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国际观察丨对乌“松绑”遭俄反制 美“浇油”难改战场大势

2024-11-21 09:51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 题:对乌“松绑”遭俄反制 美“浇油”难改战场大势

新华社记者邱夏 宋盈 邓仙来

俄罗斯国防部19日确认俄境内目标遭到乌克兰使用的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袭击。这是美国近日放松援乌远程武器使用限制后乌军首次使用ATACMS对俄本土发动打击。俄总统普京同日签署总统令,批准更新后的《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

19日是俄乌冲突爆发1000天的时间节点。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放松援乌远程武器使用限制,标志着即将结束任期的拜登政府在对俄乌冲突政策上出现重大转变,为已持续千日的战火再度“浇油”。俄方更新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则是以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对美方此举进行反制。受俄方已有准备、乌方前线人员不足、美新政府援乌态度不确定等诸多因素影响,拜登政府对乌“松绑”不太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俄乌冲突的战略态势。

美国对乌“松绑”

俄国防部19日发布通报说,俄布良斯克州当日凌晨遭到乌军6枚美制ATACMS导弹袭击,其中5枚被俄军防空系统击落,剩余一枚因俄方拦截受损,其残片落入该州一处军事区域内并导致起火,但旋即被扑灭。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

乌方同日称,乌军打击了俄境内距离俄乌边境约110公里的一处武器库并引发二次爆炸。有媒体援引乌方和美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乌军在袭击中使用了ATACMS。

美国媒体17日援引美官员和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拜登政府已准许乌克兰使用ATACMS对俄境内目标进行打击。19日的袭击是乌方得到美方“松绑”后首次使用这种武器。舆论认为,这意味着拜登政府在多次拒绝乌方这一长期诉求后,在即将结束任期之际作出重大政策调整。

英国广播公司评论文章说,美国此前一直拒绝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导弹攻击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担心这会使战场形势升级,但鉴于明年1月上台的美国新政府对乌提供支持的力度尚不清晰,拜登政府因此改变政策,希望在任期最后阶段尽其所能向乌克兰提供援助。

俄罗斯有力反制

对于美国放松援乌远程武器使用限制,俄方发出强烈警告。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8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如果乌方使用远程导弹攻击俄本土,将意味着“美国及其附庸国直接参战”,也意味着“冲突的本质和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将作出相应反击”。

分析人士指出,俄方将美方对乌“松绑”之举视为危险的挑衅。美国历史学家弗拉基米尔·布罗夫金认为,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远程武器攻击俄腹地将令俄美紧张关系升级,而且这是美方的“蓄意升级”。

俄总统普京19日签署总统令,批准更新后的《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根据该文件,任何无核国家在有核国家参与或支持下对俄和(或)其盟国的侵略,都将被视为无核国家和有核国家对俄发起的联合攻击。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9日表示,如果乌克兰使用西方的常规导弹攻击俄罗斯,那么根据新的核威慑政策,俄罗斯可以使用核武器进行回应。

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仍然受到美方政策制约,俄方以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对美国对乌“松绑”形成有力反制,将使美乌未来在试图使用美制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时产生更多顾忌。

难改战场大势

关于美国放松援乌远程武器使用限制对战场局势的影响,英国广播公司分析称,这将迫使俄方将武器装备后撤至远离前线的地区,拉长俄军供给线和空中支援线,增加其作战难度和成本。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分析师杰克·沃特林表示,允许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可以延缓俄罗斯在战场上取得进展。前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帮办伊夫琳·法卡斯认为,使用美制远程导弹攻击俄重要目标将有助于提升乌军士气。

不过,不少专家和媒体认为,美国对乌“松绑”其实很难影响俄乌冲突的总体走向。美国《华盛顿邮报》分析,美方“松绑”之举作用有限,因为俄方对此早有预见,并于今年早些时候将其大部分战机和其他装备后撤,超出了ATACMS的打击范围。此外,俄方已显示出强大的拦截能力,而乌克兰能从美国获得的远程武器有限。

美国“国防优先”组织军事分析事务主任珍妮弗·卡瓦纳指出,乌克兰面临的最大障碍是缺乏训练有素、随时待命的人员,这是“美国及其欧洲盟友都无法解决的挑战,也是世界上所有武器都无法克服的挑战”。

与此同时,不少欧洲国家担心美国“松绑”之举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均已就此表达了反对意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18日主持欧盟外长会议后表示,欧盟各国外长就美国放松援乌远程武器使用限制进行了讨论,但各方持不同看法,未能形成统一立场。

此外,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多次批评拜登政府对乌克兰军事援助规模过大,不排除其上台后调整上述“松绑”措施的可能。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