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2024服贸会丨“双碳”赋能 向“绿”而行——聚焦第三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

2024-09-13 16:42 作者:姚均芳、温馨、魏梦佳 新华社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双碳”赋能 向“绿”而行——聚焦第三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

新华社记者姚均芳、温馨、魏梦佳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从生产到生活,都在向“绿”而行。如何以绿色引擎推动绿色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在此间举行的服贸会主题论坛——第三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上,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深入探讨。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表示,从全球范围看,世界正在迈进去碳化时代和数字化时代。绿色能源转型过程中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等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本届院士论坛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多位院士分享新理念、新成果,充分凸显了科技引领、产业支撑、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的鲜明特征。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本届服贸会继续设置环境服务专题展区。氢能与储能工程技术,农林固废循环利用,绿色建筑绿色家装……科技创新助力下的绿色产品、服务的创新与应用得到集中展示。

企业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实践主体。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亮功介绍,中国石化制定实施了本集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稳步实施“碳达峰八大行动”。大力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地热供暖能力接近1亿平方米,去年投产万吨级光伏制氢项目。集团已累计实施能效提升项目5000多项,2021年以来完成114个碳中和示范项目建设。

专家表示,对企业来说,减排需要打破传统的发展方式和工艺模式,不可避免地提高当期成本,但从长远看,减排成果的实现依靠新科技、新生产技术和工艺,会带来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符合企业长远发展利益。

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各地积极出台方案推动绿色转型发展。以北京市为例,先后发布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与超大型城市特征相适应的碳减排碳达峰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碳减排碳达峰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88.8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全市总发电装机规模比重达到20.8%。截至2024年6月,全市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达到约5.7万件,绿色信贷余额超2万亿元,其中绿色建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5%。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指出,院士论坛是环境界一次智慧汇集的大会,更是一场科技赋能驱动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大会,已成为支撑北京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平台,北京市将努力为专家学者搭建更多的交流合作平台。

在论坛上,多位院士分享了新污染物治理、自净城市建设、石化绿色低碳转型、环保负排放等“双碳”相关最新研究和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表示,对于城市来说,减排的同时要注重以新质生产力支撑自净城市建设。可以基于自然界的自净功能,配合人工强化技术,实现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物多介质低碳、零碳环境自净化的城市建设。

在农村地区,秸秆、树皮等农林生物质资源丰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义强表示,农林生物质在材料化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比如绿色环保家具、家装等。“要加快技术创新,使产品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拓展农林生物质绿色材料在建筑、家装市场的应用,并加快发展农林生物质高附加值产品。”他表示。

让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本届论坛首次举办院士圆桌会和院士与企业家对话会,搭建技术交流、成果转化平台。其中,对话会邀请11位院士、专家和11位环保企业家,聚焦“双碳”相关政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环保产业新机遇与新方向等主题,进行对话和交流,回应产业需求。

关键词:双碳,实践主体,院士,达峰,减排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