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中非合作论坛|综述:透视非洲工业化进程

2024-09-02 09:34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综述:透视非洲工业化进程

新华社记者张曼

协调和可持续的工业化是发展经济、减少贫困的重要路径,是各国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由于历史原因,非洲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曾长期沦为原材料和低附加值产品输出地。进入21世纪,非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开始更积极探索独立自主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等推动下,中国和非洲在工业化合作方面成果丰硕,为非洲工业化进程增添助力。

漫长曲折的工业化探索

多年以来,多数非洲国家把实现工业化作为争取经济独立、实现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战略,但诸多因素制约着该战略取得的实效。据联合国相关机构数据,2023年非洲制造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10%,低于15%的全球平均水平。

20世纪60年代,工业化成为众多非洲国家独立后的首要目标。这一时期,非洲国家大多实施了“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一度取得成效,但因市场狭小而后劲不足。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对刚有起色的非洲工业化带来沉重打击。80年代,西方打着“维护市场规律”的旗号,在非洲强推结构调整计划,严重阻滞了非洲工业化进程。80年代,非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下降8.3%,非洲经历“失去的十年”。

非洲自然资源丰富,但受殖民统治影响,许多非洲国家形成单一的经济结构,长期沦为原材料和低附加值产品输出地。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发布的《2022年非洲经济发展报告》显示,83%的非洲国家依赖大宗商品出口,在全球大宗商品出口依赖国家中占比45%。按照贸发会议定义,当一个国家的大宗商品出口占其商品出口总额的60%以上,则认为该国依赖大宗商品出口。

有学者指出,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非洲受缚于单一经济,无法建构起外部资金技术、劳动力收益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之间的良性循环,这是非洲工业化进程迟缓的底层逻辑。

非洲工业化新态势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格局日益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非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非洲人民开始更积极探索独立自主的工业化道路。

在区域层面,非盟出台《加速非洲工业化发展行动计划》《2063年议程》等战略,均将工业化作为促进非洲发展的关键动力。2022年,非盟第17届特别峰会暨非洲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峰会对实现包容、可持续的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作出承诺,凸显非洲国家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决心。

作为《2063年议程》的旗舰项目,由非盟推动的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正在加速,非洲大陆正向着成为一个人口众多、规模巨大的统一市场迈进。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指出,非洲大陆自贸区协定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来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工业化发展,还有助于提升非洲制造业的竞争力。

中国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朴英姬认为,非洲国家始终致力于实现非洲经济一体化的长期愿景,且事实证明大力投入往往能取得成效,如近年来推出支持中小企业参与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的相关计划和优先产业区域价值链发展的支持战略等。

非洲开发银行、非盟等机构2022年联合发布的《非洲工业化指数》报告显示,对52个非洲国家进行评估后发现,37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在过去11年间获得提升。

中非合作助力非洲工业化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等推动下,中非在工业化合作方面优势互补、成果丰硕。中国是对非投资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基础设施领域是中非合作共赢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中非合作新建和升级公路近10万公里,铁路超1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为非洲工业化发展夯实基础。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长彼得·卡格万加认为,通过与中国的合作,非洲大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如今非洲国家间开展贸易合作更为便利,促进了资源和生产要素在非洲大陆更合理地流动和配置。

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运营的工业园区,在部分国家和产业环节发挥着聚集作用,也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乌干达贸易、工业和合作部工业国务部长戴维·巴哈蒂认为,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在乌干达经营的工业园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制造业,助力非中工业化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与《2063年议程》目标相呼应。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近年来,中非双方合作正在向数字、绿色、航空航天、金融等新兴领域延伸,为非洲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