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打造守望相助的大家庭,这个社区“有招”

2024-06-28 16:12 作者:侯帮兴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8日电 题:打造守望相助的大家庭,这个社区“有招”

新华社记者侯帮兴、哈丽娜、梁婉珊

“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不分彼此,和谐共处,团结互助。”73岁的金福姬是朝鲜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生活了21年。

“过去,我家生活有困难。社区得知后,帮助我们在小区开了一家餐厅。现在我们收入稳定,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金福姬笑着说,在这里,邻居多属不同民族,“一到节假日,我总会做些拿手的朝鲜族美食给‘各族’邻居们品尝”。

在清泉街社区,像这样各族群众相亲相爱的故事不胜枚举。

78岁的居民李新华是汉族。“父亲去世那年,我心情低落,身体也不好,是社区工作人员和姐妹们一直照顾我、开导我,有什么好事总想着我,帮我走出了悲痛。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我觉得很幸福。”李新华侃侃而谈。

“我们社区是多民族聚居社区。”清泉街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武荷香说,社区共有18个小区,居民2732户、5400多人,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11个民族,曾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

社区连着千家万户,多民族社区是各民族和谐聚居的生动缩影,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沃土。如何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

武荷香说,清泉街社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网格、综治网格、服务网格、自治网格“四网融合”形式,着力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我们开展座谈会、读书会、民族知识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大力宣讲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惠民政策。”清泉街社区工作人员杨洁向记者介绍。

杨洁说,社区有“荷香唠嗑室”“好邻居议事厅”等平台,会定期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建长廊、小广场、红石榴凉亭等场所和居民“唠嗑”“拉家常”,实现“大事小情”建立台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有一次,两户居民因管道漏水产生矛盾。武荷香了解情况后,把两家人叫到“荷香唠嗑室”,心平气和地进行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两家人握手言和。

此外,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也是增进邻里感情、加强民族团结的“法宝”。据介绍,社区每年举办200余场各类活动,居民还成立额吉舞蹈队、合唱团、模特队、晋剧团、二人台、秧歌队等文体组织。每逢节日,社区各族居民欢聚在一起,品美食、赏节目、话家常……在仪式感十足的庆祝活动中,各族居民充分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采访期间,音乐声在清泉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楼外响起,原来是社区老年文艺队开始表演舞蹈了,紧接着,欢声笑语不断,回荡在社区。“各族居民在我们这个社区大家庭生活,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武荷香说。

关键词:共同体意识,服务网格,社区环境,清泉街,荷香唠嗑室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