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陕西战国秦墓发现金饰品 见证中西文化交流
2021-11-24 作者:阿琳娜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中新网西安11月24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4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在塔儿坡战国秦墓新发现的金饰品,对于探索“前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传播路径具有实证意义。

2021年8月至9月,考古人员为配合塔儿坡村棚改项目的建设,对建设用地内发现的6座古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秦墓3座,西汉墓葬1座,东汉墓葬2座。出土文物89件(组)。

据介绍,此次发掘的3座秦墓较为重要,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判断,这3座秦墓的时代应在战国晚期到秦统一时期。

其中一座秦墓出土的金饰品、明器青铜茧形壶、青铜蟾蜍都较为少见。特别是金饰品的制作方法所反映的考古学意义较为重要。这组小型金饰品有9枚,为纯金制作,在以往的秦墓中发现较少。

发现的小型金饰出土于墓室内,因墓葬被盗,原初位置已不清楚,但从其大小和背面有扣来分析,为衣服上装饰的可能性较大。金饰表面有多处焊接的绳索纹和金珠,绳索纹在草原文化金银带扣的边框上经常出现,焊接金珠的工艺最早出现于两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战国中晚期开始流行于中国西北游牧民族地区,西汉时焊珠工艺在中原地区出现。无论从用途还是工艺上看,这一组小型金饰都具有典型的北方草原文化风格。

专家介绍,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金丝和焊珠工艺在甘肃马家塬战国戎人墓地中就有发现,西汉时期这种工艺出现在中原地区的金器上,东汉时向南传播到长江珠江流域。此次金丝焊珠金饰的出土,说明战国时秦人可能已经熟练掌握了这类金器细工制品的制作技术。

此外,焊珠工艺起源于西亚,后经中亚草原传至中国新疆和内蒙古地区,秦墓中出土这类金器说明秦人很早就与中亚、西亚有间接或者直接的往来关系,这对于探索“前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传播路径具有实证意义。(完)

关键词:秦墓,中西文化交流,北方草原文化,战国晚期,战国中晚期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