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娱乐_ / 福建娱玩 / 正文

闽地“梅花”次第开

2023-06-01 09:45 东南网 责任编辑:赵睿

越剧《唐琬》剧照

歌剧《与妻书》剧照

东南网5月3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谢婷 陈尹荔)屏息。偌大的剧场,观众席上落针可闻。

台上,千年前的唐琬双目凝泪,欲语还休;牢狱中的林觉民书至激烈处,以手捶胸。

曲终,观众大梦初醒。掌声和泪水交融,不同的现场响起同样雷鸣般的叫好声。

这是5月里,福建选送的越剧《唐琬》、歌剧《与妻书》在广州参加梅花奖竞演时的情景。

在21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戏剧奖颁奖典礼上,唐琬的扮演者郑全、林觉民的扮演者孙砾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福建成为本届摘得两朵“梅花”的唯一省份;与此同时,闽剧《生命》也获评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

作为全国中青年戏剧表演艺术、戏剧领域专为剧作家设立的专业最高奖项,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我省戏剧事业的高度肯定。在本届戏剧奖上,福建也成为唯一同时收获三项国家级大奖的省份,总成绩名列全国榜首。

何以折桂

今年正值梅花奖创办40年,如今每届梅花奖仅设15个获奖名额。而作为戏剧文学创作的全国性奖项,现每届曹禺奖只有5部作品获奖。

在高手如云、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十五占二、五占其一,这三部作品何以脱颖而出?

缘于守正创新。以《唐琬》为例,该剧由闽籍当代著名剧作家王仁杰编剧,知名导演徐春兰执导。此次又独具匠心创造性地将越剧〔张(云霞)派〕艺术、昆曲、古琴、话剧四者结合;而舞台也摒弃了“大舞美”的做法,嵌入素净、空灵的现代审美,第一场戏仅用一棵枯柳、一枚残月,第二场戏只有一堵白墙、一棵病树,用极简的布景勾勒出感伤的氛围,将大片的舞台“留白”给演员。

缘于以人为先。走近闽剧《生命》,作为革命题材,它没有塑造“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被委任为孕妇队长的陈大蔓一开场就唱“自家的事应该自己去管,我不想伺候这些婆婆妈妈”;在后有追兵的紧急场合,孕妇刘雪鸣背包被队长拿走后,“任性”大喊“谁要是抢走我孩子的东西,我就要跟她拼了,拼了”……观众被有血有肉的形象吸引,从情理之中入门,同主角一起蹚过爱的觉醒的幽微之境,最终和演员一起在剧情中成长,读懂战争中生命的意义。

缘于关照细节。《生命》中出现了一个场景,在风餐露宿的突围过程中,剧中最土气的李大脚拿出一包凤仙花染指甲;在《与妻书》中,两广总督张鸣岐的夫人看到书写《与妻书》的手帕后,边看边流泪。林觉民决意赴死后,她捧起手帕说:“我一定把这封书送交你的家人!”

前者在战争中依然关注女性意识,后者则抓住了“敌对阵营”中的人性共通点。正是由于对细节的深入把握,作品才散发出丰富立体而迷人的魅力。

厚积薄发

“拿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我深知它并不完全属于我个人。从剧本到舞台的呈现,凝聚了福建戏剧界太多的心血。”《生命》编剧陈欣欣的获奖感言,说出了获奖者的共同心声。

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梅花奖还是曹禺奖,表面上看是授予个人或单个剧本的荣誉奖项,但它背后是一个剧团、一个剧种,乃至一个省份艺术水准与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方方面面厚积薄发的结果。

《生命》《唐琬》《与妻书》三部作品,前期均历经多年培育和多轮打磨提升,先后获得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世界舞台设计展舞台设计金奖等一系列重要荣誉,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年度十大重点剧目等,为演员和剧本奠定了不断攀高的坚实基础。

这里有个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孙砾十几年来曲不离口,从没有一天间断过练声,在扮演林觉民时,他自加难度,唱出了男中音的极限——高音a;郑全和唐琬这个角色共处了15年,时时揣摩唐琬的眼神身段气息,为了练出场的50秒,她整整走了一个礼拜的台步,“到后来自己怎么走路都忘了”;陈欣欣半年内改稿16次,字斟句酌,不断与导演、演员磨合。

这里有集体的通力合作。此次郑全申“梅”,福建芳华越剧院派出近百人的演出团队,与她配戏的是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丽宇;孙砾申“梅”,省歌舞剧院派出超300人的演出团队,除了主演、配演,还包括音控、字幕、乐队、灯光、舞美……参与演出的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生命》创作过程中,省文旅厅召开近十次“火花茶会”,聚集省内外戏剧专家、艺术管理者与创作单位和主创人员一起,进行深度研讨,提出很多犀利而中肯的意见,使得这部剧本在修改中不断进步。

这里有省委、省政府对戏剧事业的不懈扶持。早在2009年,我省就发文对获得梅花奖的演员进行重奖,其力度之大,被全国公认为党委、政府重视戏剧传承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标杆。为了栽“梅”、育“梅”,我省还举办梅花奖省级选拔赛,与本省水仙花戏剧奖比赛对接,“水仙”助力“梅花”,力推和鼓励拔尖人才。一旦选好苗子,则举办读书班,邀请全国名家授课、传艺。演员确定申“梅”后,又根据演员条件,从参评剧目的选择到具体剧目的排练等进行跟踪辅导,群策群力把好剧本关,着力提高演员的表演艺术水平。

在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下,福建已11届蝉联梅花奖,共有19人20次摘得该项荣誉,并有两个年度同届“双梅绽放”,涌现出曾静萍、陈乃春、李彩勤、王少媛、吴晶晶、陈洪翔、李敏、周虹、田磊、苏燕蓉、陈琼、陈娟娟、孙劲梅、王君安、吴则文、陈丽宇、黄艳艳等一批梅花奖得主,他们也陆续成为各剧种的领军人物。

优秀演员需要优秀剧本“筑基”与“添彩”。近年来我省通过举办剧本征文、创作采风、剧作家夏令营、剧本改稿会等活动,有效催生出一批优秀剧本。

曹禺戏剧文学奖设立以来,我省共有26部剧本获得该奖项。2021年,中国剧协选编《百部优秀剧作典藏》,福建7位剧作家的剧本名列其中,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与时偕行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全省戏剧艺术发展,得奖都是逗号而不是句号。

“忽然一夜清香发”后,要想“散作乾坤万里春”,还需面临几道必答题——传统戏剧的“后浪”在哪里?观众在哪里?如何让年轻一代亲近戏剧?

戏剧是角儿的艺术,没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剧种的传承和剧团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人才从哪来?梅花奖演员们以亲身实践回答:从口耳相授、从实践中来。“多学习、多实践、多浸润,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希望现在的年轻演员也在这种氛围中逐步成长。”第23届梅花奖得主周虹说。她在繁忙的演出之外还担任闽剧班青衣科的主教老师,成功带出一批在省中青年演员比赛、水仙花戏剧比赛中崭露头角的“新角”;今年4月,福建“二度梅”获得者曾静萍在泉州举办海丝人才培养项目首期“曾静萍训练场”,将自己多年来的艺术创作经验倾囊相授给省内外戏剧演员和戏剧研究者。

“在回答观众在哪里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问问,我们能给观众提供什么?”无论是老戏新派还是原创新编,关键是要提供精品,“让观众尝到嘴里的都是美味”。本土戏曲院团负责人如是说。

精品剧目让戏曲艺术保持蓬勃的生命力。近年来通过“福建省文艺发展专项资金”“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渠道,福建持续加大对戏剧的扶持力度,每年推出一批优秀戏剧剧本和优秀剧目。“让舞台常青,观众才能‘长情’。”

“随着时代的变化,传播渠道、互动方式变了。但只要让观众近距离接触精品戏剧,他们就没有不喜欢的。”周虹的这句话在抖音发布的《2022年非遗戏剧报告》中得到了佐证。报告显示,“90后”“00后”已经成为抖音听非遗戏剧的主力,濒危非遗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0%。

今年举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福建莆仙戏《踏伞行》、歌仔戏《侨批》晋京演出,同步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达323万,传统艺术在新媒介上的受欢迎程度令人惊喜。

此外,戏曲还可以走出剧院,成为文旅融合的生力军。省文旅厅副厅长、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主席吴新斌介绍,“五一”期间,首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3年全国南戏展演在泉州举办,汇集全国多地18个剧种及非遗项目、14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及中国曲艺牡丹奖演员,举办了42个南戏及古老剧种优秀剧目曲目展演,吸引近两万名戏迷观众及中外旅客观赏,各媒体网络关注流量超过300万人次,抖音话题播放量超1000万人次。

“对于游客来说,高质量的戏剧表演让旅行充满惊喜,而对于戏剧来说,这是覆盖更多观众的有效方式,是一种双赢的解题思路。”吴新斌说。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还积极举办“戏剧进校园”活动,除了培养苗子,更重视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去年,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我省选送的9个节目共获得13朵“小梅花”的骄人成绩。而已开展29届的全省戏剧会演剧本征文活动,本届共收到超过100个新创剧本。“‘小梅花’的涌现、剧本征文的踊跃,表明福建戏剧事业后继有人,未来可期。”吴新斌说。

与时代偕行,为时代放歌。八闽戏剧能赢得年轻人,也可以赢得更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越剧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