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两个月涨粉30万 政务APP里的相亲平台为啥火?

2024-05-21 09:38 作者:鲍梦妮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摘要:今年3月,因为有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婚恋经历,浙江政务APP“浙里办”中的相亲交友平台“亲青恋”火了。由此,共青团浙江省委于2017年正式发起“亲青恋”,为单身适龄青年提供婚恋交友公益服务。

今年3月,因为有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婚恋经历,浙江政务APP“浙里办”中的相亲交友平台“亲青恋”火了。过去两个月时间,其已新增30万注册用户。

“那段时间嗓子都哑掉了。”突如其来的火爆让“亲青恋”的红娘志愿者王顺娥没有想到。

“以前在街道当红娘的时候,基本上是父母找我给子女相亲,提出的择偶要求也是父母期待的女婿或儿媳妇。现在都是小年轻自己在网上注册报名,比较积极,我去牵线就顺利很多。”王顺娥的话音未落,“相亲热线”又响起。电话那头,多数是在“亲青恋”平台上找到心仪对象后,委托红娘推进联系的用户。

一个政务APP中的相亲交友平台为啥能火?

原因之一在于“靠谱”。2016年,共青团浙江省委员会(下称“共青团浙江省委”)发起一次摸排了解当代青年“操心事”“烦心事”的网络征集活动,发现婚恋交友问题是他们的主要诉求之一。由此,共青团浙江省委于2017年正式发起“亲青恋”,为单身适龄青年提供婚恋交友公益服务。

如今,该平台已接入民政、公安、教育、人社、司法、发改等政府部门的数据,可比对注册者的婚姻状况、籍贯、学历、社保、犯罪记录、信用评价等信息。用户在提交注册信息后,需通过平台审核成为认证会员,才能使用交友服务。

得益于此,不少用户将在该平台上相亲,形容为“政府发对象”。“90后”女生徐美芳与丈夫正是相识于“亲青恋”的线下活动。“‘亲青恋’给了我们很大的安全感,所以我们俩迈出第一步比较顺利。”徐美芳说。

从数据看,青年是该平台的“主力军”。截至5月20日,“亲青恋”认证会员数已超过48万。其中,“90后”占62.92%,“00后”占20.69%。

该平台走红的另一原因,在于轻松、有趣。

“长期埋头于格子间敲写代码,与人交往的技能明显退化。”31岁的小远(化名)调侃自己是真“社恐”。像小远这样的青年不在少数——担心场面尴尬、说话紧张、没有共同语言……这些也是他们不敢迈出交友第一步的主要原因。

怎样让想交友的单身青年放下心理负担、消除紧张情绪,线下轻松交友?

“我们让青年在各类有趣的互动中与对方邂逅。就像当下年轻人间流行的‘搭子’文化,青年可以先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要参加的活动,然后以寻找‘搭子’这种轻松愉悦的心态结交异性朋友。”共青团浙江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青年爱好什么,活动就聚焦什么”作为内容策划的依据,“亲青恋”已陆续推出草坪露营、City walk、飞盘、腰旗橄榄球、剧本杀、登山、读书会等形式的线下交友活动。

5月20日,该平台走进舟山嵊泗花鸟岛,为浙江省11个地市的新人代表举办独具海岛风情的浪漫婚礼。据统计,共青团浙江省委依托“亲青恋”,已开展各类交友联谊活动4774场,服务单身青年150万人次。仅2023年一年,就开展了活动1560余场。

除关注趣味性外,“亲青恋”还注重内涵和价值引领。

近年来,年轻人对婚宴、彩礼等婚俗与家庭责任、生育价值等问题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对此,“亲青恋”聘请十余位公众人物和心理咨询专家组成“爱享学院导师团”,通过线上咨询、婚恋讲堂、面对面沟通等多种方式,用专业的知识为青年解答情感困惑,释放思想压力、缓解婚姻焦虑,引导青年了解并接受新型婚育文化。

“年轻人容易被网络上的片面的说辞影响,对爱情与婚姻持悲观的想法。”一位恋爱导师表示,恋爱和婚姻没有固定答案,要以积极、认真的心态去应对。

“我们能做的是搭建平台、把把关,鼓励单身青年朋友勇敢走出来交朋友。谈恋爱过程中吵架了,红娘也会帮忙开导调解。”共青团浙江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谈恋爱这件事,最后还要看当事人自己”。(鲍梦妮)

关键词:亲青恋,平台,相亲,APP,90后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