会有这些知名科技带头人、航天员的成功。

但是,比这些默默无闻的科技团队更称得上“无名英雄”的还另有其人。在“神十”顺利升空时,在航天员以忐忑的心情面对未知的太空时,在技术人员紧张地收集数据、观察轨道和发出指令时,有另外一群人正以同样兴奋却又紧张的心情关注着这一切。他们的身份或许并不是航天人,但是他们的家人,正在千里之外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执行着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任务。


航天工作人员陈为在“神十”的发射工作中负责飞船电缆脱插,是整个发射任务中最后一个离开塔架的人。对他的爱人刘锦芳来说,今年除了他的丈夫要参与“神十”发射工作,他们的女儿今年正好也要高考,这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从去年8月到如今近一年的时间,丈夫陈为只有在十一国庆和过年回来了几天,其余时间都在基地里忙着”神十“发射任务。她说:“高考完了就和她爸爸打电话,鼓励他说'爸爸,我的任务顺利完成了;接下来看你的啦,你也要加油哦!'。当时我在旁边听着,眼泪'刷'地就下来了。”

与陈为一家情况相似的还有担任“神十”飞船推进舱的总装主任设计师曹俊生。“当年怀上孩子的时候,他正在忙着'神七',那时我一个人腆着大肚子忙里忙外,很无助,对他的工作也曾有小小的埋怨。”他的妻子张聪说,“但是慢慢也就习惯了。家里人也都很支持他的工作,尽量不去麻烦他,让他专注于航天事业。”

他们两个家庭只是许许多多数不清的航天工作者家庭的代表。航天科技八院退休专家陶建中说:“当这次'神十'再探天宫,背后站着的是七十万中国航天人。在这七十万航天人的背后,是中国近七十万个家庭。”是的,没有他们在背后默默支持与付出,就不会有中国航天事业今天的成就。在“神十”与“天宫”胜利对接之日,我们不仅要向台前幕后这许许多多航天工作者致敬,更要向为了航天事业忍受分离之苦的这近七十万个家庭致敬。

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开启新的征程。目前,神舟十号飞船已经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在载人航天之路走出的新一步。

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留下过许许多多难以忘却的名字。从“两弹一星”时代的钱学森、赵九章,到载人航天时代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共同支撑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一片天空。但是在他们的背后,还有许许多多数不清的科研、技术工作者,他们同样付出了与这些响当当的名人一样的努力与年华,没有这样一个庞大的技术团队,也不会有这些知名科技带头人、航天员的成功。

但是,比这些默默无闻的科技团队更称得上“无名英雄”的还另有其人。在“神十”顺利升空时,在航天员以忐忑的心情面对未知的太空时,在技术人员紧张地收集数据、观察轨道和发出指令时,有另外一群人正以同样兴奋却又紧张的心情关注着这一切。他们的身份或许并不是航天人,但是他们的家人,正在千里之外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执行着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任务。

航天工作人员陈为在“神十”的发射工作中负责飞船电缆脱插,是整个发射任务中最后一个离开塔架的人。对他的爱人刘锦芳来说,今年除了他的丈夫要参与“神十”发射工作,他们的女儿今年正好也要高考,这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从去年8月到如今近一年的时间,丈夫陈为只有在十一国庆和过年回来了几天,其余时间都在基地里忙着”神十“发射任务。她说:“高考完了就和她爸爸打电话,鼓励他说'爸爸,我的任务顺利完成了;接下来看你的啦,你也要加油哦!'。当时我在旁边听着,眼泪'刷'地就下来了。”

与陈为一家情况相似的还有担任“神十”飞船推进舱的总装主任设计师曹俊生。“当年怀上孩子的时候,他正在忙着'神七',那时我一个人腆着大肚子忙里忙外,很无助,对他的工作也曾有小小的埋怨。”他的妻子张聪说,“但是慢慢也就习惯了。家里人也都很支持他的工作,尽量不去麻烦他,让他专注于航天事业。”

他们两个家庭只是许许多多数不清的航天工作者家庭的代表。航天科技八院退休专家陶建中说:“当这次'神十'再探天宫,背后站着的是七十万中国航天人。在这七十万航天人的背后,是中国近七十万个家庭。”是的,没有他们在背后默默支持与付出,就不会有中国航天事业今天的成就。在“神十”与“天宫”胜利对接之日,我们不仅要向台前幕后这许许多多航天工作者致敬,更要向为了航天事业忍受分离之苦的这近七十万个家庭致敬。

在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当从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主任手中接过“联盟”号飞船指令长证书的那一刻,吴杰激动地说:“我现在拿的是‘联盟’号飞船指令长的证书,回去以后再拿中国自己的证书,然后驾驶着我们中国的宇宙飞船飞向太空,与你们的空间站对接,行吗?”如今,16年过去了,吴杰依旧在为实现当初这一梦想而全力“冲刺”。(6月13日《解放军报》)

神十飞天,神气十足。亿万人民无不为祖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欢欣鼓舞,倍感自豪,更对骁勇的飞天英雄满怀由衷的钦佩和敬意。其实,大家都清楚,真正能够通过严格选拔登上航天飞船的毕竟只是屈指可数的幸运儿,在他们的身后,更多的则是像吴杰一样,甘当绿叶和铺路石,默默无闻、忘我拼搏、潜心钻研、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同样值得我们为之喝彩,向他们敬礼!

面对五星红旗,作为航天员的吴杰庄严宣誓:“祖国的载人航天利益高于一切……”面对一个个炼狱般的挑战,吴杰心中只有一个意念,“绝不能给国家丢脸!”面对未来的航天梦、中国梦,吴杰更表现出义无反顾,“无论怎样,为了飞天事业,我会坚持到最后一刻。”

同样是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李庆龙在神五发射请战会上的表态则字字铿锵,“我是飞行员出生,对牺牲早已置之度外。我热爱这项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任何风险影响不了我的选择和信念。”在他的思想深处,总有一种坚强的意念在支撑,“我是军人,能上天,即使再危险我也会完成任务;上不了天,我会继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当然,这些绝非“豪言壮语”,而是他们航天生涯的真实写照,一些残酷环境下的训练,简直让人生不如死,但他们挺过来了;有时一场训练就可能瘦去几公斤,他们无怨无悔;而在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他们创造3个月学会说俄语、1年之内学完4年课程的“中国奇迹”,靠的是何等顽强的毅力和非凡的付出;他们自己虽然没有登上飞船,但他们以教练员的身份,接力着中国伟大的航天事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吴杰、李庆龙只是偶然的机会走进公众视野的航天英雄,更多像他们一样没有飞上天的航天员,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一直忘我奋战在航天最前线。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一群同样默默无闻的身影,那就是航天员们的亲人。为了让自己的爱人专心、安心于自己的事业,顺利完成发射任务,她们默默扛起了整个家庭,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和牺牲,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进步,她们同样功不可没,值得我们报以最热烈的掌声。(范子军)

  图解神十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新华社发

空寂一年的天宫一号昨天迎来了三名太空新客人。昨天13时18分,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第5次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16时17分,神舟十号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

13时18分

神十“吻”天宫

在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11日17时38分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经过多次变轨,于13日10时48分转入自主控制状态,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向天宫一号逐步靠近。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就对接准备状态进行最终确认后,神舟十号飞船沿直线缓缓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靠拢。13时11分,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接触,在按程序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13时18分,对接机构锁紧,两飞行器连接形成组合体。

自动交会对接实施期间,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值守。从回传到北京飞控中心的视频上可以看到,身着舱内航天服的3名航天员密切监视着飞船仪表盘,中间座椅上的聂海胜不时与张晓光以手势进行交流,并通过天地通讯系统迅速准确地向地面报告交会对接实施情况。

16时17分

聂海胜开启天宫

昨天16时17分,神舟十号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

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以及在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后,3名航天员进入神舟十号飞船轨道舱,脱下舱内航天服,换上蓝色工作服。经地面科研人员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内环境进行检查确认,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航天员下达了进入天宫一号的指令。在张晓光的协助下,聂海胜顺利开启天宫一号舱门,随后,3名航天员依次进入天宫一号,通过安装在舱内的摄像机镜头向地面科研人员挥手致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航天员聂海胜漂浮进入天宫一号。

下一步

手控交会对接

按计划,神舟十号飞船将在轨飞行15天,其间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也就是说,在此次自动交会对接之后,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形成的组合体还会分离,再迎来一次由航天员手控完成的交会对接。指令长聂海胜负责手控交会对接操作,指令长助手张晓光负责配合指令长完成手控交会对接。

两次交会对接,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都会形成组合体飞行。其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目的是进一步考核验证人在太空的生存能力,以及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

■晨报资料

交会对接:八吨飞行器在太空“穿针引线”

交会对接,要让两个八吨重的飞行器,在茫茫太空中以比子弹还快数倍的速度飞行,完成无缝对接,难度好比“穿针引线”。

交会对接技术是未来我国建造空间站的关键技术,因为空间站不能天地往返,需要通过飞船和交会对接技术把人和货物送上去,再送回来。因而,建设空间站就必须要突破交会对接技术。截至目前,我国共进行了三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与神八、神九的任务相比,神舟十号将进一步验证和巩固交会对接技术。总体来看,手控交会对接的成功率更高,但对航天员的操作负荷,也就是劳动量的要求大大增加,还要受到航天环境,尤其是光线的影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聂海胜(左)在天宫一号舱内,辅助张晓光(右)进舱后站立。

■晨报资料

天宫一号:舒适的太空之家

天宫一号,这个曾和神八、神九“相约”,并在去年接待了首批三名航天员客人的太空之家,将再一次带给航天员家的温暖。

太空自行车可健身

天宫一号由实验舱和资源舱组成。实验舱是航天员的工作舱和生活舱,四壁都是机柜,内有操作台、仪表板、照明及生活等设备,还布置了航天员休息的小舱室。此外,中间有一个长4米、宽1.8米、高2.2米的通道,是航天员运动、工作和生活的场所。

由于实验舱里面有很多电子设备。设计师采取了“藏”的策略,把航天员用不着的东西都装修在里面,不仅能给航天员创造一个整洁的环境,同时也避免了航天员与设备的意外接触。暴露在外面的设备都采用了圆角的设计,可避免航天员与设备之间的碰撞,保证了安全。

航天员太空训练的器材、各类服装鞋袜、睡袋、诊疗箱以及大量航天医学实验设备等也都已布置妥当。神九任务时,女航天员刘洋在天宫一号内首次使用太空自行车进行锻炼的场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次,太空自行车又要派上用场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向地面科研人员挥手致意。  新华社发

睡眠区帘子隔噪音

为了给航天员营造健康、舒适的睡眠环境,天宫一号设了两个专用睡眠区,里面有独立的照明系统,航天员可自主调节光线。睡眠区内除了长方形睡袋外,在舱壁上还贴有一个非常居家的挂带,可供航天员存放细软小物品。睡眠区正中间的黑色可折叠小桌板用来摆放书籍和电脑。此外,这个类似于火车卧铺的休息区可拉上厚实的军绿色帘子,以隔绝大部分噪音。

天宫一号用冷凝水收集装置定时自动收集人体呼吸、排汗等代谢产生的水汽。还装有特殊的“太空空调”,如气体流量调节装置、航天服温控调节装置等。

厕所男女有别

天宫一号中的厕所男女有别,并且是独立的空间。虽然没有淋浴设施和浴盆,航天员没法洗澡,但他们可以用已消毒的毛巾擦拭身体,或用已抹有免洗洗发液的毛巾洗头。而像擦拭之类的事情,一般在两个独立睡眠区中进行,这样也可以保护女航天员的隐私。

天宫一号里还有专门给航天员用来娱乐的笔记本电脑,航天员可以用它上上网、发发微博、看看大片,播放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和音乐,或者进行其他的娱乐活动。

根据规划,2015年前,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晨报记者 韩娜

6月13日下午,神十与天宫自动交会对接指挥现场里,刘旺(右二)正和工作人员提供地面支持。(来源:央视截屏)

  刘伯明参与策划太空授课脚本

从神舟五号载着我国首位航天员飞天到神舟十号,我国先后共有十位航天员飞向了浩渺太空。他们在飞天之后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有的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但都依然在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贡献着一份力量。

手控交会对接第一人再为神十“指路”

昨天,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在这个过程中,曾在去年神九和天宫交会对接中成为我国手控交会对接“第一人”的航天员刘旺,也有一份功劳。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昨天的央视画面中,刘旺就坐在北京飞控中心的大厅里,和其他工作员人员一道成为了这次交会对接的“后盾”,为战友提供地面支持。

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着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作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费俊龙,神舟六号航天员,从神六飞天时他那经典的“太空筋斗”至今已8年过去了,渐渐淡出公众视野的费俊龙,已成长为中国航天员大队的大队长。从航天员到航天员的管理者,角色的转换,让承担更多责任的费俊龙异常忙碌。“无论多忙,我依旧坚持训练,经常利用节假日和晚上补课。”费俊龙在接受《解放军报》采访时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神七航天员刘伯明参与策划太空授课

自神七飞天返回之后,低调的刘伯明很少出现在公众媒体面前。神九、神十任务,他主要参与一些技术支持工作。前段时间,他还参与了神十太空授课专家组,与其他成员一起讨论策划太空授课的脚本。“毕竟我上过太空,可以就失重情况给他们一些建议。”

参与神七、神九两度飞天的景海鹏,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校外辅导员。60多场大学、中学、小学校园报告,每场平均3个多小时——在过去5年多的时间里,这是景海鹏特别欣慰的一个成绩单。

作为我国第一位飞天的女航天员,今年3月,刘洋多了一个新头衔——全国人大代表。“以前经常在电视上看两会,今年作为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我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刘洋如是说。

国外航天员在飞天乃至退役之后,因为职业需求和兴趣爱好,大多数仍然从事与航天事业相关的工作,担任各国航空航天领域的要职。比如美国及世界上首位登上月球的航天员阿姆斯特朗,退休后曾两次参与航天事故调查。1971年辞去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切职务后,他在辛辛那提大学从事宇宙教学工作。(韩娜)

京华时报讯已在轨运行约620天的天宫一号,昨天再迎新客。经遥遥相望、相互靠近、频频“放电”之后,天宫与神十终于紧紧“拥吻”。这是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天宫第5次与神舟飞船在太空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昨天,5月末就开始变轨做准备的天宫一号,早早等候着神十不远万里来相会。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员精确控制下,神舟十号飞船经过多次变轨,昨天10时48分转入自主控制状态,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向天宫一号逐步靠近。

当对接准备状态进行最终确认后,神十缓缓向天宫一号靠拢。13时11分,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接触,在按程序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对接机构锁紧,两飞行器连接形成组合体。

其间,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值守。指挥大厅大屏幕上,他们身着舱内航天服,神情镇定地密切监视着飞船仪表盘上的各类数据和对接过程,认真执行各种指令,发送操作命令,并通过天地通信系统,迅速准确地向地面报告交会对接实施情况。

3名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几天后,神十还将与天宫进行手控交会对接,或还将进行技术难度更高的“绕飞”。

京华时报记者商西综合央视

□释疑

1

对接有何意义?

将用品送上天

建设外太空的家园,远比在地面上用石头和砖瓦盖房子复杂得多,要把各个“房间”组装好发射到太空,还要用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把住户、用品送上天,这就必须用到交会对接技术。

简单说,交会对接能让两个航天器“合二为一”,从而使航天员、燃料、食物等从一个航天器上抵达另一航天器,这一技术是建造空间站的必备技术。

交会对接是个技术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介绍,此次神十与天宫自动交会对接已“属于技术熟练的问题”,好比会开车不久的人,与已经开了几千公里的人不一样,所谓“熟能生巧”,就是遇到困难、紧急情况等,更容易处理和解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

对接难在哪儿?

犹若千里穿针

有人形容空间交会对接犹如在太空中放了一根针,在相距几百千米的地面控制一根线去穿过那个针眼,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至今全世界共进行了300多次交会对接,已发生过17次交会对接故障,2010年还出现过问题。

交会对接分交会和对接两个过程,两个航天器相互接近时尤其要防止“追尾”,须保持横向误差小于18厘米,相对速度小于0.2米/秒。对接过程也须十分精确,对接面上有很多电缆插头、插座,每一个插头上有几十个插针、插孔,还有很多气体、液体的连接管路,都要一个不错地连接好,稍有偏差,轻则会造成组合体某功能丧失,重则会造成组合体不能正常飞行。

3

为何白天对接?

凭可见光瞄准

去年神九两次交会对接均在阳光下进行,昨天神十与天宫交会对接也是在阳光下。

焦维新介绍,晚上交会对接的好处是可以避开刺眼的阳光,且自动交会对接并不要求有光照,因为有激光信号、雷达信号等,都能探索到方向,没有光线时也能准确测量方位。

但为何最近3次都在白天进行?焦维新介绍,白天有可见光,可观测,可瞄准,尤其是手控交会对接的话,航天员要看瞄准镜,让大十字对准小十字,需要光照。焦维新指出,但在太阳光照射下进行交会对接,要选一个合适的时机。“既要有一定光线,又要避开太阳的强光”。因此交会对接时阳光最好不要直射,反光也不能太亮。京华时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