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中国新闻奖评选改革:奖项设置与时俱进更趋优化
2022-06-15 作者:白瀛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中国新闻奖评选改革:奖项设置与时俱进更趋优化

新华社记者白瀛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近日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将原有29个奖项优化为20个,其中基础奖项14个,专门奖项6个。业内专家表示,本次改革是以全新的逻辑和系统的思维对奖项设置进行改革,既坚持了新闻作品分类的专业性,又体现了新闻工作的特殊性。

据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介绍,本次奖项设置改革的思路是:优化奖项结构,共设20个奖项,奖数为380个。设置基础奖项,使之更具专业性和包容性,更广泛覆盖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群体;设置专门奖项,服务工作大局;强化基础项、增加专门项、合并同类项、减少交叉项、取消不宜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指出,经过31年的发展变化,中国新闻奖在奖项设置等方面积累了一些问题。一是现有奖项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不同传播介质分类设奖,不符合媒体发展实际。二是现有奖项既按媒体介质又按作品形态分类,形成奖项交叉,比如视频直播既有电视直播,又有移动直播等。三是部分奖项难以从作品角度进行评价,有的奖项滞后媒体实践。

“媒体融合快速发展带来新闻作品形态多样化,这种变化是由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和内在逻辑的改变而形成的。本次中国新闻奖的改革就是从新闻专业和新闻工作实际出发,以全新的逻辑和系统的思维对奖项设置进行改革。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要求相适配设置奖项,从长远角度较好地解决了在原有奖项上‘打补丁’扩容的方式来满足全媒体发展对奖项需求的情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利生说。

改革后,中国新闻奖设置消息、评论、通讯、新闻专题、新闻纪录片、系列报道、新闻摄影、新闻漫画、副刊作品、新闻访谈、新闻直播、新闻编排、新闻专栏、新闻业务研究14个基础奖项;设置重大主题报道、国际传播、典型报道、舆论监督报道、融合报道、应用创新6个专门奖项。

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认为,本次改革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在涵盖所有新闻作品体裁的基础类奖项外,为重大主题报道、国际传播、典型报道、舆论监督报道等设置专门类奖项,体现了中国新闻奖引领新闻实践的权威性和导向性;二是适应媒介生态变化,突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所有形态的新媒体产品都有评奖入口,对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必将产生积极影响;三是在奖项总量稳定前提下,通过结构性调整,增强奖项的包容性和公平性,并进一步向基层新闻工作者倾斜,将有力推动新闻战线增强“四力”,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刘刚同时强调,本次改革的成果,最终有待评选结果来检验,以充分发挥优秀新闻作品引领示范作用,激发新闻采编工作热情,不负伟大时代的期待。

“这次改革,顺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要求,打破作品形态和传播介质,使结构更合理,更广泛覆盖新闻工作者群体。对改革方案,新闻界各方面都赞同‘奖数保持稳定、优化奖项结构’的总体思路,按专业要求以体裁为主线设置基础奖项,同时根据新闻宣传工作需要以题材设置专门奖项,既坚持了新闻作品分类的专业性,又体现了新闻工作的特殊性。”人民日报协调部主任温红彦说。

本次改革也涉及了评选机制的变化: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参评,厅局级领导干部非主创人员不参评;初评工作一律由记协和中央新闻单位组织,行政管理部门不再参与作品的报送;扩大评委库,增加懂行专家,减少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改革评选制度,增设评委实名打分环节。

陕西省记协主席薛保勤说,这些机制变化体现了评选向新闻工作前沿倾斜、进一步增强评选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完善初评机制等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改革的初衷。

关键词:奖项设置,履职能力,新闻作品,四力,形态分类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