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娱乐_ / 八闽影视 / 正文

微短剧火爆 群演薪资水涨船高?

2024-03-25 09:26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赵睿

微短剧火了,演员成了“香饽饽”。连日来,厦门多家电商公司、传媒公司、MCN机构等相继发布微短剧演员招聘信息,有公司声称:可接受没有表演经验的素人,日薪高达800元,这让不少市民跃跃欲试。然而,在招聘市场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坑”?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并作出提醒。

招聘市场:

薪资发放形式多样 有公司声称月薪三万元

近日,记者浏览厦门的各大招聘平台,看到大量关于微短剧演员的招聘信息。这些招聘的薪资发放形式多种多样,有时薪、日薪和月薪等。

有些公司甚至将时薪定为150元/时,月薪则在5000元到30000元之间。应聘年龄要求普遍在18岁至30岁之间,具备较强的镜头感和网络适应能力,但对于演员的经验并没有严格要求,甚至在校大学生也可报名参加,有的公司直接注明“可接受无相关经验”。

在采访中,一家公司的HR叶女士透露,由于微短剧市场的火热,公司也设立了摄像部门,并计划拍摄微短剧以进行推广。

记者随机选择了一家位于集美区的公司尝试应聘。

“我想应聘演员,但是我没有表演经验,可以吗?”当记者向该公司HR发消息后,该公司的工作人员一开始并没有向记者要求职简历,而是要求记者先发送本人的照片或视频进行线上初审。初审通过后再进行线下面谈。

当记者询问如果成功入职,会出演什么类型的角色、是否会有吻戏等亲密情节时,该工作人员称,具体角色会根据应聘者本人的性格特点和影片主题来制定,片中没有亲密接触戏份。

“怎么签劳动合同?要签多久?”记者随后问了一些关于劳动合同的问题,对方没有正面回答,表示“根据你的情况来”,至于薪资待遇得看演员表演的能力,片酬一天封顶800元。

演员应聘者:

群演片酬普遍偏低 对“高薪”持观望态度

“厦门的演员市场与北京、横店等地有明显不同。厦门的专职演员资源相对少,大多数群演应聘者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或是为了体验这一行业的新鲜感而加入。”梁女士是厦门演员经纪领域的专业人士,她坦言,厦门群众演员大多是在校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学生群体,以及退休的中老年群体等。

记者也采访到一些微短剧演员应聘者,他们想当微短剧演员的想法不一。如李女士,她退休前在大学任职,退休后因偶然的机会进入演艺圈,她把拍戏当作自己的一项娱乐活动。近两年来,她演过多个中老年女性角色,正派、反派都有,也拍过一些广告宣传片。她坦言,尽管拍戏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也很辛苦,起早睡晚甚至熬大夜,但乐在其中。

而在厦门一家公司负责物业工作的“80后”小张,则显得更加随性。他坦言,由于自己没有表演经验,所以拿的片酬并不高,一天拍戏8小时也才70元,不过能演戏就很开心。小张说,大部分剧组的群众演员薪资普遍偏低,有些演员甚至需要配合讲台词出镜,但一天下来的薪资也仅仅只有100多元。对于网上招聘的高薪演员职位,他持谨慎观望态度。

业内人士:

主动签署合同 警惕收费陷阱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近期招聘演员的公司类型多样化,包括影视剧组、MCN机构和电商公司等。这些机构在招聘信息中明确表示,他们招聘演员的目的主要是培养网红达人,或者拍摄短视频进行商品推广等。那么,应聘者如何避免“踩坑”?

对群演行业有着深入了解的制片人何先生向记者透露,通常影视剧或电影的群演招聘信息会通过“线上通告群”进行发布。他留意到,一些兼职群演往往并没有签署保障自身权益的劳动合同。因此,何先生特别强调,应聘者应增强法律意识,主动要求与招聘方签署合同,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一位资深导演也给出建议。他认为,群众演员分等级,应聘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角色。同时,要警惕那些要求交钱的招聘广告,正规的公司一般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如果被中介诈骗,应及时报警并寻求法律帮助。此外,对于想要在微短剧领域有所发展的素人而言,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积累演出经验,以提升自己的演技和镜头表现力,从而在招聘市场中脱颖而出。

(本报记者 张玉榕 实习生 周子琪)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