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综述|“这是全球合作道路上的退步”——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引广泛担忧

2024-06-15 16:24 作者:李函林、陈浩、张玉亮、单玮怡、刘向、康逸、李学军、陈斌杰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综述|“这是全球合作道路上的退步”——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引广泛担忧

新华社记者

欧盟委员会日前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欧委会此举引发广泛担忧,欧洲多国政商界人士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这不符合欧洲汽车工业和消费者利益,将阻碍行业创新与发展,危及欧洲能源转型前景,最终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的努力。

“如同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在全球汽车产业大国德国,不少政商界人士认为欧盟对华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不仅无法解决欧洲和德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挑战,还会对欧洲企业和消费者产生负面影响。

“这是全球合作道路上的退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欧盟宣称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达38.1%的临时反补贴税,其潜在危害远大于所谓益处。任何保护主义措施都会限制自由贸易,并带来贸易冲突风险,最终对各方造成损害。

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这是欧委会一个错误的决定。征税会阻碍欧洲车企发展,损害欧洲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发“以关税回应关税,以孤立取代合作”的连锁反应。

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回应说:“如果任由保护主义抬头,将给各利益相关方带来消极后果。”该公司表示,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只有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才能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认为,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是“最糟糕的处理方式”,“如同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彭博社的报道指出,欧盟此举是走了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欧洲消费者和绿色转型进程将是最大输家。

创新发展离不开竞争与合作

任何产业的长远发展都离不开竞争与合作。欧洲一些政商界人士指出,征税并非提升欧洲汽车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正是中国新能源车企与欧洲同行开展合作,促进了产业创新与发展。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说,相比保护主义措施,竞争更有利于产业发展和交通电动化转型。中国车企通过不断提升本地化研发能力,为欧洲用户提供了具有开创性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些经验已成为全球行业创新的典范。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表示,征收反补贴税并不利于提升欧洲汽车行业竞争力。“我们对自身产品和创新能力充满信心。大众汽车正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包括在中国市场的竞争。”

“德国的目标是实现所有相关方共赢。”德国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学会主席瓦尔特·多林指出,要有足够开放的心态面对来自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

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表示,欧盟决策者应把重点放在提高欧盟产业竞争力上,而不是依靠可能阻碍欧洲公司进入关键市场的保护主义措施。

匈牙利、瑞典等国的一些官员也对欧盟做法提出批评。匈牙利国家经济部长纳吉·马顿表示,保护主义不是解决方案,应该支持合作和自由市场竞争。“我们不应该通过惩罚性关税限制制造商之间的竞争,而应该支持和帮助欧洲电动汽车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竞争力。”

破坏全球应对气变合作大局

欧洲各界人士认为,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动汽车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有助于降低技术成本,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在更广范围应用。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而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将破坏欧盟自身绿色转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大局。

“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良性竞争、促进产业迭代,进而改善整个行业发展态势,从整体来看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有很大帮助。”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科技公司监事会主席、大众汽车集团前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德国黑森州欧洲及国际事务司前司长博喜文(外文名:米夏埃尔·博尔希曼)说,中国电动汽车在西方市场的份额约为10%,并未对西方电动汽车发展构成所谓威胁。一些欧盟领导人听从美国的指令,而没有衡量经济等方面的利弊。

欧盟已提出计划到2035年前逐渐停售新燃油车。市场研究机构罗莫申公司汽车研究负责人威尔·罗伯茨说,欧洲消费者迫切需要高性价比的电动汽车,这对欧盟如期实现转型至关重要。

作为非欧盟成员国,挪威是目前欧洲新能源车销售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该国多位官员表示挪威不会效仿欧盟加税。挪威财政大臣特吕格弗·斯洛格斯沃尔·韦杜姆表示,挪威不会加入欧盟行动。挪威外交部区域事务司司长韦比约恩·迪斯维克说,即使欧盟决定征税,挪威也不会追随。(参与记者:李函林、陈浩、张玉亮、单玮怡、刘向、康逸、李学军、陈斌杰)

关键词:隐形冠军,电动汽车,反补贴税,气候变化,车企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