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际_ /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日在欧洲展开“历史拉锯战” 安倍被动反攻

2014-03-28 08:35 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邱淑群
摘要:【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6日参加完在荷兰举行的核安全峰会回到东京,日媒称赞他“不再保有武器级核材料”的表态令世界放心,同时认为他向欧洲“交代”历史认识的态度“有诚意”。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6日参加完在荷兰举行的核安全峰会回到东京,日媒称赞他“不再保有武器级核材料”的表态令世界放心,同时认为他向欧洲“交代”历史认识的态度“有诚意”。不过,对于日韩首脑在荷兰会晤时的尴尬和冷场,日本舆论坦承邻国心里的历史创伤并未因此得到弥合。有韩国媒体称,安倍靠着这场“遇强则弱”的极致政治表演,暂时逃脱国际舆论的指责。西方则继续对“这个扭曲历史的男人”的忠诚度打问号,在一些人看来,日本现政权在欧美的负面形象“已经定型”。随着中韩领导人相继访问德国,世界舆论都在关注,这个反省战争罪责的榜样能否用来“彻底敲打日本的健忘症”。

对于安倍此行的表现,日本《读卖新闻》称,安倍在峰会上表示,将与七国集团的成员国紧密合作解决乌克兰问题。这彰显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日本经济新闻》27日社论称,主要国家就防止核恐怖活动达成一致,是此次峰会的主要成果。日本已经拥有44吨钚,但国内的核电站全部停止了运转,继续保有这么多核材料当然让人存疑,安倍明确表示“不保有无用处的钚”,让世界放心,也树立起了日本负责任的形象。

向世界解释日本历史观也是安倍欧洲之行的重头戏。日本时事通讯社称,安倍在欧洲期间积极宣传日本“正视历史”的姿态。核峰会前,安倍访问了阿姆斯特丹的“安妮-弗兰克之家”博物馆,并主动对该馆馆长表示,将“谦虚地面对历史”;23日在与荷兰首相会谈时,安倍也主动谈起自己的政治信条——“很重视真挚面对过去”。文章称,安倍这是在努力平复欧洲对日本右倾化的印象,并且针对中国在世界开展的“反日公关”发起反攻。

德国洪堡大学国际政治学者霍尔特曼27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安倍此次欧洲之行中主动“交代历史认识”,是因为他参拜靖国神社给欧洲留下阴影。加上中国一直在欧洲就历史问题批评日本,安倍其实是“被动应战”,谈不上加分。当天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日本九州大学一名教授称,参拜靖国神社后,安倍又将中日两国比作一战前的英德,这让世界加强了对其“军国主义化”的警惕与批评。由于中韩首脑也出席峰会,因此峰会主题虽然是核不扩散,历史问题绕不开。法新社报道称,日本与邻国的关系处于低谷,2月份东京图书馆大量《安妮日记》被人毁坏,安倍在此刻走访弗兰克博物馆,意在修补因其右翼色彩引发的公共关系紧张,尤其是日韩外交关系。


在美国的撮合下,安倍和韩国总统朴槿惠25日晚进行上任以来首次直接接触。NHK等日本电视台27日反复播出安倍用韩语向朴槿惠问候的场面,不过,日本时事通讯社称,安倍满面笑容,朴槿惠却板着脸,显示了对日本的不信任。日本媒体还把责任推到中国头上。《朝日新闻》以“中国搅乱日美韩对话”为题称,美日韩首脑会前,中韩领导人会面时谈及在哈尔滨火车站建安重根纪念馆的意义,鼓励她也就日本军国主义历史发表观点。《读卖新闻》社论称,中韩“反日共斗路线”愈发明显,朴槿惠正和中国统一步调。

《日本经济新闻》称,中日领导人以欧洲为舞台展开“历史问题的拉锯战”,中国试图在历史问题上拉拢韩国共同对抗日本,日本则试图通过明确继承过去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尽可能阻止中国拉拢韩国。正在德国访问的朴槿惠接受德国《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表示,东北亚局势紧张是因为日本高层政客对历史问题的民粹主义发言,“韩国曾向日本提议,借鉴德国战后与波兰、法国共同编纂历史书或教训书籍的先例,但日方至今未答复。”

“我怀疑,安倍是否真的知道这将会给日本利益带来多大伤害。”59岁的日裔美国专栏作家冷泉明彦27日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表示,安倍欠考虑的言语和行动正在打乱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脆弱平衡,也在损害日本利益。如果阅读美欧媒体对安倍达沃斯论坛发言的报道,会发现他的形象在西方严重大打折扣。冷泉还举例说,在接受CNN专访时,安倍称“中国在过去20年中一直采取扩张主义政策”,这一表态很自然会让人怀疑,安倍是否有意与中国改善关系,正如这些媒体报道所表明的那样,“安倍的实质性形象正在成型”。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关键词:历史问题 历史认识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