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述评:美国枪案频发的背后

2023-05-09 17:17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题:美国枪案频发的背后

新华社记者樊宇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国接连发生多起群体性枪击事件,造成多人死伤。枪支暴力频发刺痛美国民众神经,也令世界惊愕。枪患难治是美国多重问题交织的恶果。控枪进程在旷日持久的争论和不同阵营的撕扯中难有实际突破,枪支暴力痼疾积重难返。

美国是世界上民间拥有枪支最多的国家,平均每100人拥有约120支枪,枪支数量比人口还多。枪支泛滥下,枪患已成“常态”。“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午夜,美国今年以来已发生202起造成至少4人死伤的恶性枪击事件,近1.48万人在各类枪支暴力事件中丧生。一个矛盾的现象是,每一次沉痛的枪击案后,人们一方面激烈讨论控枪;另一方面,面对如幽灵般随时可能出现的枪支暴力,越来越多人因为缺乏安全感选择买枪自保。拥枪自由助长了社会暴力,暴力又助推了枪支生产和销售。

枪案频发揭开美国社会问题新旧伤疤。近年来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社会分裂严重,一些滑向边缘的群体因心理失落走向极端。而且美国种族问题根深蒂固,诸多枪击案有明显的种族主义倾向。6日得克萨斯州达拉斯近郊一家购物中心的枪击案就因为枪手疑似新纳粹分子而引发全美关注。美国非营利组织凯泽家庭基金会近日发布报告说,接受调查的美国成年人中,超过半数自述自己或亲属遭遇过一次涉枪事件;相较于白人,黑人等有色人种类似的遭遇要多得多。不仅如此,疫情冲击之下,公司裁员、企业倒闭、经济低迷等问题也令民众感到焦虑不安,造成暴力犯罪激增。

校园也是美国枪支暴力的“重灾区”。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1年,美国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与枪击有关的死亡人数增加了约50%。掌握了“锁门、关灯、藏身”等“就地避险”校园枪击演练操作的学生,被舆论称为生活在枪袭阴影下的“锁门一代”。

美国枪患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从踏上美洲大陆屠杀印第安人到骑马开枪拓荒的“西进运动”,暴力是流淌在美国人血脉里的基因。1791年,美国批准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公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由此,枪支逐渐成为美国白人文化象征之一,拥有枪支是所谓自由、独立的表现这一观念深深嵌入美国价值观。美国的暴力基因在一场场对外战争中更显露无遗。在建国以来240多年的历史中,美国只有10多年没有打仗。“美国的历史是充满战争和扩张的历史。”美国历史学家保罗·阿特伍德在《战争与帝国:美国的生活方式》一书中这样写道。在《今日美国报》专栏作家雷克斯·赫普克看来,恶性枪击事件之所以在美国如此常见,是因为“对枪支的崇拜超过了对同胞生命权的尊重。”

美国枪击暴力频发也是政治现实的悲哀。美国政界对持枪自由和枪支管控的争论数十年来从未止息。共和党支持持枪自由,民主党更倾向于控枪。民主党人高喊“枪患撕裂了美国的灵魂”,而共和党人坚称“加强控枪会让更多人死于枪击”。由于两党在控枪问题上的对立,恶性枪击事件成为国会议员们互相攻讦的由头,民意沦为政治博弈的工具。面对生命之殇,美国政客们算计的却是如何捞取政治资本和打击政治对手。每当恶性枪击案发生,都会在美国社会掀起讨论枪支管控的短暂热潮,但不久后,一切又会如旧,周而复始。

美国控枪不力背后还有着“神通广大”的利益集团身影。美国庞大的枪支产业形成包括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等在内的拥枪利益集团,后者利用金钱,一方面向社会宣传“枪击事件是人祸而非枪祸”等反控枪观点,影响选民,巩固拥枪文化;另一方面通过捐助政治资金、开展游说等方式扶植持反对控枪立场的政客上台,深度绑定美国政党政治、选举政治,形成根深蒂固的利益关系网。政客们在控枪问题上小心翼翼,一是不愿失去持反对控枪立场选民的选票,担心断送政治前途,二是控枪立法过程漫长且最终可能不了了之,谁也不愿在这个问题上消耗自己的政治筹码。

愈演愈烈的枪支暴力已成为深入骨髓的“美国之痛”。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反思,美国民众将继续生活在枪支暴力的血色阴影之中,鲜活的生命将继续逝去。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