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绿电消费引领低碳转型

2024-06-17 09:35 作者:顾 阳 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吴静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6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随着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加速,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快速增长,今年前5个月,全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总量18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7%。其中,绿电交易量约14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4%;绿证交易3907万张,对应电量39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9%。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表示,绿电(绿证)体现了绿色能源环境价值,有利于推进全社会树立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绿色动能。

打造全球最大交易市场

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绿色电力交易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

据介绍,绿证是绿色电力消费的唯一凭证,电力用户可以通过绿电交易或购买绿证,实现绿色电力消费。自2021年9月我国启动绿色电力交易试点以来,市场对绿电交易认识逐步深化。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23年,全国绿电(绿证)交易总量为1059亿千瓦时,相当于消费1.059亿张绿证,同比增长281.4%。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电量69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4.2%;绿证交易3637万张,对应电量3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5%。

绿电交易活跃,与国家政策引导紧密相连。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文提出进一步鼓励绿色电力消费,在全社会营造绿电消费氛围。“去年,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绿证交易平台全年单日最大交易量为568万张,成交金额超1.1亿元。”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新能源交易部主任张显说。

今年以来,我国绿电交易延续了去年增势,前5个月绿电交易量已全面超过去年全年,且继续保持在高位运行,绿电交易整体规模持续扩大。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信息数据中心副主任艾琳表示,自2017年首次启动绿证核发交易以来,我国绿证交易量已突破1.8亿张,成为全球最大绿电交易市场。

“从国家层面看,绿证是支撑绿色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绿证代表可再生能源的环境价值,通过绿证市场建设来推动需求侧有效提升,就是兑付环境价值,这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非常重要的方面。”艾琳说。

“近年来,绿电(绿证)交易持续受到关注,究其原因我认为可以概括为3个‘力’,即内生动力、政府推力、外在压力。”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部主任李竹表示,绿电(绿证)是推动和服务新能源进入市场的重要机制,通过绿电(绿证)市场,新能源企业环境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也满足了用户低碳转型、绿色用能的需求,实现了多方共赢。

引导凝聚绿电消费共识

绿色电力消费规模显著增长,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电力市场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联合发布了“2023年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TOP100企业名录”,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宝武钢铁等大型央企榜上有名,比亚迪、吉利控股、苹果公司等知名民企或外资企业也进入榜单。

“绿电消费前100名企业,涵盖了能源、电信、石化、钢铁、互联网科技、汽车制造、生活服务等行业,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进一步引导并树立全社会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了我国绿色电力生产和消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监事长潘跃龙说。

绿电消费持续增长,表明我国新能源参与市场程度在逐步提高。“2023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7.3%,绿电(绿证)交易规模逐步扩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电力市场分会秘书长韩放说,新能源参与了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在内的市场化交易,但也面临绿色价值未能充分体现、电力市场机制难以适应新能源特性、价格波动加剧等风险和挑战。

韩放建议,需系统设计适应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体制机制,比如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证交易制度,完善适应新能源物理特性的市场机制,健全激发系统调节资源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政府授权的中长期差价合约机制等,在构筑全社会绿色能源消费共识中,推动新能源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由中电联牵头联合工作组,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建议,从行业、地区等不同维度对绿电(绿证)消费进行统计分析,对发布标准和形式持续完善,逐步形成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发布体系,更好服务支撑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潘跃龙说。

改革优化电力市场格局

自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化建设快速推进,“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电力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统一市场协调运作的电力市场总体框架基本建成。

2022年1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统一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破除市场壁垒,推进适应能源结构转型的电力市场机制建设,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有效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杨昆表示,随着能源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和新能源跃升发展,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电价形成和传导机制、适应能源逐步转型的电力市场机制,均有待进一步完善,迫切需要持续深化电力市场改革,形成多元竞争的电力市场格局,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互享互济。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张燕秦认为,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是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要以体系建设和市场机制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绿色发展。

随着新能源加快发展,基于新能源消纳、系统调节能力提升的电力系统催生了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原有的源网荷储边界逐步模糊化,对灵活性负荷的需求更高,也对工业领域电力系统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二级巡视员朱璋表示,将通过工业领域系统化管理、创新升级与纵深发展,加强工业领域需求侧可调负荷深度挖掘,推动工业企业绿电消费提质增效,为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绿色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已形成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等环节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电力市场规模、结构和运行机制正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趋明显,电力市场建设正朝着更加开放方向发展。”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提到,随着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等不断发展,电力市场技术框架正发生变化,但创新仍将是电力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记者 顾 阳)

关键词:绿电,低碳,新能源,绿色电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