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黄河口海底“种草”记

2023-09-28 09:16 作者:袁敏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济南9月27日电 题:黄河口海底“种草”记

新华社记者袁敏

26日上午10时许,在位于山东东营垦利区的黄河入海口潮水退去,露出成片广阔的海草床。几十位工作人员来回行走其间,采集着矮鳗草的种子,为明年春季播种做准备。

芝麻大小的种子还未完全成熟,工人将其放在细密的网袋里,浸在水中继续培养。“海草种子太轻了,完全成熟后就会被海水冲走,因此中秋节前后采集是最佳时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周毅说。

已从事海草床研究20余年的周毅,每隔一个月就要到黄河口探望这片“草场”。“这片海草床大约30公顷,基本都是近三四年修复出来的。”他告诉记者。黄河入海口是矮鳗草的原生地之一,全国面积最大的矮鳗草海草床曾在这里生长,退潮时像草原般一望无际、郁郁葱葱。2019年,台风“利奇马”毁坏了一万多亩海草床,他当时站在这里举目望去,满眼尽是光秃秃的裸露滩涂。

“海草床类似于陆地上的森林,供养着小鱼、小螃蟹等底栖生物,也间接为各种鸟类提供养分。受互花米草入侵和台风频繁影响,黄河口的海草床被破坏,潮间带生态系统不再完整。”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科研中心主任周立城介绍,为修复原生生态,为底栖生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区自去年开始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推进海草床修复工作,现在已经修复了接近1500亩。

在海底种草与在陆地上颇为不同。“我们尝试过直接栽种、直接播种等办法,但是受海底泥沙、海流等因素影响,直接移植播种的植株和种子很容易被海水冲走,或者被海洋生物啃食。”周毅介绍,经过多次实验,团队研发出“插苗法”和“泥丸法”相结合的播种方式。

顾名思义,“插苗法”是移植在苗圃中培育的成苗。“泥丸法”则是像包汤圆一样,用泥土把种子包在里面,并添加营养剂,用机械播种。“泥丸播种器在滩涂上一插一提,一个泥丸很快就播种好了,不仅效率快,见苗率也大幅提升。”周毅说。

周立城介绍,生态修复是个环环相扣的过程,这几年保护区协同推进互花米草治理、盐地碱蓬修复、海草床修复和底栖生物增殖四大工程。截至目前累计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累计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5.2万亩;湿地面积增加188平方公里,增长了12.3%。

据悉,在众多生态系统中,滨海湿地的地位极为特殊而又至关重要。它既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地带,生态价值极高,又往往地处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平衡开发与保护着实不易。研究表明,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全球三分之一的海草床已经消失。

如今,在黄河口,在海底“种草”这个大胆设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曾经严重退化的海草床正在逐渐恢复生机。“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周毅说,“我们且行且试且观察,如果这种修复手段经长期实践证实有效,我们就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探索在更多地方推广开来。”

关键词:种草,海草床,黄河口,互花米草,黄河入海口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