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新闻分析: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历史性”下降 暴露深层次社会痼疾
2022-09-06 作者:谭晶晶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新华社洛杉矶9月5日电 新闻分析: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历史性”下降 暴露深层次社会痼疾

新华社记者 谭晶晶

美国机构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较前一年缩短近1岁,是这项数据连续第二年下降。美联社报道,2020年和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两年降了近3岁,上一次出现如此降幅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舆论分析认为,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连续下降一方面与新冠疫情相关,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美国公共卫生系统中的不平等和资源分配不均等现象,凸显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痼疾。

疫情放大社会问题

人均预期寿命指当年新出生的婴儿,结合当年死亡率,预期可生存的平均年数,是衡量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员罗伯特·赫默说,它是美国“人口健康的最基本指标”。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下属全国健康状况统计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6.1岁,较2020年缩短0.9岁;2020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0岁,较2019年缩短1.8岁。2019年至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下降了2.7岁。其中,男性人均预期寿命缩短3.1岁,降至73.2岁;女性人均预期寿命缩短2.3岁,降至79.1岁。

报告认为,新冠疫情是导致美国2021年人均预期寿命缩短的首要原因,其他主要原因还包括意外伤害、心脏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自杀等。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社会与健康中心名誉主任史蒂文·伍尔夫表示,这是“历史性”的降幅。与美国一样,其他高收入国家在新冠疫情暴发第一年也遭受重创,但这些国家中大多数人均预期寿命已开始慢慢恢复,“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那样出现人均预期寿命持续下降”。

多位专家也指出,新冠疫情是导致美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一大因素,但疫情对公众的影响远超出感染病毒本身,它犹如美国社会问题的放大器,折射出美国政治极化、社会分裂、公共卫生治理危机等深层次矛盾。

疫苗接种效率不高,防控措施执行不力,连最基本的“口罩令”都饱受争议……在很多方面,“美国显然是一个特例”——谈及美国疫情防控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伍尔夫这样表示。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乔舒亚·沙夫斯坦表示,美国人均预期寿命持续下降与社会上散布新冠疫苗接种不实消息,决策层没有放弃利润驱动的医疗保健并且未推进全民医保,以及保护公众健康方面的其他不足相关。

沙夫斯坦在社交媒体推特上以自问自答形式提出一连串问题:“拒绝采取合理的公共卫生措施,将这一问题政治化,这是否使许多人受到伤害?是。美国在提供全民医保方面的失败是否导致许多不必要的死亡?是。是时候建立一个有效的公共卫生系统了吗?是。”

弱势群体健康状况堪忧

伍尔夫说,尽管美国公共卫生系统已发展那么多年,但美国人却暴露于种种健康危机中,包括营养不良和缺乏体育锻炼,以及吸烟、枪支泛滥、贫困、环境污染等普遍存在的风险因素。

伍尔夫尤其指出,种族主义等使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的处境更艰难。他表示,各种因素导致美国人的疾病负担很高,并且过去20年里美国与部分高收入国家相比人均预期寿命更短。

美疾控中心下属机构的报告显示,非西班牙裔美洲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原住民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降幅最大。2019年至2021年,该群体人均预期寿命缩短6.6岁。

美国联邦印第安人卫生服务署糖尿病治疗和预防部门前主任安·布洛克表示,美国公共卫生系统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使得美洲原住民和阿拉斯加原住民特别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这些问题根源于贫困、社会歧视和医疗保健缺口等。

《纽约时报》报道说,约七分之一的美洲原住民和阿拉斯加原住民患糖尿病,是美国各族裔中发病率最高的,该群体中许多人有过度肥胖或超重的问题,此外他们居住条件拥挤,通常是几代人同住,这些因素叠加增加了健康风险,使他们成为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风险人群。

美国拉特格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佩里·哈尔基蒂斯表示,人均预期寿命缩短是美国社会衰落的一个标志。美国一直存在的结构性不平等及各种社会问题,加剧了民众罹患疾病的风险。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