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体育_ / 要闻 / 正文

从“中青赛”看到中国足球发展的希望——高洪波谈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

2022-11-29 17:46 新华社 责任编辑:薛逸群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 题:从“中青赛”看到中国足球发展的希望

——高洪波谈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

新华社记者王楚捷 黄浩然

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以下简称“中青赛”)男子、女子初中年龄段U13组等8个组别的全国总决赛于29日迎来收官日。“这回全国总决赛能有校园足球(队)和体校球队打进来,就是对这项赛事全开放、全融合宗旨的最好诠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办公室执行副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高洪波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给更多小球员尽情展示能力的舞台

第一届“中青赛”从7月10日启动,经过4个多月的赛程,于11月底陆续迎来各组别全国总冠军的最终角逐。联赛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指导,中国足协主办,以打造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足球赛事为目标,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方期待。

对于近年来投身于青训工作、并全程参与了中青赛筹备举办工作的高洪波来说,第一届中青赛的圆满举行,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能看到中国足球崛起和发展的希望”。

“赛事面向人人,学校代表队、体校代表队、社会青训机构和俱乐部青训梯队等球队均可参赛,每一名有天赋的球员都有被关注、被挖掘的机会。”高洪波介绍,“像这次比赛有不少学校代表队都打进了各组别的全国四强,这充分说明学校足球也拥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这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能够顺利圆满完成,而且很多场次踢得非常精彩,要感谢各方的努力,包括小球员们在场上体现出的拼搏精神、对足球的专注,这也是我们对中国足球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地方。”高洪波说。

聚焦人才的发现与培养

根据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组织工作方案(2022-2024年)》,要通过比赛选拔优秀人才,建立青少年球员数据库,为各级国家队组建奠定坚实基础。这一目标在首届“中青赛”已有所体现。

“在各年龄段中青赛比赛期间,我们会利用体能穿戴和视频采集设备采集球员的相关数据,后期形成球队和特定球员数据报告,这是客观评估内容。”高洪波介绍。

“此外比赛期间,经过选拔的青训教练员会在现场观察球员表现,撰写球探报告。客观评估内容和球探报告都会上传至中国足协青训数字化平台,进入优秀球员数据库,形成球员成长档案。每名优秀球员都以身份证号码作为唯一识别码,通过查阅球员成长档案,我们可以看到球员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和球探评估内容,从而建立起长期动态选拔机制,为各级国字号球队储备人才。”高洪波说。

中国足协9月底在上海举办全国精英青少年球员训练营(2007、2008年龄段),参训的大部分球员正是在第一届中青赛发挥出色的球员,他们分别来自学校、体校、社会青训机构和职业俱乐部梯队等。高洪波表示,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加强精英青少年球员培养,中青赛对于拓宽精英球员选材面的推动作用正在逐步凸显。

第二届中青赛赛历将争取在年底公布

从今年6月1日发布赛事组织工作方案,再到7月初正式启动比赛,高洪波坦言,首届中青赛的举办有些匆忙,与部分地方赛事在赛程安排上出现了冲突,这也导致部分球队遗憾未能参与本届赛事。“我们会争取在12月底之前把2023年全国青少年(足球)的所有赛事赛历推出,这样地方在规划自己的比赛时能提前有个参考。”

“明年的U19组比赛欢迎大学队伍参加。虽然职业俱乐部有将近60支U19队伍,但是今年参赛的只有26支,数量还是太少了。”高洪波表示,“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认为体教融合除了竞赛融合,还应该打通球员的上升空间,比如球员到了一定年纪,觉得(职业足球的)上升空间已经很难了,他们应该有机会去读书,这条通道要打开。”

“同样,如果有大学生觉得自己还能继续运动生涯,他们念完大学也应该有参加职业队的机会。中青赛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高洪波说,“希望这种通道是全开放,这样也能让更多家长放心,让孩子可以自由地做出选择。”

高洪波同时介绍,明年中青赛男子高中年龄段U17组将从南、北区域多小组资格赛开始进行,此外,也希望各地在中青赛的准备组织上更加全面丰富一些。

“各地的预选赛是中青赛的重要基础,只有更多数量、更多不同类型的球队参与进来,优秀球员的选材面才会更广,真正的好球员才会被更多地发掘。”高洪波说。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