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数字中国建设驶入快车道

2023-03-01 09:52 作者:廖睿灵 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吴静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数字技术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新动力、新机遇。

数字产业成为优势产业

“建设数字中国”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数字技术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素。”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说,当前,数字产业已成为国内优势产业,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数据显示,2012—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多年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大幅提升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是体系化,数字产业应成为纵向贯通、横向打通的综合产业体系;二是数字技术提升,比如在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要有所突破,形成自主数字技术能力。另外,数字基础设施应有所完善,数字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将实现优化。”盘和林说。

按“2522”整体框架进行布局

目标既定,如何落实?《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业内人士认为,“2522”整体框架将数字中国建设路径具象化,更为通俗易懂,也让《规划》的具体要求具备可执行性,有助于数字中国建设驶入快车道。

从数字中国的“根基”看,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要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规划》提出,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

“通信、算力、数据市场等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具有公共属性,应该着手完善基建配套,推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盘和林说。

去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批复同意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此前,4部门已批复同意在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四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东数西算”工程不仅能带动投资,还将给西部带来信息技术、绿色能源等产业发展机会。

大力推动“数实融合”

正值春耕时节,田间地头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农田上方,植保无人机“嗡嗡”飞过,所经之处,一层薄薄药雾随之洒落——借由视觉智能精准喷洒等技术,农民种田变得更加高效。这正是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的成果。

《规划》提出,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同时,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互联网产业、通信产业、服务器产业、芯片产业、数字软件产业等,都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盘和林说,在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同时,还要大力推动“数实融合”,围绕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等方面,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创新。

从消费端到生产端,“数实融合”趋势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也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新动能。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认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能够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产生更大价值。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不同类型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发展机遇和增长潜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和效益。(记者 廖睿灵)

关键词:规划,中国式现代化,数字经济,数字技术,2522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