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热点问答|伊朗总统选举有何看点

2024-06-15 16:24 作者:沙达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德黑兰/北京6月14日电 热点问答|伊朗总统选举有何看点

新华社记者沙达提 马骁 刁慧琳

伊朗内政部日前公布获准参加总统选举的6位候选人名单。获得参选资格的6人分别是什么背景?候选人要经过怎样的竞选流程?新总统将面临哪些挑战?

谁呼声最高

此次获得伊朗总统选举候选人资格的6人中,保守派占主导,只有一人属于改革派。

根据伊朗内政部公布的通过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宪监会)资格审查的总统候选人名单,这6人分别是伊朗议会议长卡利巴夫、副总统哈希米、德黑兰市长扎卡尼、前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前内政部长普尔-穆罕默迪、前卫生部长佩泽什基安。他们此前都参加过总统竞选。

正在德黑兰大学交流访问的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岚雨认为,就目前情况看,保守派候选人卡利巴夫和贾利利较有优势,但改革派的佩泽什基安也有可能成为“黑马”。

卡利巴夫为伊朗现任议会议长,此前曾担任伊斯兰革命卫队空军司令、德黑兰市长等职务,曾先后三次参选伊朗总统。贾利利现为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成员,曾在内贾德执政时期担任首席核谈判代表。负责伊核问题谈判期间,贾利利立场强硬,坚决为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辩护并拒绝向西方妥协。佩泽什基安有较为关键的少数民族支持者,再加上改革派支持者,可以获得很大一部分选票。

目前媒体普遍认为,此次选举保守派较有优势,不过,保守派支持者的选票有可能分流,卡利巴夫和贾利利两位保守派热门人选不一定都能进入第二轮竞选。

离胜选有几步

伊朗政府5月20日确认,总统莱希在5月19日发生的直升机事故中遇难。根据伊朗宪法,如果总统在任期内去世,须在50天内安排新总统选举。

候选人确定后,将于6月17日、20日、21日、24日和25日进行五场辩论。在伊朗国家电视台进行的现场直播辩论中,候选人将回答问题并阐述各自的施政纲领。最后一场辩论结束3天后进行首轮投票。

在首轮投票中,获得全部选票50%以上的候选人将赢得选举;若没有候选人得票率超过50%,则得票数最多的前两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角逐。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多数选票的候选人最终胜选。选举结果由选举委员会公布后必须得到宪监会认可。

刘岚雨说,选举结果将取决于整体投票率以及哪位候选人能吸引更多支持者前来投票。“如果支持务实保守路线的选民投票率更高,卡利巴夫机会更大一些。如果支持强硬保守路线的选民投票更积极,贾利利将更有优势。佩泽什基安作为唯一改革派候选人,如果能吸引足够多支持者投票,而保守派因候选人众多而导致选票被分散,他说不定也有机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北非研究所伊朗问题专家魏亮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有些实力较弱的候选人可能退选并宣布支持其他候选人,这会给选情带来新变数。

面临什么挑战

伊朗已故总统莱希2021年就职以来,为伊朗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一方面,以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复交为标志,伊朗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大幅改善,伊朗地缘政治安全环境明显改观,为伊朗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伊朗与中国、俄罗斯等域外大国的关系也持续发展。这些积极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国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对伊朗施加严厉制裁带来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伊朗学生通讯社援引一位伊朗议会议员的观点说,新总统应坚持已故总统莱希的路线,并坚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指导方针。

在内政方面,魏亮认为,以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失业高企为特征的民生和经济困境是当前伊朗面临的主要挑战,而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是伊朗政府面临的时代新问题。未来伊朗在继续塑造缓和与和解的周边外交环境的同时,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治理和社会服务能力将是一项艰巨且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伊朗总统,首席核,伊核问题,总统选举,选举结果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