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西南首例!10岁女孩植入无导线可回收心脏起搏器

2025-01-16 10:54 作者:周闻韬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重庆1月15日电(记者周闻韬)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团队成功为一名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患儿植入一枚新型心脏起搏器,与传统起搏器不同,这枚起搏器不仅无导线且可回收,这是西南地区首例儿童植入无导线可回收心脏起搏器,也是目前全国植入血管最细、年龄最小的患者。

10岁女孩可可(化名)出生后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8月龄时接受室间隔缺损外科修补手术。一年多前,可可开始出现活动量下降症状,且随着时间推移症状逐渐加重。“上楼梯或走路太久,孩子就会出现胸闷心悸、全身乏力等表现。”可可母亲说。经过检查,可可被确诊为室间隔缺损外科修复术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吕铁伟主任医师介绍,房室传导阻滞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是指心脏传导系统中,心房向心室的传导电信号的活动发生减慢或阻滞,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收缩和泵血。因此可可的心率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反复出现晕厥。“在动态心电图的检测中,我们发现这个孩子的平均心跳每分钟只有40几次,在夜间熟睡状况下,最低心跳每分钟只有36次左右。”吕铁伟说。

疾病严重影响着可可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看着可可反复出现晕厥却无能为力,可可的父母心急如焚。专家介绍,治疗可可疾病的根本解决方案是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而传统心脏起搏器包括一个起搏发生器和两条导线,需要通过切开皮肤将起搏发生器埋入胸部皮下,两条导线通过血管途径植入心腔,是一种有创的手术方式;同时起搏器平均使用寿命为7到8年,对于儿童患者需要多次更换,且更换时因起搏导线和血管粘连导致拔出困难,传统起搏器植入带来的诸多并发症,给患儿家庭带来困扰。

基于以上情况,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专家团队经过反复会诊和评估,决定为患儿植入无导线可回收起搏器。

据了解,该新型起搏器长度仅3.8厘米,直径6.5mm,重量仅2g,通过头端1.63mm的螺旋电极旋入心肌发挥起搏作用,为儿童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带来了更大的益处。与传统起搏器相比,其优点在于仅通过微创方式经股静脉将起搏器植入右心室,无需切开皮肤及导线;此外,该起搏器电池耗尽后亦可通过微创方式回收,使用寿命为17到20年。

今年1月9日,吕铁伟带领心血管科心律失常医护团队,经过一系列精细操作,将起搏器的输送系统置于右心室,然后将起搏器置于右心室间隔靠心尖处心肌内。“经过数次测试,起搏器的各项参数良好,起搏器成功植入患儿体内。术后,患儿的心率迅速恢复正常,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吕铁伟说。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房室传导阻滞,导线,外科修复,心脏传导系统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