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校园劲刮“智能风” 课外锻炼不再难
2021-10-25 作者:夏亮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杭州10月24日电(记者夏亮)“双减”政策下,学科类培训受到严格管理,校园体育迎来利好。但如何让“校外运动一小时”落到实处仍是难题。记者日前在杭州富阳区走访时发现,当地教育部门“安心健体”项目巧用智能化体育运动应用平台,成功让校外体育锻炼不再成为家长和老师们的难题。

“它能相互PK,还能查看学校排行榜”“很多有趣的运动,做了一遍还想做,而且不会感到累”……在富春四小的操场上,说起新学期“体育作业”的不同,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停不下来。

凌卿雁是富春四小校跳绳队的一员,每天回家都要进行至少半个小时的跳绳训练。以前,老师只能通过父母来督促她,而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她的每一次锻炼情况,老师都能够尽收眼底。原来,借助手机摄像头和一款名为“快数”的软件,凌卿雁的每一次跳绳视频都会自动上传,老师在学校打开软件便能够随时查看她的锻炼情况。

“以前也有类似软件具有打卡功能,但很多家长为了完成任务,就直接写一个数字,来‘糊弄’我们。”富春四小体育组组长陈秋良说,“现在这个平台,必须面对镜头,视频自动上传,从根本上杜绝了弄虚作假。”

富阳区教育局局长方亮说,虽然保障学生至少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已经成为硬性要求,但学生被动式应付运动、体育活动形式单一、课外体育运动难监督、家校联动难实现等问题依旧突出。

“体育教育管理数据沉淀不足,体育教育工作监管、评价和反馈缺乏有效抓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欠缺实时性,这也是主管部门面临的现状。”方亮说。

为此,富阳区教育局以浙江体育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推出“安心健体”项目,聚焦智能数字化体育运动应用平台,为学生体育运动量化评价和监测提供依据,让课外体育运动教学监督管理落到实处。

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的动者科技负责人黄凡农表示,平台集成运动姿势预估、骨骼算法等科技应用,借助手机上的摄像头,能准确识别用户所做的运动类型。“以跳绳为例,我们已经可以做到物理识别,系统能够准确判断用户手上是否有绳,只有完成完整跳绳动作,系统才会计数,运动判假功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在该平台上,除了有跳绳,还有仰卧起坐、开合跳、深蹲、俯卧撑、蛙跳、原地跑步、拍球计数等十余种运动模式,此外还包含足球小子、舞动奇迹、坐箱子、石头剪刀布等十余种趣味运动。平台首页还设置了竞技场,不同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互相过招。在通过实名认证加入所在学校和班级后,还能参与各项运动排行榜。

这些趣味类的运动游戏让学生从“被运动”变成“要运动”,甚至连亲子关系都改善了。“每次运动做了相应数量后,还能获得勋章,会有一种成就感。”富春七小学生李天成说,“以前运动的时候父母只能在旁边陪着,有了这种智能平台后,父母也能参与进来,还能够和爸爸妈妈PK,特别有意思。”

在开齐开足体育课成为教育部门共识之后,大部分学校校内体育活动有了保证,但校外一小时体育锻炼仍然得不到保障。学校体育老师人手不足,布置、跟踪、指导力不从心;家长工作繁忙无暇顾及,长期监督只是奢望。“智能数字化体育平台让体育锻炼实现可视化,极大减少了体育老师的负担。有了大数据的沉淀,体育老师在上课时也能够因材施教,从而让体育教学更为精准。”富春七小副校长董政说。

以富春六小和郁达夫中学为例,两所学校自4月中旬成为富阳区首批试点学校以来,前者的校外一小时体育锻炼完成率在85%以上;后者因初中有晚自习及学业较重,每个班级完成率不等,但个别班级完成率也能达到90%以上。

“体育数字化改革是我们‘安心健体’项目的重要举措。有了智能化的采集手段,老师可以分阶段对实时产生的学生运动数据、成绩变化趋势等数据进行收集、对比,从而根据数据适时调整体育教学内容,目前效果明显。”方亮说,数字化使体育普惠成为可能,希望最终全区的孩子都能从中受益。

据悉,目前富阳区已有40所学校逾3万名学生通过该平台来进行校外一小时锻炼,预计年底参与人数将达7万人。

关键词:校园,课外锻炼,智能平台,手机摄像头,体育锻炼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