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党纪学习教育丨求真务实 力戒虚功——各地以良好作风保障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4-06-18 09:20 作者:郭敬丹、杨稳玺、贺书琛、谢奔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题:求真务实 力戒虚功——各地以良好作风保障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新华社记者

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在“真”上下功夫,在“实”上用力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纪律修养,锤炼坚强党性,推动干事创业。

细化措施、扎实推动,各地着力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海市委高度重视党纪学习教育,引领带动全市党纪学习教育有力有序开局起步。相关部门细化制定《工作安排表》,形成88项工作任务,明确牵头部门、时间节点,确保党纪学习教育稳步推进。

在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上海先后举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等3场“初心讲堂”专题讲座,并通过“智慧党建”平台推送各基层党组织。同时,在全市党群服务阵地和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实践基地增加专题研讨、警示教育等模块,积极提供场地服务。上海还推出警示教育基地、红色资源名录、课程和师资等“三张清单”,以各类学习教育资源的全面有效供给,为全市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提供坚实支撑,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着眼主责、紧扣主业,各地把学习和工作统一起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示范带动下,全区各级党组织都坚持以学为本、突出实效,持续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下功夫。

宁夏财政厅二楼大会议室里,青年党员常围绕《条例》进行集中学习交流。坚持通读和精读相结合,在《条例》学习中融入案例剖析、对照检视。宁夏财政厅紧盯预算编制、资金支付、绩效评价等关键岗位,引导机关干部和青年党员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梳理检视廉政风险点,切实筑牢思想防线。

“财政干部为民理财,全面学习掌握党纪至关重要。”宁夏财政厅负责同志表示,必须紧盯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深化《条例》学习、强化警示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聚焦财政主责主业,立足岗位做奉献。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制定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以及解读、培训、宣传工作方案,落实原原本本学、纪律党课等6项重点措施,要求全区党员干部将党纪学习教育同实际工作统筹起来,将学习成果落到实处。

兴安盟阿尔山市作为新入选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近期进入旅游旺季。驼峰岭天池、阿尔山火车站、白狼峰……在阿尔山市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总有公安民辅警一线保障旅游市场秩序。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以“党建+旅游警务”志愿服务实践为抓手,阿尔山市公安局结合一线执法中经常遇到的实际案例,以案促学、以训助学。目前阿尔山市公安局在线上常态化栏目“尚廉警营”基础上,增加“党纪学习教育”专栏,已上线21节“每日一课”,引导全体民辅警认真学习。

聚焦目标任务、防止虚化发散,各地坚持真学实学、学用结合,进一步提高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水平。

“校园管理领域有哪些廉洁风险点需要注意?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有哪些新要求?……”近日,在湖南长沙天心区湘府英才小学,全区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书记、教育局机关干部等180多名党员齐聚一堂,学习《条例》辅导课程。

授课老师、天心区纪委监委驻区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组长严景特介绍,课程重点围绕教育系统的廉政风险点、身边的违纪典型案例、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采用“讲解+互动”的学习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把自己摆进去”。

着重抓实《条例》的解读和培训,湖南组织各级纪检机关选派纪检干部,走上党校主体班次讲台,走到基层党组织,帮助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条例》精神实质。湖南省级层面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各级纪检机关已开展送学送教1800余场,培训党员干部17.7万余人次。(记者郭敬丹、杨稳玺、贺书琛、谢奔)

关键词:学习教育,条例,纪律修养,师德师风建设,党员干部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