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打通堵点 货畅其流——我国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扫描

2024-03-29 09:27 作者:林红梅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摘要:湖北港口集团总经理何宪礼分析说,受多式联运服务规则、技术标准等制约,铁路、公路、水运等一体化运营机制尚未形成。中远海运集运加大与铁路、港口等合作,参与打造上海港海铁联运有限公司、贵州远海陆港公司、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广西公司等物流平台。

新华社武汉3月28日电 题:打通堵点 货畅其流——我国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扫描

新华社记者林红梅、屈婷、龚联康

打通断点堵点,推动铁路、水运、公路、空运货畅其流,降低物流成本,成为28日在武汉举行的2024中国多式联运合作大会上关注的焦点。我国正努力构建“畅通高效、内外循环”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打造全球“123”——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快货物流圈,服务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多式联运加速发展

多式联运是指各种运输方式服务衔接、标准统一,能够实现一货畅流到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对物流链条的保障和成本提出了新要求。”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牧原在2024中国多式联运合作大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交通运输部等18个部门2017年发布了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目前,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有116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有125个,综合货运枢纽强链城市有25个。

李牧原表示,中国多式联运正加速发展。铁路与港航企业、铁路与物流市场相向而行、加深合作的态势已形成;港口作为推动铁水联运的主力军,正用沿海资源来带动内陆物流体系建设;国际通道从过去单一海运通道变为陆运通道和海运通道并举的多元化发展。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的开通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高速发展给多式联运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

根据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全国港口集装箱2023年铁水联运量累计完成超117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7%;铁路集装箱发送货物7.32亿吨,同比增长7.1%;“十三五”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年均增长47%。

在破解难点痛点中前行

在2024中国多式联运合作大会上,业内人士围绕如何打通堵点,提升信息交互、服务衔接效率等分享经验。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会长黄田化说,“单一环节成本低、全链条运行成本高”是物流运行中较为突出的矛盾。湖北港口集团总经理何宪礼分析说,受多式联运服务规则、技术标准等制约,铁路、公路、水运等一体化运营机制尚未形成。

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史洪斌认为,多式联运的难点在铁路,标准和规则体系相互割裂、制度和标准存在壁垒、基础设施衔接不畅、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是主要难点。

各级纷纷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促进多种运输方式间互通衔接,解决难点。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陶维号介绍,湖北对江海联运航线给予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多式联运企业进行奖补,还推出多式联运海关通关等一系列新政策。

史洪斌介绍,他们成功研制了公铁一体车、港口智能装卸设备等,正在构建“平台+网络+装备+服务”的多式联运物流技术体系,打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融合“铁路长距离运输+公路灵活机动”双优势,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

全球航运供应链服务能力提升

航运是多式联运的对外贸易主要运输通道。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供应链物流事业部总经理柳国旗对记者介绍,中远海运集团综合运力、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等居世界第一,依托全球范围内健全的航线网络布局、不断扩大多式联运业务规模,实现从“港到港”至“端到端”的全程供应链服务能力提升。

中远海运集运加大与铁路、港口等合作,参与打造上海港海铁联运有限公司、贵州远海陆港公司、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广西公司等物流平台。

为升级海外供应链服务能力,中远海运集运还在欧洲、东南亚、日韩等地打造供应链投资平台以及供应链运营平台,实现区域内拖车、铁路、仓储、报关等资源的共享与统一运营;已开通国内海铁线路553条。

打造“内外循环”的国际国内物流通道

在内河运输方面,打造“陆海联动、内外循环”的国际国内物流通道成为多式联运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湖北港口集团总经理何宪礼介绍,集团相继开通多式联运通道69条,在长江、汉江拥有码头泊位204个,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省总量96%;初步构建形成辐射全国、衔接日韩、联通欧洲、连接东盟国家的联运网络,助力湖北成为国际国内多式联运枢纽。

江苏省港口集团去年牵头省内相关企业成立了多式联运发展联盟。该集团总经理王洪涛对记者表示,集团将积极协调多式联运上下游各主体之间要素流通、标准协同,下一步,将建立海外揽货体系,研究推动韩国、印度、马来西亚等海外揽货站点建设。

关键词:多式联运,堵点,海铁联运,铁路集装箱,集装箱班轮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