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国际锐评丨中国发展迸发更多向“新”力,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2024-07-22 09:2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陈曦

当前,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经济领域的热词。近日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描绘了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其中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中国决心通过深化相关改革,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和壮大营造更加良好的制度性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

国际锐评丨中国发展迸发更多向“新”力,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如果站在世界发展大势、中国发展走向这两个坐标下观察,人们会更理解中国最高领导人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从外部因素看,人类历史上经历的工业革命、信息革命,都是由划时代的生产力变革引发的。如今,科技变革日新月异,世界经济实现新增长必然依靠新生产力来拉动。从内部因素看,这些年中国经济发生深刻变革,不再简单以GDP增速论英雄,而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创新培育新产业、挖掘新动能时不我待。

透过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外界不难发现,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路十分清晰: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而“因地制宜”这一关键表述,说明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搞一种模式,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国际锐评丨中国发展迸发更多向“新”力,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从更深层次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单纯是经济产业政策的问题,而是要以深化改革为支撑,大力完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人才体制等,并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其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决定》部署以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深意正在于此。

在很多观察人士看来,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将给中国发展方式带来深刻改变。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日前高度评价中国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他认为,以科技为引领、坚持绿色转型,将是中国在21世纪取得成功的关键。

从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计划,到一系列政策和配套改革提供支持,眼下,在中国大地上,新质生产力正在蓬勃发展——

今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手表等智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1.6%、22.8%、10.9%;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行业表现亮眼,为经济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中国经济向“新”向“绿”转型态势更加明显。这既赋能中国,也辐射世界。

国际锐评丨中国发展迸发更多向“新”力,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日前撰文指出,随着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的产品将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国与各国的经济联系也将进一步加深。这不仅将提升中国创新能力、助力经济提质升级,也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新质生产力一经提出,它们就敏锐意识到,这意味着巨大市场机遇,纷纷加码投资中国。今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占比不断增加,新设立外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阿斯利康在华新建小分子创新药工厂;西门子以更大力度开拓中国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市场;苹果投入大手笔在上海建设应用研究实验室……在它们看来,深耕中国超大规模市场,聚焦新技术、新需求、新业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会从中获得丰厚回报。

作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持续向世界供给优质产品,也有力促进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最近,中国新能源行业知名企业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这是中国新质生产力惠及全球发展的生动案例。

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绿色发展欣欣向荣——放眼世界,中国经济向“新”而行,成为难得的一抹亮色。可以预见,随着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质生产力将迸发出更加澎湃的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

(国际锐评评论员)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