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保护手机号隐私!700专用号段将启用

2025-07-04 17:33 作者:周圆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题:保护手机号隐私!700专用号段将启用

新华社记者周圆、张辛欣

叮铃铃!“700XXXXXXXXXXXX”!不久后,当你看到类似这样15位的号码来电时,可以认定本次通信启用了号码保护服务,对方使用了“隐私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工作。其中,规划700号段作为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专用号段,这意味着我国对“隐私号”的管理更趋规范。

什么是“隐私号”?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在网约车服务中,乘客和司机相互打电话,彼此手机上显示的号码通常并非对方真实手机号,这种就是打车平台为保护双方电话号码隐私临时分配的所谓“隐私号”,又称“中间号”。

同样,在网络购物中,购物平台通常也会临时生成一个“隐私号”,隐藏订单收件人的实际号码,商家发货和快递派送时均可通过该“隐私号”联系到收件人。

类似的应用场景很多,比如外卖平台、快递物流等。目前,我国号码保护服务已经形成较为清晰的业务实现路径,有效降低了个人电话号码被泄露的风险。

但记者采访也发现,当前号码保护服务仍面临不少问题。比如“隐私号”格式不统一,有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95”开头号码等各种形式,用户无法判别来电是“隐私号”还是实际号码。

此外,个别企业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批量使用手机号作为“隐私号”拨打营销电话。缺少统一的技术实现标准及服务规范要求,也给服务稳定性带来一定挑战。

“因此,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既是要制定一套可持续的方案,培育壮大新业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是要在业务全流程做好动态管理和安全保障,落实好码号、业务和电信网络诈骗等管理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

规范“隐私号”管理,新部署的号码服务业务试点工作对症出招、精准发力。

以专用号段方便用户识别——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号码保护服务业务日均订单量至少为3.5亿。

面对如此量级的业务需求,规划700专用号码,在形式上可以与手机号码明显区分,在数量上可以更好满足未来快递、外卖、网约车等场景千亿级的码号资源需求。

分阶段稳步推进试点——

考虑到业务开展涉及多方调整,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通知设置了三个月试点准备阶段、三个月试点过渡阶段、两年正式试点阶段。试点过渡阶段结束后,将全部使用700专用号码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

完善制度监管严惩违规行为——

通知严格管理业务试点和700专用号码申请,明确了业务定义和业务参与方,以及应用平台提供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业务使用方等三方参与主体的责任边界和相关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要求强化业务和码号分配的全流程管理,提升技术监管手段,有效支撑违规行为溯源,切实防范700专用号码被滥用。对于试点期间出现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业务参与方,将依法依规撤销试点资格,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严肃查处。

此外,建立业务使用方信用档案,对存在转租转售电信资源、利用虚假伪造订单信息使用号码保护服务业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拨打商业营销电话或发送商业营销短信扰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业务使用方信息进行共享。

配合试点工作,一系列举措也将同步推进。

记者了解到,有关方面将对700专用号码进行标记,提示用户该号码为号码保护服务专用号码,提升用户感知。用户在使用互联网平台服务时,也可自主选择是否授权同意互联网平台提供号码保护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未来将根据试点开展情况及时完善相关政策,研究号码保护服务业务正式施行事宜。

关键词:隐私号,号段,95,服务业务,电信网络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