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新华鲜报丨方案来了!中国数字人才培育行动启航

2024-04-18 09:11 作者:姜琳、黄垚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摘要:1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把庞大厂矿变成“虚拟工厂”,需要数字孪生工程师……  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题:方案来了!中国数字人才培育行动启航

新华社记者姜琳、黄垚

数字化浪潮加速演进,人口大国将如何拥抱机遇?

1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AI数字人24小时直播带货,远程大数据寻医问诊,数字博物馆引人入胜……数字化技术已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

截至2022年末,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41.5%。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背后,关键靠人才支撑。

此次方案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提升数字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激发数字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如何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集聚效应?

方案部署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数字技能提升行动等六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将从产业、企业、高校等层面入手,规划未来数字人才的“成长地图”和培育体系,持续优化人才要素结构和发展环境,夯实数字经济“加速跑”的人才“底座”。

近年来,数字人才不足、人才素质与产业相关岗位需求不匹配、关键核心领域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是每年高校毕业生超千万,不少年轻人面临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企业数字化发展产生大量新岗位,却难以招到合适人才。

要让机器人“听得懂”“干得对”,离不开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自动化生产线布局建设,必须靠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把庞大厂矿变成“虚拟工厂”,需要数字孪生工程师……

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半导体、大数据等相关领域人才需求量激增。

猎聘大数据显示,今年新春开工首周,AIGC领域人才需求激增,新发布职位数量同比增长612.5%。在不少招聘平台,图像算法工程师和架构师薪资排名领先,数字人才成为职场“香饽饽”。

也正因为如此,方案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放在六个重点项目首位,提出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数字领域新职业,制定颁布国家职业标准,构建科学规范培训体系,开辟数字人才自主培养新赛道。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计划,每年将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

培养数字人才,教育是基础,也是重头。

方案提出,将加强高等院校数字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并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作用,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事实上,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材料智能技术、智能视觉工程等一批新专业已经成为高校的新选择,不仅得到学生的青睐,更在就业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

新一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方兴未艾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强化数字经济的顶层设计,到成立国家数据局提高数字经济治理水平,再到强化数字人才培育与支撑……不远的将来,数字人才将竞相涌现,数字经济将更具活力。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博物馆,人才创新,人才需求量,人才缺口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