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规范打卡内容发布与传播 别让社交媒体平台成危险“秀场”

2023-04-21 09:01 作者:李诏宇 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吴静

在闲暇的周末或休假时间,人们往往愿意离开喧嚣的城市,前往各种旅游景点放松身心。在旅游过程中,前往一些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热度较高的“网红”地点游览、拍照,完成“打卡”,成为许多人的行程之一。

然而,在这种打卡行为背后,可能暗藏风险。

前几天,一块石头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据了解,该岩石位于悬崖旁,因其位置险峻而被称为“试胆石”。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被曝光后,它迅速成为了知名网红地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出于安全考虑,当地有关部门不得不将“试胆石”拆除。

4月17日,有专家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试胆石”本无罪,有关社交媒体平台应切实承担起管理和监督义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范类似暗藏危险的网红点打卡行为带来安全隐患。

网红打卡地或暗藏风险

“当游客在一些网红景点游玩时,可能只顾拍摄(照)效果,而不顾安全风险,硬要去悬崖、河道、矿洞等一些危险的地方拍照打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陶盈表示。

陶盈介绍,类似在“试胆石”上拍照的危险打卡行为并非孤例。相比“试胆石”事件的有惊无险,有些危险行为已经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例如,2019年某网红打卡地,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造成了13名进入峡谷的游客遇难。

一般来说,网友是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或提升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率而在网红点进行打卡。。“显然,出于这样的目的而置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于不顾,是绝对不应该提倡的。” 陶盈说。

陶盈指出,在危险网红点打卡有可能危害行为者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财产损失、受伤乃至死亡等危害性后果。还有可能引起他人尤其是部分鉴别能力不强的群体的模仿。对于鉴别能力不强的群体来说,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主播或网红就像“老师”一般,其行为无论是否危险,都可能被视为值得模仿的对象。

在危险网红点打卡不仅可能对他人的生命产生潜在性威胁,更有可能触犯民法典等有关法律。

“治理此类危险打卡行为,可充分利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 陶盈表示。

据了解,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测技术,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收集相关数据,并分析相关规律和趋势,可以有效地监测有关危险打卡的内容,提高监管的效率与精确度;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发网络信息预警系统,可以在监测到相关热点事件后,及时向公众发送警示信息,引导公众远离相关危险行为。

社交媒体平台应做好监管治理

此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时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待,也是管网治网的重要目标。危险网红地点打卡作为典型的互联网不文明行为,对其进行治理刻不容缓。

“治理危险打卡,需要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和监管部门共同发力。”陶盈说,“其中,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有关网络信息的重要发布平台,对于危险打卡行为的监管和治理当仁不让。”

社交媒体平台对于发布于其上的危险打卡行为负有审查的监管义务。“这种审查不仅包括发布流程、发布信息填报等形式上的审查,更应该是基于高度注意义务的全面审查。”陶盈表示,“基于报偿理论和危险控制理论,社交媒体平台对于危险打卡等具有危害性或潜在危害性的发布内容负有一定的安全保障义务。对于因为怠于履行监管责任而产生的涉及危险网红地点打卡的危害后果,社交媒体平台应当基于自身过错承担与过错程度和原因相应的责任。”

陶盈指出,社交媒体平台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手段,为危险打卡的治理贡献独特的平台力量。“对于一些有可能具有危险性的内容,比如在悬崖边拍照、深入无人的森林等,平台应该在相应的发帖(视频)中做好标识,提醒观众此行为可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对于上述行为,平台还应该调整有关算法,减少推荐的比重,避免过度传播,造成不良的传播导向;当危险打卡内容受到用户举报之后,平台应该在科学评估后及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防止影响扩大。”(记者 李诏宇)

关键词:打卡,平台,危险行为,社交,秀场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