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国内>>国内热词>>神舟十号飞船

新闻背景:神十航天员乘组公布聂海胜任指令长

中新网6月10日电今天下午,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在发射现场酒泉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宣布,神舟十号飞行乘组由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组成,聂海胜为指令长。

聂海胜,1964年9月出生,湖北襄阳市枣阳人,少将军衔。高中毕业时通过空军招飞,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空军航空大学)入伍,1998年1月成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2005年6月,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

聂海胜儿时生活贫困,常常为几元钱的学费发愁,甚至曾用一只兔子代替学费。聂海胜学习刻苦,随无钱购置资料,但课本上的内容能够记得清清楚楚。初中毕业,他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学校了解到他的家庭困难,为他补助了救济金。每次放假,他还去堂兄家帮着搬木材、装茶叶、下地干活,挣十几块钱,靠自己的双手挣出了上高中的学费。

高中毕业时,聂海胜遇到了空军招飞并顺利通过,对于自幼憧憬翱翔蓝天的他而言,这是一次幸运的机遇。离家时,聂海胜像往常上学一样只背了一个书包。他不让母亲出门送自己,怕母亲难过。在航校,聂海胜也是那一拨学员中的佼佼者,作为同行中第一个“单飞”的人,他被要求讲讲飞行体会,他只说了一句话:“啥也不想,只管飞!”

1989年6月12日,聂海胜开始改装后第一次驾驶某型歼击机单飞。第二天,他就遭遇险情。当时,他准备飞向4000多米的高空,发动机“停车”了。瞬间,飞机转速、高度下降,舱内温度急剧升高。尝试多种办法后,他仍不能阻止飞机下落,地面指挥已经同意他跳伞。此时,飞机距离地面只有四五百米,他不得不按下了弹射开关。睁开眼时,聂海胜已落在了稻田里,飞机摔在了距离一百多米远的山沟里,着火爆炸了。经查明,事故原因是由于发动机压缩器上的叶片出了机械故障。鉴于聂海胜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处置险情,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的勇敢精神,部队党委为他记了三等功。

2005年6月,聂海胜与战友费俊龙成功执行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太空工作的115小时32分钟,他和费俊龙以“零失误”的标准,完成了所有预定程序和操作规程,并且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空间科学实验,首次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任务后,聂海胜被授予“英雄航天员”的荣誉称号。

 

中新网6月10日电今天下午,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在发射现场酒泉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宣布,神舟十号飞行乘组由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组成,聂海胜为指令长。

张晓光,1966年5月出生,大校军衔,是1998年选出的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

张晓光的家乡在辽宁锦州黑山县白厂门镇城西村钦差沟,一座矮山后面就是张晓光儿时的家。张晓光很少有机会回家探亲,但是他的朴实为全村人称道。“他跟我们也爱说话,没架子。”村里人说,张晓光每次回来都挨家串亲戚,家里人去北京他都找时间招待。姐弟4人里面,张晓光排行最小。通过考飞行员走出大山的张晓光一直都不忘鼓励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们,并承诺谁考上大学都出资让他们上学。现在哥哥姐姐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张晓光包揽了孩子的所有学费和生活费。

与外界印象不同的是,身为飞行员的张晓光,体育并非强项,“干不动农活”是家人对其的评价。

对于张晓光而言,最大的遗憾是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1997年,张晓光的儿子在四川出生,孩子满月的时候张晓光还给母亲打电话报喜,谁知5天后老人就脑血栓过世了。张晓光一直遗憾母亲没看见孙子,他也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

在神州九号任务中,张晓光也是航天员乘组的一员,但是未能“上天”。

中新网酒泉6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定于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10日下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已开始加注推进剂。(完)

中新网6月10日电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总指挥部10日15时在发射现场酒泉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宣布,“神舟十号”定于6月11日17时38分发射。

中新网酒泉6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定于6月11日17时3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10日下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已开始加注推进剂。(完)

新华网快讯: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将于10日15时举行新闻发布会,17时30分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飞行乘组与记者见面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2013年6月3日,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F遥十火箭组合体,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技术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这位发言人说,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F遥十火箭等飞行产品自3月底陆续进场后,按照发射测试流程,已完成总装、测试等技术区的主要工作。神舟十号飞船在完成推进剂加注后,与运载火箭吊装对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今天9时,承载着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缓缓驶出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在完成各项技术状态确认后,沿着1500米的无缝钢轨,以每分钟不超过20米的速度,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今后几天,发射场将陆续进行飞船、火箭功能检查和船箭地联合测试等工作,进行最终状态检查和确认后,火箭加注推进剂,择机实施发射。

据了解,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后,将与2011年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开展相关空间科学试验。目前,执行飞行任务的八大系统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航天员飞行乘组已按计划完成了相关项目训练,并针对飞行任务期间的空间科学实验及太空授课活动,组织开展了专项地面模拟训练,各项操作技能熟练,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

据悉,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5月下旬降轨至对接轨道,在轨运行正常,满足后续任务要求。新华网

6月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号F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其实,在神舟十号飞天的背后,是大批默默无闻的试验队员的辛勤工作,那么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据报道,飞船发射试验队在3月底就进驻发射场。试验队员长期远离家人和朋友,在西北戈壁的厂房里紧张工作,不免会产生思乡之情。据了解,各院早在确定队员人选时,就进行了深入“摸底”,尽量选拔在家庭和个人方面没什么顾虑和牵挂的队员进入发射场工作。

对于队伍十分需要而家中确有困难的队员,在队员承担的相关工作空档期,给队员“放短假”。据了解,五院的几名队员在圆满完成自己负责的相关工作后,就分批先期离开了发射场,赶在高考之前回到孩子的身边、赶在妻子临产前回去团圆。

神十任务各发射试验队的医疗、饮食、运动等后勤保障工作也按照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试验队随队医护人员提供24小时全天候保障,厂房内每天都有医护人员值班;一日三餐,食堂师傅变着花样给队员烹饪出几十种营养均衡的菜肴;还配置了乒乓球、跑步机、台球等健身器材,帮助队员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自我减压。(见习记者 焦源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昨天宣布,神舟十号航天员飞行乘组已按计划完成相关项目训练,飞行任务期间将进行太空授课活动。

据了解,神十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中,有可能进行微重力环境下的演示,也就是失重情况下的一些物理实验等,或是为青少年用视频介绍空间站的情况,激发青少年对太空的兴趣。

专家介绍,科普教育是航天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利用载人航天这个平台向中小学生揭示太空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现象和规律,能够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也可以为未来充分利用空间站资源进行科普活动积累经验。实际上,这也是世界各国太空活动的重要内容。此外,看似简单的太空授课需要天地通信链路的支持,也对3名航天员之间的协同配合提出了挑战。

另据了解,此次神舟十号任务和以前最大的区别是,这是神舟飞船第一次进行应用性飞行,也就是说以前的飞行都是实验性飞行。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九号,主要任务都是为了验证飞船自身的技术,到神九突破和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作为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载人运输系统的能力。目前神舟飞船的任务不再是试验,而是将开始执行“太空班车”任务,为空间站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保障等。 J205

回放

美国女教师太空授课

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美国女教师芭芭拉·摩根在2007年做过太空授课。她通过视频,给爱达荷州的学生上了25分钟课,并展示了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

当被问及棒球在太空中的飞行速度以及如何在无重力状态下饮水时,芭芭拉·摩根演示了投掷棒球以及吞下空间站中漂浮的水泡。当有学生问宇航员如何在太空中锻炼身体时,她就抓住其中一个同事并把他举了起来。

 

今年6—8月,神舟十号飞船将择机发射,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次进行有人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中工作、生活一段较长的时间。这也是神舟飞船开展首次应用飞行。

神舟飞船的首次应用飞行,其重大意义在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的状态基本是一致的,本次任务取得成功后,这种状态的神舟飞船和长征2F运载火箭将构成我国标准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这一系统不但能够用于空间实验室的航天员往返运输,未来也将作为我国空间站的运输工具,承担航天员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和空间站救生船的职能。

在人类奔向太空的50余年历史中,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始终支撑和书写着太空之旅的传奇故事。我们特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研究员杨宇光博士撰文,为读者介绍人类天地往返工具的发展历程。

回顾人类载人航天历程,太空时代的到来,就是从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研制与试验开始的。在太空竞赛时期,前苏联和美国分别研制了三个系列的载人飞船,即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和水星号、双子星号、阿波罗号。联盟号飞船经过不断改进,直到今天仍作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在使用。美国研制并使用了航天飞机,未来各航天大国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

研究这些载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的历史,可以更清楚地让我们了解人类航天技术的发展进程,并且更好地把握未来,让航天技术更加有效地为人类造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早期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

回答了“人能否进入太空”的问题,最大意义在于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从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飞上太空,宣告了人类载人航天时代的到来。虽然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仅环绕地球飞行一周,却完整地验证了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发射入轨、在轨运行、生命保障、测控通信、安全返回所需要的关键技术,证明了人类有能力实现可靠的天地往返。

东方号飞船是由前苏联航天技术的先驱谢尔盖·科罗廖夫领导的团队研制成功的,它由载人舱和设备舱构成,东方一号的重量大约4.7吨。载人舱是一个直径约2.3米的球体,也是在天地往返过程中唯一回收的舱段,因此在表面涂有烧蚀材料,确保返回过程中的高温不会传到飞船内部。而设备舱承载了飞船在轨姿态控制和返回所需的火箭、电源、测控设备和为航天员提供类似地面大气环境的气瓶等。实践证明,东方号飞船的这种分舱设计理念是比较合理的技术途径,除了美国最早的水星号飞船外,后来的载人飞船都采用了分舱设计。

东方号的发展历程并不顺利,前苏联在加加林进入太空前进行了多次飞船发射试验,有时还携带试验用的狗进入太空。从1960年开始,在经历了多次飞行试验失败后,终于取得了连续两次无人飞行试验成功,才决定由加加林进行首次载人飞行。东方号飞船一共执行了6次载人飞行任务。其中包括人类首次编队飞行的东方三号和东方四号,以及乘坐东方六号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女航天员瓦连金娜·捷列什科娃的飞行任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美国的第一代载人飞船是在前苏联取得巨大成就的情况下奋起直追的产物。当时美国运载火箭的能力还远不如苏联,所以第一艘和第二艘载人的水星号飞船只能用经过改造的红石弹道导弹送到亚轨道,不能环绕地球,只能在上升到最高点后像弹道导弹一样返回地球。1961年5月5日,艾伦B·谢泼德乘坐水星3号,成为美国第一位乘坐飞船升空的人,到达186公里的高空。之后乘坐水星4号的格里索姆也采用了亚轨道飞行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是航天员在返回过程中要承受类似弹道导弹弹头的巨大过载,达到身体重量的11倍,其惊险程度可想而知。

在水星4号任务之后,因为有了更大的宇宙神运载火箭,美国才得以将水星号飞船送入环绕地球的轨道。1962年2月20日,约翰·格伦乘坐水星6号飞船绕地球飞行3圈,成为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此后的3次水星号飞行任务均取得了成功。

在载人航天的最初阶段,因为运载能力问题,美国的水星号飞船非常小,其发射质量只有大约2吨,在轨质量约1.3吨,内部容积只有大约1.7立方米,且采用了单舱结构。不过,由于水星号飞船返回大气层时底部朝下,可以产生一定的升力,使航天员能够通过手动控制调整飞行路线,这种受控再入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落点精度,被后来所有的载人飞船采纳。

东方号飞船和水星号飞船的飞行,是人类初次进入太空的尝试,回答了“人能否进入太空”的问题,其最大意义在于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登月竞赛中的载人飞船

美国阿波罗飞船共进行了7次登月尝试,6次成功,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

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在空间站时代大显身手,直到今天依然是国际空间站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在初步解决了人进入太空的问题之后,前苏联与美国马不停蹄,开始了更为激烈的太空竞赛。其中,美国在水星号任务期间就明确表示要在10年内将人送上月球。前苏联虽然从未公开正式的计划,但其航天活动明显也是在为这个目标做准备。而在登月活动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舱外活动和交会对接技术。

通过对东方号飞船的改造,前苏联研制了上升号飞船。1964年10月12日,上升1号飞船承载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绕地球16圈,首次实现了多人进入宇宙空间。1965年3月18日,上升2号从拜科努尔发射,列昂诺夫进行了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应当说,虽然两艘上升号飞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技术上并没有比东方号飞船取得太多的进步。这是前苏联急于求成的结果,也导致联盟号飞船迟迟不能投入使用。

相对于前苏联,美国在这一阶段的步伐稳定而迅速。由于有了更大的大力神运载火箭,双子星飞船的重量接近4吨,采用了两舱构型,其中载人舱能够承载2名航天员,且有较强的轨道机动能力。从1965年3月到1966年12月,共有10艘载人的双子星飞船发射入轨。其中双子星4号飞船开展了美国第一次出舱活动,双子星6号与双子星7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确交会,双子星8号实现了两个航天器的第一次交会对接,之后的几艘双子星飞船又完成了数次太空行走和交会对接任务,为美国的登月计划奠定了基本的技术基础。

美国和前苏联为实现登上月球的目标,分别研制了阿波罗飞船和联盟号飞船。但在这两型飞船的发展初期,均遭受到重大挫折。阿波罗1号飞船在进行地面试验时,由于采用纯氧大气,而舱门又不能迅速打开,导致三名航天员在一个电火花引起的火灾中丧生。此后直到1968年11月发射的阿波罗7号,才实现了阿波罗飞船的首次载人飞行。而俄罗斯的联盟1号飞船虽然在1967年4月23日正常发射入轨,却在返回过程中因为降落伞故障而迅速坠地,航天员科马洛夫不幸牺牲。在最初的挫折之后,两型飞船均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并且都在人类载人航天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阿波罗飞船是为登月任务设计的,当不进行登月飞行时,由指令舱和服务舱组成,由土星1B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在开展登月活动时,会增加由上升段和下降段组成的登月舱,并由土星5号巨型运载火箭发射入轨。最重的阿波罗17号总重量达到约47吨。1968年12月,没有携带登月舱的阿波罗8号飞船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绕月飞行。1969年7月20日,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的尼尔·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标志着美国在登月竞赛中取得了全面胜利。此后一直到1972年12月,阿波罗飞船共进行了7次登月尝试,6次成功,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其间阿波罗13号飞船虽然因为服务舱的严重故障而未能成功登月,却在数千科学人员团队的努力下,采取各种抢救措施,成功挽救了3名航天员的生命,被誉为是“虽败犹荣”。

由于阿波罗飞船的机动能力非常强,在登月竞赛之后还被用做美国第一代空间站——天空实验室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并在1975年与联盟19号飞船共同实现了人类第一次联合飞行任务。

虽然前苏联在登月竞赛中输给美国,但其间研制的联盟号飞船却在空间站时代大显身手,成为历代空间站的天地往返工具。联盟号安全飞行数十年,没有造成过船毁人亡的严重事故。联盟号飞船采用3舱构型,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布局形式,因此才能够以7吨的重量完成很多复杂的飞行任务。在联盟号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联盟T、联盟TM、联盟TMA等多个系列的改型,不断提高性能,直到今天,依然是国际空间站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航天飞机是人类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天地往返工具

由于采用技术过于复杂,维护和使用成本远远大于一次性运载火箭,以及运载效率极低、安全设计方面的不足等原因,航天飞机不得不退出载人航天历史舞台

美国研制的航天飞机是人类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天地往返工具。从1981年4月1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首次飞行,到2011年7月21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谢幕之旅,航天飞机共进行了135次发射,取得了无数的科技与工程成果,在人类载人航天史上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但由于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两次巨大的灾难,也导致美国最终放弃了这种天地往返工具。

航天飞机在发展过程中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例如可重复使用的防热材料等。它在返回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与飞船相比,可以利用机翼的升力在返回过程中进行更大范围的机动。而且航天飞机在发射与返回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也不像飞船那样恶劣,使得很多普通人都有机会乘坐它进行太空旅行。航天飞机还具有很强的在轨操作能力,可以将8名航天员与有效载荷一同送上太空,并能将很大质量的载荷带回地面。这就使很多的太空维修任务和太空回收任务成为可能。

在航天飞机的飞行任务中,有发射卫星和行星探测器的任务,也有执行卫星维修与回收的任务,特别是航天飞机对哈勃号太空望远镜的数次维修,挽救并延长了它的任务寿命。航天飞机拥有可执行复杂操作的机械臂,有可敞开的巨大货舱,因此能够担当“太空工棚”的角色,复杂的国际空间站建设任务就是利用航天飞机的这一优势完成的。应当说,没有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巨大的桁架结构将很难构建。

然而,由于航天飞机所采用的技术过于复杂,导致其维护和使用成本远远大于一次性运载火箭。而且由于其采用了人货混合的运输方式,导致其运载效率极低:航天飞机的起飞重量接近土星五号巨型火箭的量级,其货物运载能力却只有大约24吨,再加上它在安全设计方面的不足,两次事故共14名宇航员丧生的巨大惨剧,导致美国不得不让它退出载人航天的历史舞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采用了当代更新的技术

是目前人类正在使用最重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将成为未来我国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会朝着更加安全、可靠、舒适的方向发展

我国研制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比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略重,在美国的航天飞机退役之后,是目前人类正在使用的最重的人员天地往返运输工具。它采用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的较为成熟的三舱构型,虽然在构型上和联盟号类似,却采用了大量更为先进的技术。例如,神舟飞船采用光电转换效率很高的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其输出功率甚至比早期的礼炮号空间站都要大;采用铝锂合金的主结构,既轻巧又结实;与联盟号采用偏二甲肼不同,神舟飞船的统一双组元推进系统采用一甲基肼作为燃料,简化了增压系统的设计,工作更为可靠。神舟飞船的返回舱,也比联盟号更大更舒适一些。在神舟飞船的早期发展阶段,轨道舱还可在载人飞行任务结束后长期留轨,作为一颗科学试验卫星继续发挥作用。

神舟飞船在历次飞行任务中的出色表现,以及载人航天工程从一开始就完整考虑的前瞻性设计,使得神舟飞船足以胜任我国未来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运输任务。在神舟飞船定型后,它可以在空间站上停靠半年,同时作为乘组长期驻留空间站期间的“救生船”。在航天员乘组轮换期间,可以有两艘神舟飞船同时对接在空间站上。

神舟飞船作为我国未来空间站的标准天地往返运输工具,采用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导向瓣内翻式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这样的设计在救援任务中特别有用,理论上也具备造访国际空间站的能力,而其他国家的载人航天器也可以经过较小改动后造访我国的空间站。这为将来开展载人航天国际合作,包括空间救援和飞船—空间站的互访,提供了极大的可行性。

可以预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神舟飞船也会不断改进,朝着更加安全、可靠、更加舒适的方向发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未来新一代载人飞船

美国新一代“猎户座”多用途乘员运输飞船,将用于执行登陆火星或小行星;

俄罗斯在积极设计自己的下一代载人飞船,提升未来新型载人飞船的乘组人数

在航天飞机退役之后,美国一方面通过租用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舱位维持与国际空间站之间的人员运输,另一方面启动了商业轨道运输服务计划,将近地空间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交给轨道科学公司和太空探索公司等私人企业,执行了“龙”飞船任务等针对国际空间站的运输服务。此外,美国宇航局保留了已取消的“星座”计划中研制新型载人飞船的任务。

新一代的“猎户座”多用途乘员运输飞船可以乘坐4—6名航天员,在充分继承阿波罗飞船的构型形式基础上,各个分系统均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它最终将用于执行登陆火星或小行星的飞行任务。预计在2030年左右实现登陆火星的任务。

俄罗斯也在积极设计自己的下一代载人飞船。由于受联盟号飞船只能乘坐3人的限制,国际空间站目前的利用率不高。未来新型载人飞船的乘组人数均有较大提升,这也是天地往返运输从探索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的标志。

人类必然走向更深更远的空间。由于目前载人航天活动主要依赖化学燃料的火箭技术,即使往返火星也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这样的飞行任务还有很多的航天器工程技术、生命保障技术乃至心理因素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科学家们也对未来太阳系内载人飞行任务的途径进行了研究。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必须采用核动力火箭来突破化学燃料火箭带来的瓶颈。这是因为化学燃料所包含的能量非常有限,而核反应堆可以在很长时间内提供巨大的能量。科学家们提出的载人登陆木星的卫星,甚至土星和太阳系边缘的飞行任务,都是在这一假设下提出的,而这样的任务或许在本世纪内有望实现。( 人民日报 杨宇光)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搭载“神舟十号”飞船的大型运输机31日上午从北京启程,将“神舟十号”运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为民表示,如果“神舟十号”各项任务顺利的话,将意味着中国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已经建成,未来中国航天将进入空间站时代。

航天科技集团神舟十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表示,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只是解决了天地往返运输这个问题,实际上再往后一个是建造合同运营空间站,解决人类长期在太空轨道上生存,应该说未来的任务和挑战还是十分艰巨的。

张柏楠还表示,要建设空间站,交会对接是必须跨越的技术门槛,只有两个航天器对接成功,航天员和货物才能在地面和空间站之间自由往返。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就是验证这一技术的关键。而接下来空间站的建设还将有更多的技术需要突破。

包为民表示,我们还要进行小规模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工作,同时还要进行货运飞船的研制工作。我们现在能够往空间实验室运送宇航员和少量的实验设备,我们还要运送更大规模的实验室设备。这些工作都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进行攻关、研制和验证。

包为民透露,我国天宫二号已在研制中。他表示:“空间站正式建造前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在天宫二号上进行。在研制的阶段,天宫二号上可能要进行安排一些加注,就是给飞船、空间实验室进行(推进剂)加注这些实验,这样的话,可能需要新一代运载火箭作为它的运载工具。这样我估计在十三五可能会安排这些工作。”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搭载“神舟十号”飞船的大型运输机31日上午从北京启程,将“神舟十号”运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为民表示,如果“神舟十号”各项任务顺利的话,将意味着中国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已经建成,未来中国航天将进入空间站时代。

航天科技集团神舟十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表示,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只是解决了天地往返运输这个问题,实际上再往后一个是建造合同运营空间站,解决人类长期在太空轨道上生存,应该说未来的任务和挑战还是十分艰巨的。

张柏楠还表示,要建设空间站,交会对接是必须跨越的技术门槛,只有两个航天器对接成功,航天员和货物才能在地面和空间站之间自由往返。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就是验证这一技术的关键。而接下来空间站的建设还将有更多的技术需要突破。

包为民表示,我们还要进行小规模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工作,同时还要进行货运飞船的研制工作。我们现在能够往空间实验室运送宇航员和少量的实验设备,我们还要运送更大规模的实验室设备。这些工作都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进行攻关、研制和验证。

包为民透露,我国天宫二号已在研制中。他表示:“空间站正式建造前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在天宫二号上进行。在研制的阶段,天宫二号上可能要进行安排一些加注,就是给飞船、空间实验室进行(推进剂)加注这些实验,这样的话,可能需要新一代运载火箭作为它的运载工具。这样我估计在十三五可能会安排这些工作。”

神舟十号整装待飞天新“神女”或花落王亚平

  新神女或花落王亚平绕飞成实验一大重点

北京早春时节的晨曦中,分装在数辆货车中的神舟十号在一辆标杆车的引导下驶往机场,这是它首次完成总装、出厂测试等一整套严格程序后首次展现在公众面前。与每秒7.9公里的飞行速度相比,它此刻保持在每小时35公里以内的行进就是“蜗行”,但在这个阶段,缓慢和谨慎是将来完美高速运转的保障。抵达机场之后,两架伊尔-76运输机把它转运至出征太空的基地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而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很快也将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抵达那里与其会师,届时中国进军太空的号角将再次吹响。

天地往返系统首次应用飞行

与神九相比,神十有哪些特点呢?对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说,在承担的使命上,神九主要是进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实现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突破。而神十虽然还要继续进行与天宫一号的自动和手动空间交会对接,但是其重点转向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相当于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要进一步定型阶段,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天地往返的运输系统。在具体实验内容上,神十增加了绕飞,也就是神十飞船计划绕着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进行绕飞。这一实验的成功对建造空间站同样非常重要,因为空间站上可能有多个对接口,飞行器要从多个方向与它对接,这就需要对飞行器绕飞进行进一步考核。

总结起来就是,在神九标志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神十将进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神十发射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将完美收官,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神女二号呼之欲出

通过神九飞天壮举,人们记住了一位女英雄——美丽大方的河南姑娘刘洋,那么神十乘组中是否会有女航天员,备受关注。周建平透露,神九的3位航天员均未参加神十乘组的选拔,而来自山东烟台的王亚平是当前唯一参加选拔训练的女航天员。周建平虽然没有挑明,但是人们能捕捉到这个说法的弦外之音:神十乘组中不仅确定由女航天员,而且她就是王亚平。“如果到时候身体状况允许的话,王亚平很有可能将乘坐神十进入太空”。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原总装备部副部长张建启的话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判断。

王亚平这个名字其实大家并不陌生,还记得2012年神九3人乘组名单发布前夕,她和刘洋一起进入备选名单,虽然没有最终入选,但是通过其堪称豪华的简历人们了解到这位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17岁参加空军招飞选拔,成为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能飞4种机型,参加过多次战备演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2009年5月通过层层严格选拔,成为我国首批女航天员,神九任务备份乘组成员。

天宫一号有望超期服役

神十即将飞天,那么已经在轨运行一年多的天宫一号目前的状态如何呢?对这个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航天科技集团神舟十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回答说:“从现在看到的各方面数据来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行正常、状态良好。”他进一步介绍说,天宫一号设计寿命虽然为两年,但是为保证飞行器安全可靠,设计了很多措施,而目前为止天宫一号都是靠“主份”设计在运行,工作状态令人满意,资源消耗少,还有较多工作硬性资源。这些余下的资源不仅足可以让天宫一号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且有望超过设计寿命超期服役。

航天科技集团空间实验室系统总指挥王翔认为,天宫一号设计寿命结束之后可以发挥余热,做一些“选修课、附加题”比如完成一些额外的实验等。实际上,相关机构和科研人员已经开始为天宫一号超期服役可能做的太空实验作准备工作。

链接

神舟十号4大主要任务

1.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2.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3.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

4.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