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20年工龄盐工月收入仅1600元 每天暴晒工作9小时

2014-08-16 09:48 作者:傅乔成 陈辰酉 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摘要:生产成本与市场销售价格的长期倒挂,使企业无力改善职工待遇、生产环境,造成盐工后继无人,且流失严重……笔者了解到,今年1月至6月,这些在山腰盐场五四工区劳作的盐工,平均日工资仅为46.77元。

每年的7月至9月,是福建海盐的生产旺季。一线盐工都是露天作业,头顶烈日,脚踩在摄氏40多度的盐池里。每遇到台风暴雨时,护滩抢盐,比烈日下劳作更辛苦……但他们的待遇,比如高温补贴、法定节假日休息、女工特殊保护、职业病侵害,一直得不到相关方面的关注。生产成本与市场销售价格的长期倒挂,使企业无力改善职工待遇、生产环境,造成盐工后继无人,且流失严重……

工资待遇太低

8月1日,天气炎热,户外气温高达摄氏38~39度。在福建泉州山腰盐场五四工区,一线盐工正在盐田里忙碌着,扒盐、旋盐、筛盐、收盐,每一道工序,都有几个汗流夹背、脸晒得黑黝黝的盐工在露天劳作。

笔者了解到,今年1月至6月,这些在山腰盐场五四工区劳作的盐工,平均日工资仅为46.77元。山腰盐场负责人说,一线盐工工资待遇很低,是个老问题了,目前全场职工人均年工资全都低于泉州市职工人均年工资。如,2011年至2013年,3年来山腰盐场职工人均年工资总额为17100元、15680元、25000元,比全市平均年工资总额分别低35.5%、51.3%、26.4%。山腰盐场五四工区的庄组长今年已经53岁,做了20多年盐工。他说,旺季时他们每天露天作业十几个小时,他去年全年收入只有3万多元,组员比他低,平均收入只有2万多元。山腰盐场一线盐工老王说,他和他爱人从1986年开始做盐工,他现在每月工资是1500~1600元,而他爱人的工资只有1200~1300元,一天工作8个至9个小时。盐场场长说:“这样大的劳动强度,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却一直提不上去,这让企业安全生产、职工队伍稳定增加了许多困难。”

盐场经营困难

据笔者了解,国家对盐业实行专营,盐价没有与市场接轨,这导致盐场经营困难重重,因为资金困难,一线盐工工作环境恶劣,企业技术改造难以进行,职工待遇长期得不到改善。

山腰盐场场长说,他们盐场生产的一直是海盐中的高端产品,这种纯手工制作的海盐口感好、溶解快,还具有多种有益身体的微量元素,但企业生产成本相比于机械化生产的盐要高。盐场场长拿出一本账给笔者看,账面显示,目前该盐场人力生产成本,由1996年每人年薪3249元增至2013年每人25000元;单位社保金缴纳由1996年每月16.79万元增至2013年每月48.58万元;电费由1996年每吨盐3.11元增至2013年每吨盐7.55元;班组小型工具成本由1996年每吨2.7元增至2013年每吨10元;滩场维修费由1996年每吨2元增至2013年每吨18元;护盐成本由1996年每吨1.78元增至2013年每吨6.5元。

吨盐成本不断提高,吨盐产品的出场价却一直没有相应调整,更大的问题是盐的销售利润分配不公,大部分销售利润被盐业公司和零售商取得。如现在福建省小包装加碘自然盐(400克装)出场价1602元/吨,而在市场上零售价为3250元/吨;福建加碘包装盐出场价937元/吨,市场上的零售价为5506元/吨(454克装)。

盐工流失严重

一线盐工劳动强度大,工资低,致使很多青壮年人不愿到盐场做盐工,盐场职工逐年减少。山腰盐场场长说,这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生产。

据了解,山腰盐场2014年在岗一线盐工583人,比2013年在岗盐工减少128人。现有盐工中,40~50周岁的占37.5%,50~60周岁的占51.2%,60周岁以上的占9.2%,40岁以下的不到2%。按规定,男盐工可以在55周岁退休,女盐工在45周岁退休,但因为盐工紧缺,很多本该退休的盐工仍在岗作业。山腰盐场五四工区庄主任说,该工区盐工共有83人,青年盐工只有2人,盐工平均年龄50岁以上,最高龄的盐工68岁(退休后返聘)。另一家莆田盐场1999年以前,盐工有3200多人,目前仅剩1100多人。

笔者同时了解到,因为待遇低、福利差,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盐工都无法正当休息,福建全省盐业生产企业已经出现整体滑波现象。2008年,全省有食盐定点生产盐场22家,盐工1.86万人,目前全省仅有盐场17家,其中8家盐场被列入保护范围,9家列入废转或待废转盐场,在职盐工仅剩6000余人,原有四大国有盐场也仅存山腰、莆田、漳浦三家了。

解决盐工工资福利待遇,吸引年轻人入场以维系盐业生产,确已是燃眉之急。傅乔成 陈辰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关键词:盐工 高温补贴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