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那山那海》:当代畲族人民的山海胸襟与精神气象

2022-11-01 19:10 作者:戴清 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在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那山那海》表现的就是福建少数民族畲族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故事。该剧从几年前的《山哈闹海》剧本到近期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那山那海》,几易其稿、不断完善,呈现了以雷家三兄弟铨水、恒水、德水为代表的畲族人民摆脱贫困、乡镇振兴的故事。与近年来荧屏银幕上的少数民族脱贫故事如《索玛花开》《枫叶红了》《金色索玛花》《石头开花》(《七月的火把》《三月三》)等电视剧以及电影《独龙族的春天》《牛王》《又是一年三月三》等相映成趣,构建起一道少数民族风情浓厚、地缘美学亮丽的乡村振兴风景线。

一、热诚书写畲族人追求“双文明”的时代脚步

诚如全剧结尾所说,“雷家三兄弟的故事,是山与海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中国人奋斗的故事。”“山与海”的故事,一边着重表现了雷恒水——“山哈闹海”这位主角投身海产养殖业的曲折历程,另一边则是以大哥雷铨水为代表的观风寨村主任带领村民们修路、开展乡村种植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故事。与此同时,雷家老三德水和巧巧等畲族青少年艰难求学、成长成才的故事自然贯穿其中,构成了一条畲族子弟通过文化教育改变命运、回馈乡里的故事线索,由此进一步拓展了作品的表现内容与精神视野,描绘出一幅当代畲族人民不懈奋斗、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景图。

全剧以小见大,以雷家三兄弟的奋斗之路映射畲族人的时代脚步,山哈“闹海”、山农开路,从中见出畲族人民吃苦耐劳、齐心协力的民族性格:台风肆虐,陈校长和恒水不惧危险、用竹梯搭救转移一个个学生,为了打捞漂流的竹梯,铨水和大虎放下芥蒂,不畏艰险跳进激流之中;台风让本就难走的山路愈加坎坷,观风寨的老少手举火把、似一条亮丽的长龙护送恒水背着哥哥下山就医。为了给铨水按时交上住院费,恒水独自一人一夜铲拾三吨重的海蛎子壳,累倒在工地;作为养殖场的当家人,为改革殚精竭虑并坚持技术发展之路;剧中摆渡人张建国与雷家兄弟、月仙的交往看似闲笔,却又格外重要,人物之间的相互信任于平淡中见深意和感动,处理得颇具韵味。剧中也表现了钟蓝二老的私心与门户之见,但同样表现了他们的转变、通达与善良,包括对钟大虎的塑造,没有一味地凸显其负面作为,而是表现了他对爱人的一往情深。

二、形塑主要人物的个性气质与精神气象

主人公雷恒水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畲族年轻一辈的优秀品德,虽然一出场时他不无莽撞。但从中已能见出他的大气与山哈的闯劲儿,这是后来他在事业发展中胸襟日渐开阔、胆识愈加不凡的基础;同时,他的身上还积淀着仁义礼智信的优秀传统美德,这从他救助乡亲、帮扶素不相识的月仙等细节中都能见出;再如他诚信、重情重义,无论是对待台商盘小姐、合作者欧赫还是国营养殖场老场长,或者是被解聘的员工……山哈憨厚、也是智慧的,在与全剧中的反派人物——不法商人何有志的交锋中恒水的斗争精神让人物个性更加富于力道。当然,也要指出,恒水的形象还是有些过于完美,与林家父女的缘分也有明显的主角光环。好在作品不只赋予人物以命运的机缘,还进一步表现了他面对林先生破产的态度以及对有先天心脏病的月仙的一往情深。

与恒水如海般的辽阔的气质相比,大哥铨水的个性则是“山”的象征。他不像恒水那么善谈,常常是沉默的,乍一看甚至有些窝囊,但他又如笃定的大山一般,在岁月的流逝中,日益彰显出力量。尽管身世坎坷,一个“穷”字,生生阻断了他与青梅竹马、订婚多年的菊香的美好爱情,而腿伤一再耽误,阴差阳错间竟成了十足的残疾人。和贫穷相比,腿瘸更令他自卑到无法正视自己刻骨铭心的爱情,最终知难而退,主动放弃了心上人,是怯懦、认命,也未尝不是一种无奈的成全。

但难得的是,这一切并没有将铨水打倒,他的个性中有着畲族人于逆境中的坚忍不拔,如他自己所说,如果我不能坚持凿通隧道,就永远都不能“站起来”,而只能是“精神上的瘸子”。那一锤一锤的敲打、直至凿通最后的七十米,那隧道贯通的光亮正是畲族人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不向命运低头的象征。 

剧中的陈校长也即后来的陈书记将观风寨、梅花渡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个性与畲族人如出一辙。剧中人们一次次感受着陈书记这位燃灯者的赤子情怀:为了让观风寨畲族人改变居住环境,费劲心力动员大家下山,并在山下林老板的协助下安置乡亲们;全剧开头结尾则是雷书记和恒水两次救助台风中受难的乡亲和渔排工人的重头戏。当然如能更深入挖掘陈书记的精神情感世界,更细腻地铺垫细节与过程,或许可以更立体地塑造人物。

三、山海意象的多重隐喻与精神意蕴

从《山海情》《经山历海》到《那山那海》,“山海意象”是几部作品的核心意象,也有着丰富的隐喻与象征意蕴。山与海,在《山海情》中是宁夏、福建对口帮扶的地域象征,山海意象有着地缘美学的丰富意蕴;在《经山历海》中,山海意象则代表着山地、平原、海洋三种不同地域形态与经济形态特色,更是基层干部经历艰难险阻、不断历练意志品质的象征。

在《那山那海》中,山海意象同样是丰厚的,作品还难得地写出了山海意象的丰富性与变化感。最初,山是闭塞的,充满艰难险阻;海是辽阔与开放的象征。困在行路难的大山中,畲民们的生活无疑是困厄无望的,恒水铨水初次见到大海时,充满了兴奋与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其次,辽阔的大海还是开放和富足的象征,丰富的海产品为山哈们带来富足的生活,改革开放之初临海的梅花渡缤纷多彩,为恒水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之窗,他与月仙的结合,恰是一段新时期别样的“山海情”。再次,海是辽阔的同时也是阴晴不定的,台风登陆让常年生活在水上的疍民们的生活更加风雨飘摇;而困在山里的畲族人一旦打通隧道,也就打开了通向外部世界的出路,山里的日子也开始变甜了。最后,山海作为自然地理现象,也是人物个性与精神气象的象征,恒水似海,开放拼搏,大气包容;铨水如山,笃定沉实,行稳致远;面对山海,见出畲族疍民改造世界的伟力,同时也呼唤着科技致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理念。

(戴清,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