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国内>>国内热词>>神舟十号飞船

新华网快讯 第二次通报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落点预报。

新华网快讯: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主降落伞成功打开。

  神舟十号推返分离 李非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神舟十号推返分离 李非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航天员状态 李非摄

北京时间6月25日,在撤离天宫一号前,神十3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通过语音和手语向地面的科技人员和关心支持航天事业的人们表示感谢和敬意。(视频截图)

中新网6月26日电(姚培硕)本月11号发射升空的神舟十号飞船,在完成各项任务后,将于今日踏上归途。根据计划安排,神十飞船将于26日上午8时许返回地面。目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的主着陆预定区域,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参试设备工作稳定,状态良好,具备执行飞船返回搜索救援能力。

空间天气对神十返回无不利影响

来自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称,神舟十号主着陆场区26日为多云或晴天气,空间天气对神舟十号飞船返回无不利影响。

据场区有关负责人介绍,26日飞船返回时段,主着陆场气象条件满足飞船返回着陆要求。

26日当天,太阳活动水平低到中等,有爆发中等(M级)以上耀斑的可能。地磁活动水平为平静到微扰,电离层天气以平静为主。

据《北京晨报》报道,通常在返回舱着陆后,装有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直升机负责搜救航天员,指令长将首个出舱。

据悉,3名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将在返回舱内进行初步的医学检查和确认。地面人员要对返回舱的气体、微生物等进行采样,并回收一些产品。

作为最先进入返回舱的工作人员,除了确认航天员生理心理状态,还要帮他们进行重力适应性活动。预计,从落地到开舱需要几十分钟的时间。

当航天员进入直升机后,工作人员还将用便携设备对航天员进行检查和唾液等样本采集。之后,航天员将在专用的医监医保直升机上吃上第一顿饭。据悉,此次宇航员早餐的主菜是一道清炖羊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神十在轨飞行期间完成多项既定任务

从本月11号至今,神舟十号飞船已经在太空飞行15天。作为首次载人天地往返应用性飞行,多项既定任务成功完成。期间,神十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并且成功实施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此外,3名航天员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课。

在发射升空两天后,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开启天宫一号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期间,3名航天员将天宫一号的地板进行了更换,并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活动。

6月20日上午10时许,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课在天宫一号举行。女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人,聂海胜辅助授课,张晓光担任摄像师。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代表在内的33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地面课堂活动,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组织收听收看太空授课活动实况。

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航天员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6月24日上午,在航天员离开天宫一号之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三位航天员进行了天地通话。习近平表示,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6月25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成功分离,神舟十号飞船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方绕飞至其后方,并完成近距离交会。中国首次成功实施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天宫一号完成历史使命中国向空间站迈进

神舟十号任务成为通向中国未来空间站计划的重要里程碑,中国载人航天的重点开始由载人飞船转向建造空间实验室和未来空间站。

自2011年9月29日发射入轨以来,天宫一号已在轨安全运行600余天,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成功进行了数次交会对接。同时,又接待了神九、神十2批共6名航天员进驻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天宫一号设计寿命是两年的时间,届时,天空一号将主动离轨,陨落在指定海域。有关专家介绍说,此次航天员告别天宫一号,意味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圆满完成了航天人员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国空间站工程将在2020年前后完成建造。目前,神舟十号任务处于第二步当中,所运用的交会对接技术是将来空间站建造必须掌握的。

据悉,中国未来要建的空间站包括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所谓核心舱,它能够提供空间站的控制、供电,包括环境控制、生命保障,数据管理等等。然后再相继发射两个实验舱,这三个舱是20吨级的舱,在太空近地轨道上对这三个舱进行对接组装,最后构成一个丁字形、T字形的空间站。

“有很多的技术,是我们过去从来没有做过的,现在还不掌握的。”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空间站是一个很复杂的航天器,中国现在初步的计划,空间站有三个舱段,要运行十年的寿命,技术上的挑战相当大。

分析指出,空间站建成以后,一方面是具有航天大国或者强国的象征性意义,另一方面,从经济上、整个科学研究上也要赋予其独特的性能,使其物有所值。据介绍,空间站建成后,驻站人员的交替、实验设备的更换和所需物资包括生活用品的供给,都将由神舟号系列飞船承担。

新华网快讯:飞船进入黑障,与地面通讯短暂中断。进入黑障前,三名航天员报告身体状况良好。

新华网快讯: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

新华网快讯:神舟十号飞船主着陆场内蒙古四子王旗境内的阿木古朗草原天气晴朗,地面搜救人员已全部到位,直升机正在待命,等候神舟十号返回。

新华网快讯:神舟十号飞船完成第二次调姿,返回制动开始,推进舱发动机启动。飞船开始进入返回轨道。

新华网快讯:神十飞船已经进入正常返回轨道。


新华网快讯:神舟十号飞船完成第一次调姿,飞船在运行轨道上“横”了过来,轨道舱成功分离。

新华网快讯:7时许,张高丽等领导同志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通过中心指挥显示系统观看神舟十号飞船回收实况。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赵薇、宗兆盾)23日13时09分,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再次成功进驻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并按计划继续开展相关科学实验。

神十升天,航天员在太空品尝的豆沙棕、冻干冰淇淋,穿的内衣,戴的手表都成为老百姓竞相追逐的热卖品。相关数据显示,自6月11日神舟十号成功发射以来,在淘宝网上,神舟十号相关产品搜索指数比之前环比增长了836.5%,在近一个月搜索指数环比增长了8495.7%。同时,神十题材金银条、航天模型、邮品等系列藏品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19日说,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20日上午10时许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电视台将现场直播授课实况。

这次太空授课活动安排的实验项目,将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为确保太空授课活动顺利实施,航天员们进行了认真备课,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将为太空授课活动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教育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太空授课地面课堂设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具备与神舟十号航天员双向音视频通话互动的能力。届时,教育部将组织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代表在内的33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太空授课地面课堂活动。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时,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将同步组织收听收看。

截至18日晚,神舟十号已安全在轨飞行7天。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一号,各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进展顺利,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记者白瑞雪 李宣良)

中新网6月18日电综合消息,14日,神十航天员在失重条件下完成了对天宫一号的地板更换,自3名航天员于13日进驻天宫一号后,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正陆续开展。外界对神十任务也高度关注,称中国正向空间站迈进。

航天员在失重条件下换地板

6月13日,神十3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并将各种物资转运其内。

14日上午,三名航天员拆除了天宫一号原来铺设的软质地面材料,更换上硬质地板和新的限位装置。新地板将更有利于航天员在失重的条件下保持身体稳定,让太空生活更加方便舒适。这也是航天员按照计划开展的空间技术实验。

据了解,去年神九航天员返回地面后,反映走在硬地板上感觉更舒服,也更容易控制姿势。于是,神十航天员就多了一项“换地板”任务,这也是天宫一号的第一次“人工维修”。

专家透露,未来空间站,航天员必须在轨完成组装、维修等工作。天宫更换地板,不仅仅是检验新的地板材料、固定方式是否合适,为空间实验室设计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它还对航天员下一步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在发布会上介绍,神十任务在轨期间,除对天宫一号的地板进行更换外,航天员还将对密封圈进行更换。这些实验都是为空间站的建造储备技术、奠定基础。

据了解,在这次神十任务中,3名航天员按北京时间作息,每天约8小时睡觉,8小时工作。同时,夜间值班的航天员也可以休息,地面监控人员可在必要时唤醒值班者。此外,航天员吃饭、上厕所是在神舟十号内完成,工作、睡觉、锻炼和娱乐则是在天宫一号。


媒体称太空授课将用上“自行车”

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将进行“太空授课”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据《京华时报》报道,由去年神九航天员在天宫一号里组装的“自行车”将成为王亚平太空第一课的教具。

锻炼身体是航天员在太空的重要任务。去年神九航天员花10分钟将天宫里的一辆“自行车”组装好,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使用“自行车功量计”,刘洋率先体验了在太空骑自行车的滋味。

在备受期待的中国太空第一课中,这辆“自行车”将以怎样的形式和地球上的学生见面值得期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本次科普教育活动是中国利用载人航天飞行普及航天知识的一次尝试,目的是向中小学生传递航天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

据了解,为了做好本次科普教育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协和中央电视台等部门对活动进行了系统、周密的策划,完成了课件、教具制作和地面课堂的准备工作以及航天员也进行相关训练。

世界首位在太空授课的美国女教师芭芭拉-摩根说,她非常期待王亚平的太空讲课,希望课程能通过互联网全程播放。此外,她还提醒王亚平记得遥望地球。


外媒关注:中国正向空间站迈进

中国神十飞天引起海外媒体密切关注。媒体普遍认为,中国计划在2020年左右发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神舟十号与天空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是迈向这一目标的最新一步。

英国《独立报》说,中国希望与美国、俄罗斯一起,成为世界少数几个能将独立运行的空间站送入太空轨道的国家。路透社则认为,与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航天领域的超级大国相比,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追赶,而神舟十号任务是中国不断增长的空间实力的一个最新展示。

日本《读卖新闻》网站称,为了在2020年左右建成独自的大型宇宙空间站,中国正在一步步的积累着成果。法新社指出,交会对接技术是实现建设永久性太空站目标所必需的。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指出,中国计划到2020年在太空建立常设性空间站,其大小仅相当于国际空间站的五分之一。但国际空间站的寿命到那时将结束。届时中国将成为唯一在太空拥有常设前哨站的国家。德国《汉堡晚报》称,当西方停滞不前时,中国却在大力推进太空计划。

外媒猜测,中国人不会在建立本国空间站的梦想实现后止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中国人正用比冷战时的美苏更有条理的节奏走向天宫。

奥地利《新闻报》则指出,若干年前,国际工程师还嘲笑中国的太空计划,而现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理由自豪飞速进步,中国不再仅仅是世界工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