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文化新观察·年度文化亮点丨科技为“诗和远方”镀上崭新光泽

2024-12-16 16:19 作者:徐壮 新华社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题:科技为“诗和远方”镀上崭新光泽

新华社记者徐壮

北京西部,首钢园中,百年工业遗产直通“未来”。

2024年春天,矗立于首钢园核心区域的宏伟高炉“浴火重生”,变身为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对公众开放。一高炉“蒸汽朋克”的粗粝外表之下,5G、云计算、扩展现实、数字孪生等前沿科技构建新场景,指引游客乘坐“太空星舰”探索未来世界星辰大海。

“通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不仅可以在古老的遗迹中看到历史的重现,还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可能性。这些创新科技应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体验,更开创了文化旅游的新篇章。”科幻作家、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慈欣说。

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扩展现实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越来越多文旅新场景、新平台、新项目涌现市场。

春节期间安阳殷墟推出拥有海量文博知识的“数智人妇好”,暑期中主打冰雪光影互动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项目投入运营,进入冬季后沉浸式体验展览在全国各地开花……一年来,当人们切身感受“文旅热”,科技已是其中重要变量。

革新、增效、添动能,科技正为“诗和远方”镀上崭新光泽。

科技赋能加速

放下手机,走进空无一物的大厅,戴上VR设备,眼前景象斗转星移:1921年的上海风雨飘摇,工人走上街头游行、工厂里传播着马克思主义;石库门中,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时刻即将到来……

这样的体验,来自中共一大纪念馆2024年新推出的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展——“数字一大·初心之旅”。走出展厅,游客们感慨不已:“仿佛亲历了红色历史!”

从走进景区到走进展区,从不远万里到不期而遇,科技加速消弭着旅游的“边界感”。

如今的游客,希望轻松“动起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和异地风光;希望文化“活起来”,让沉淀的时光重新流淌;希望景区“亮起来”“美起来”,在延长开放时间、增加游览项目中展现别样魅力。

这些渴盼,科技都有办法满足。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全国智慧旅游发展报告2024》指出:VR大空间重塑旅游感知,跨越时空边界,成为过去一年来旅游业发展的新风口。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垂直大模型为文旅行业带来了交互式数字内容创新,游客的交互式体验持续优化,沉浸式体验更加多元,个性化体验持续提升。

“大众在文旅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在文旅方面的分散化供给如何实现有效对接,这是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更好满足大众的文旅需求,不能再像过去观光旅游时代那样仅仅依靠资源存量,而要依靠科技增量。

需求引领、创新驱动,不论是内容生产创新、产品和业态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治理方式创新,科技正加速融入文化和旅游生产和消费各环节,催生更多文旅新气象。

智慧含量积蓄

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深度融入旅游。

2024年,由同程旅行研发的同程“程心”大模型成功入选苏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试点示范项目。这个AI大模型“能说会学”,可为游客提供智能行程规划、酒店预订、交通票务预订、景点推荐、旅游问答等服务。

杭州城市文旅智能体“杭小忆”、携程问道、飞猪和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打造的AI游北京朝阳……生成式人工智能广泛提供智能化、个性化行前规划和游览服务,已经成为不少游客的“旅行伴侣”。

“文旅领域最重要的生成式AI应用就是信息服务,包括信息主动查询、推荐、路线规划、资源预订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邓宁说,“也许有一天人们会习惯于将各文旅场所的智能体添加到微信好友中,并且像与人交流一般跟他们进行互动。”

科技不仅让旅游服务更懂游客,也让旅游管理者更会服务。

全省投诉一张网、理赔受理一个平台、赔付处理一套标准——2024年8月,“海南放心游”平台上线运行一周年,助力海南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全省域覆盖的省份。截至2024年9月,这一平台累计承接投诉6714次,追回消费者损失80.78万元。

“海南放心游”的背后,是科技赋能文化旅游治理的新格局。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省已建成近30个综合性智慧旅游平台。这些平台联结了各类旅游场景,汇集了各类旅游消费数据,逐步实现“一屏尽显,一网统管”。

越来越聪明的数据“大脑”,为文化和旅游部门把握市场趋势、提升公共服务、强化安全应急提供更有力支撑,也为旅游治理提质增效添砖加瓦。

文旅融合升级

2024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创新发展。

在策划了“胡夫地平线”“永恒的金字塔”等热门沉浸式探索体验展的策展人田达治看来,无论是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利用文化设施和旅游服务场所搭建数字化文化体验场景,还是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科技能够助力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显现成果、形成共识。

“技术迭代迅速、成本不断降低、政策红利释放,但关键还是看创意、看人民需求。”田达治说。

比如,2024年,一些单位创新性建设“票务防黄牛”“入境便利化”“景区适老化”等系统,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对旅游管理难点、社会关注热点和广大游客需求的有效回应。

另一方面,科技发展程度与文旅融合程度相辅相成。戴斌认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更加需要提升科技支撑水平,更加需要聚焦文旅融合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

插上科技的翅膀,人们飞往的“诗和远方”就是美好生活。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说,必须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让科技创新成为人们“获得感”的重要源泉。通过技术革命和服务创新,旅游出行“说走就走”,旅游服务“触手可及”。

关键词:工业遗产,文化旅游,文化体验,游客,科技创新能力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