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水下考古不是简单的“海底捞” 与陆上有何不同?

2019-09-19 08:53 作者:陆成宽 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摘要:近日,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遗址保护区域划定论证会在山东威海刘公岛上举行。经专家论证,历经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现已基本确认清代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沉没位置,并出水一批沉舰遗物,这是2014年以来北洋甲午沉舰系列调查与研究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原标题:更多依赖海洋探测和潜水技术

水下考古不是简单的“海底捞”

近日,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遗址保护区域划定论证会在山东威海刘公岛上举行。经专家论证,历经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现已基本确认清代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沉没位置,并出水一批沉舰遗物,这是2014年以来北洋甲午沉舰系列调查与研究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这些年,水下考古成果丰硕,从“南海一号”到江口沉银,从“华光礁一号”到甲午沉舰,水下考古不但让众多珍贵文物浮出水面,而且为历史研究点亮了一盏明灯。那么,究竟什么是水下考古?它与陆上考古相比有哪些不同?进行一次水下考古要经历哪些步骤?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海洋探测技术是水下考古的基石

“目前我们对考古学的大致定义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室主任王泽冰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水下考古作为考古学的一部分,是田野考古学在水域的延伸。水下考古获取资料的手段和方法是区别于田野考古学的,主要依托于海洋探测方法和潜水技术的发展,但是两者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学科。

“水下考古由于使用了更多新的设备、探测技术和研究手段,应该说完善和深化了考古学的方法论,从整体上扩充了考古学知识领域。”王泽冰说。

水下考古和陆上考古的最大区别在于获取资料的环境不同,人类必须依靠专用潜水设备在水中或水下长时间的活动,水下考古工作者在潜水装备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开展获取相关考古资料的活动。我国有160多位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目前在一线工作的可能不足80人。

另外,相比田野考古,水下考古对遗迹遗物的探测方法也不同。田野考古主要通过人工调查和考古钻探的方式获得地表或地下文化遗存的基础资料;而水下考古调查多以海洋探测技术为支撑,依靠声学和磁学设备探寻水下遗存,采用精准的GPS设备获取准确位置,然后再通过人工潜水和水下机器人探查,最终获取确切的实物及影像资料。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曾表示,水下考古离不开科技进步。首先,人类的潜水能力有限,水下考古作业深度通常不超过30米,而借助载人深潜技术,可大大拓展水下考古的空间范畴。其次,中国海岸线水体能见度不是很好,特别依赖探测技术如声呐、光学、磁力方面的设备。只有在探测技术方面不断突破,才能实现水下考古由浅海向深海的迈进。第三,出水文物的保护处理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些水下文物非常脆弱,这对保护技术及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关键在于寻找到一个准确的点

在王泽冰看来,水下考古主要采用海洋探测的方法和潜水技术,同时也囊括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当然海洋探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水下考古的效果,毕竟水下考古更多的是探寻一个准确的点,而这个点在海洋探测中往往会被忽略掉。我们常用的设备一般有多波束探测声呐系统、旁侧声呐、海洋磁力仪和浅地层剖面仪。”王泽冰说。

例如,近几年开展的“威海湾清甲午沉舰水下考古调查研究课题”,主要是针对甲午沉舰进行物探扫测。研究中首先使用磁力仪对刘公岛湾进行覆盖式扫测,从中探测到磁异常点区域,然后再以探测到的磁异常点为中心,在四周划出一定的范围,使用多波束、侧扫声呐系统和浅地层剖面仪对这个小区域范围进行更加精细的海床面和海床底部探测,这样我们就基本摆脱了“大海捞针”式的工作,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探测到某一个未知水下遗存点的位置。

那么,在确定了一个遗存点之后,就马上下水进行考古吗?还不能。王泽冰指出,首先需要对拟开展的水下考古项目进行前期调研,搜集尽可能全面的史籍资料,包括地方志、海事档案、家族档案及官方记录等;然后再派出专门的调研人员到现场进行走访,主要寻找口碑资料、搜集相关出水实物,以及地方文博部门或者档案部门保存的实物资料等;还需要调研人员到实地水域查看一下水域现状,尽可能收集相关水域的所有信息,包括拟开展水域的权属问题、水文资料、潮汐情况及周边社会习俗等详细信息。

“正式的水下考古步骤与田野考古步骤一样,调查勘探是第一步,试掘或者发掘是第二步。”王泽冰说。

水下考古时,由水下考古队员潜水探摸中发现的零散文物,会首先做好位置的标注,包括方位、埋藏现状、距离搜索点的距离等,拍照绘制水下位置图后,方可将文物带离出水,然后由现场的出水文物保护组人员立即对其开展出水文物保护程序。“对于体型较大的文物,先由考古队员在水下将其用绳索固定好,确保起吊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滑落或磕碰,然后采用提升浮力带或者使用甲板上吊机将其打捞上岸。”王泽冰说,第三步,进行出水文物保护、资料整理和研究,最后发表考古报告和研究论文。后续的水下遗存的保护工作、保护区域划定、遗址的展示和利用主要由相关文博单位主导进行,水下考古负责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基础资料支撑。

历经30余年发展成果丰硕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水下考古事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迄今为止,我国对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山东胶南鸭岛明代沉船、福建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平潭碗礁一号清代沉船、西沙群岛“华光礁一号”宋代沉船、广东“南海一号”宋代沉船等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出水了一大批水下文物。

另外,先后开展了河北曹妃甸晚期沉船,天津塘沽一号沉船,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烟台蛤堆后沉船,蓬莱墟里沉船,长岛日俄战舰,胶州湾沉舰,舟山沉船,广东南澳一号、二号沉船等水下考古调查工作。

我国水下考古走过了从滩涂发掘到近海打捞再到远海作业的历史进程。1974年,泉州湾宋代古船的发掘,是考古学界在海岸滩涂对古代沉船进行发掘和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的成功之作;2007年,广东阳江“南海一号”沉船的打捞,在国际水下考古学界率先采用沉箱整体打捞技术,堪称近海沉船考古的一次创举;2007—2008年,西沙“华光礁一号”沉船的发掘,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的工作水域已经由近海扩展到了远海海域。不仅如此,我国还在内水水域,如湖泊、水库、内河、运河等水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水下考古项目,如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考古调查、安徽太平湖水域水下考古调查、湖北丹江口库区水下考古调查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记者 陆成宽)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关键词:水下考古 旁侧声呐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