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体育_ / 要闻 / 正文

福建村BA:在这里看到乡村活力蒸腾的样子

2023-07-13 17:07 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赵睿
摘要:在这个被称为“福建村BA”的舞台,来自泉州的两支球队在东埔村上演了一场强强对话。最终,池店队以73∶62击败了宝盖队,夺得冠军。

冠军的奖品是一头猪,淋漓尽致地传达了村BA的特色。

夺冠的池店队还有一个任务:请全村吃饭。

火爆的赛场

晋江本土球队笑到最后。

热闹的夜市

这是晋江市英林镇东埔村最热闹的一个夜晚。

12日晚,福建省2023年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迎来最高潮。在这个被称为“福建村BA”的舞台,来自泉州的两支球队在东埔村上演了一场强强对话。最终,池店队以73∶62击败了宝盖队,夺得冠军。

7天比赛、20支来自全省各地的球队、48场对决。赛场内的角逐,人声鼎沸;赛场外的夜市,人头攒动。以篮球为载体,福建村BA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正展示着乡村生活的丰富性,而这也是乡村活力蒸腾的样子。

实力:池店夺冠

其实,在12日的决赛之前,福建村BA已经产生了两支晋级东南大区赛的名额。来自泉州的池店队和宝盖队分别击败了莆田郊尾队和晋江东石队,拿到了入场券。

但这并没有妨碍两支球队为现场球迷献上一场精彩的比赛。双方在纠缠了几近全场的时间后,池店依靠更胜一筹的实力夺得本次比赛的冠军。

池店队的队长李汉森说:“一路走来,全队靠着团结最终走上了最高领奖台。”毫无疑问,在村BA的舞台上,团结永远是最鲜明的底色。

除了产生冠军归属之外,福建村BA也在制造自己的明星。

尽管在季军争夺战中落败,但这丝毫不妨碍莆田郊尾队的陈羽斌成为全场最亮的“星”。这名就读于莆田五中的高三学生凭借勇猛的球风,在赛后成为小球迷们争相合影索要签名的对象。“我也想成为他这样的球员。”英林小学一名二年级学生说。

当福建省篮球协会主席、“战神”刘玉栋为本次比赛的最有价值球员、池店队的魏小榕颁发奖杯时,全场爆发了最热烈的掌声。无关年龄,传承的故事在这片篮球热土不断上演。

当然,最接地气的还是本次比赛的奖品——冠军球队的奖品是一头猪,亚军球队的奖品是一只羊。此外,还有鲍鱼、紫菜、土笋冻、肉粕等充满晋江“古早味”的奖品。李汉森开心地说:“回去请全村。”

刘玉栋认为,奖品作为一种激励的形式,更多折射的是地域特色产业发展,反映的是乡村振兴新面貌,寄托的是人们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憧憬。

活力:根植传统

更重要的是,12日晚上的决赛依然是一席难求,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两个小时,场内已经坐满了球迷。即便是球场入口的铁栏杆外都挤满了球迷。透过栏杆,球迷即便只能看到篮球场的一角,同样甘之如饴。

来自永和镇西坑村的蔡秀荫说,自己下午5点半就到球场占座了,“白天卖石材,晚上就来看球”。今年60岁的蔡秀荫在六七年前就成为晋江各类乡村比赛的常客,“近一点的就骑电动车,远一点的就打车”。

“看球的人永远不会老!”蔡秀荫说。据不完全统计,晋江每年举办的篮球赛事已经超过了1000场次,目前已形成乡村、企业、校园等全面发展的群众赛事体系。其中,晋江基层村级篮球赛事是最受群众欢迎的篮球赛事,已连续举办15届,球队从首届16支发展至最高51支参与。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旅菲侨胞便将篮球项目带回晋江,并组建了晋江第一支职业化篮球队。如今‘家家有篮球、村村有球场、天天看比赛’就是晋江篮球的真实写照。”晋江市体育局局长许紫竹说。目前,晋江共有各类篮球场地1694块,数量居全国县域第一。

在晋江,村BA正折射着福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进程,记录着农民生活的日益美好。

动力:融合发展

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曾说过,并不能简简单单地用一场篮球比赛去评价村BA。

在决赛的记录台上,47岁的施金钻拿着麦克风火力全开,疯狂输出。他在普通话、闽南话和英文之间随意切换,将人与人、人与篮球、人与乡村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晋江村BA里,施金钻的解说早就小有名气。前几年,他还成立了当地首家体育竞赛服务民营企业——晋江金钻(飞云天)体育组织服务公司。

施金钻说:“如今的篮球赛,逐步向职业赛、专业赛靠拢,除了竞赛组织外,还带动了裁判、解说、直播、啦啦队、场地运营、体育经纪等全产业链发展,网络直播、专业裁判、技术统计和篮球宝贝啦啦队,已成为晋江村BA的标配。”

向专业要活力,向产业要动力,福建村BA正在不断打开想象空间。在比赛期间,当地政府在赛场周边合理规划夜间经济聚集街,鼓励广大经营主体通过流动摊位、后备厢集市等形式入驻,提供餐饮美食、农特产品等服务。

刘玉栋说,这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娱乐活动可极大地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和互动参与。同时,冒着烟火气的消费也能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群众作为主动参与方‘上台唱戏’,而政府则要搭好台,做好服务保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职能转变”。

当福建村BA的“硝烟”散尽,东埔村篮球场依然灯火通明。在看完一场球赛之后,热爱篮球的村民三五成群地来到场地上投篮。或许这就是乡村应该具备的面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人口活力,保持生活活力。(本报记者 肖榕 王敏霞 通讯员 陈文经 陈晓燕/文 本报记者 林熙/图)

关键词:福建,村BA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