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国际观察:加强控枪国际合作正当其时
2022-09-22 人民网-国际频道 责任编辑:陈曦

枪械是曾改变人类历史走向的发明之一,结构简单,却足以致命。在正义之师手中,它是保家卫国、维护和平与安宁的利器;可一旦落入不法之徒手中,只需轻轻扣动报机,它就能轻而易举夺去无辜民众的生命,成为暴力、恐怖、动荡的催化剂和代名词。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存在数以亿计的非法枪支,在枪支泛滥最严重的非洲和拉美地区,平均每天都有数百人因此殒命。不受管控的枪支不仅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无助与绝望,还产生明显外溢效应,加剧地区武装冲突,助长恐怖主义和跨国有组织犯罪,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全球安全领域的“毒瘤”。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枪支泛滥所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不断呼吁加强控枪国际合作。经过多年酝酿,各国于本世纪初接连谈判达成《枪支议定书》《打击轻小武器非法贸易行动纲领》《识别与追查文书》等文件,展现了共同打击非法制贩枪支的决心。2013年,《武器贸易条约》在联大表决通过,为国际社会进一步开展枪支等武器管控合作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然而,过去20多年来全球枪支泛滥依然有增无减,广大发展中国家枪支管控进程步履艰难。受新冠肺炎疫情外溢影响,非盟无奈将原定于2020年完成的“消弭非洲枪声”路线图实施期限延长至2030年。在刚刚结束的《武器贸易条约》第八届缔约国大会上,拉美代表仍在为缓解地区枪支暴力大声疾呼。2015年,联合国将“大幅减少非法资金和武器流动”列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可时间过半,实现这一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

为了克服久治难愈的枪支“顽疾”,国际社会亟需进一步加强团结合作。主要大国本应以身作则、展现担当,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不但国内枪支暴力积重难返,而且本身就是最大武器出口国和走私枪支来源国。美国烟酒枪炮及爆炸物管理局(ATF)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美枪支年产量从2000年的390万支猛增至2020年的1130万支,这还不包括大量非法制造、无法追查的“幽灵枪”。美国非法出口的枪支源源不断落入拉美黑帮和犯罪团伙手中,严重冲击拉美国家控枪努力。仅过去十年非法流入墨西哥的美制枪支就高达200万支。为满足“全国步枪协会”等军工集团的私利,美国不仅长期拒绝加入《枪支议定书》《武器贸易条约》等法律文书,甚至于2019年公然撤销对《武器贸易条约》的签署。在控枪问题上,美国政客口口声声提及的“民主、自由、人权”到哪里去了?美国对国际枪支泛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法、德等欧洲国家认识到了枪支泛滥的严重危害,推动欧盟出台《打击非法枪支战略》《打击走私枪支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投入3000万欧元支持全球控枪进程。但随着乌克兰危机爆发,部分欧盟成员国态度反转,追随美国无节制地向冲突地区输入了大量致命性武器。有证据表明,不少武器运抵乌克兰后即转入黑市,最终落入极端分子和全球各地有组织犯罪集团之手。欧洲刑警组织不得不连续发表声明,警告援乌武器终将成为欧洲安全之患。

中国政府和人民深刻认识到非法枪支泛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的威胁,始终坚持严管严控枪支,始终对枪爆违法犯罪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控枪道路。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安全、涉枪暴力犯罪案发最少的国家之一,彰显了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安全理念优势。在国际上,中国在军品出口方面始终采取慎重负责的态度,严守自己承担的国际义务,从不向非国家行为体出售枪支,并与世界海关组织、国际刑警组织保持密切合作,积极参加打击走私枪支的国际努力。2020年,中国加入《武器贸易条约》,进一步展现了深入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与诚意。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控枪进程正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路口。每拖延一天,各国民众面临的枪支暴力风险就增加一分。全球各地已发生太多惨剧,民众呼吁各国为全球控枪进程采取更多行动。大国应承担起责任与使命,切实加强国内枪支管控,认真履行国际义务,共同致力于解决全球枪支泛滥问题。

(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