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激扬贯通古今的文明力量——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观察

2023-09-07 10:03 新华社 责任编辑:蔡秀明

新华社兰州9月6日电 题:激扬贯通古今的文明力量——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观察

新华社记者宋常青、马欣然、张文静

“第二届文明古国友好组织对话会”“传承丝路文化与构建文明新形态论坛”等专题论坛,“丝绸之路简牍文物展”“敦煌文化主题展”等文化展览,“相约敦煌”“金钟之星‘一带一路’民族音乐会”等精彩演出……在6日开幕的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现场,历史人文之美、民族风情之美、包容开放之美尽显。

适逢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一场场敦煌文化大戏的背后,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不断迸发,更是贯穿古今、融通东西的丝路文明所展现出的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

f4e6e042e73554fa3bc0fbcc8daf39f1_1129849436_16940461335061n.jpg

9月6日,与会嘉宾在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敦煌文化主题展。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以会为“媒”: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穿行的人们把他们各自的文化,像其带往远方的异国香料种子一样沿途撒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瓦莱丽·汉森如是评价“改变了历史的丝绸之路”。

作为中国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敦煌文博会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硕果累累的缩影。

从新疆、甘肃等地方特产,到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的50余幅精品绘画,万余平方米的“重头戏”文化展览区精彩纷呈。

5日,记者在这里遇到了首次参会的土库曼斯坦国家文化中心国家博物馆科技部副主任别尔基耶娃·苏里古恩·贝尔迪梅拉多夫纳,她正和同事们忙着布置展台。

“作为文博会主宾国,为了宣介土库曼斯坦的文化艺术,我们带了数十件馆藏精品。”贝尔迪梅拉多夫纳说,自己来到敦煌还有一个心愿,希望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回去讲给朋友们听。

累计邀请140多个国家千余名中外政要、专家学者等重要嘉宾参会,展出展品超万件……自2016年以来,敦煌文博会展会规模、嘉宾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易成果亮眼,成为外界观察中国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截至2022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的142个国家签署了文旅领域的协定或备忘录,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等联盟,形成多元互动的格局。

b2791bec3996aab78e4d8c08a30a429b_1129849436_16940461335041n.jpg

9月6日,与会嘉宾在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文创产品和文旅装备展销活动。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扩“圈”发展:共促文旅产业合作

新加坡百人旅游团日前入境甘肃,开启“丝绸之路和河西走廊之旅”。游客们说:“走进敦煌,了解敦煌,会让你爱上敦煌。”今年上半年,敦煌累计接待游客597.46万人次,至7月底达979.15万人次。

敦煌壁画盲盒、幽幽鹿鸣小夜灯、三兔共悦彩绘果盘……6日,在文博会上的酒泉文创产品展台,酒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王莹说,“开馆不到2小时就卖了近3000元,来购买文创的还有不少外国人。去年全年敦煌文创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

吸引海内外约150家知名企业参加,预计签约资金130多亿元,涵盖文旅康养、文旅综合体、文旅科技、景区提升等多个方面;20余家中外企业将赴敦煌、嘉峪关和酒泉等地,考察对口项目和企业,寻找合作机会……

文博会期间,通过线上演播、沉浸剧目、深度旅游等“科技+”“创意+”“旅游+”方式,丝路厚重历史与传统文化得以活化传承、展示利用、沟通世界。

业内人士认为,借助国际盛会,中国持续深化文旅产业国际合作,也必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广阔前景将助推红利惠及更多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

d7f3e1863d225c96b3becaa61d73f6d2_1129849436_16940461335071n.jpg

9月6日,与会嘉宾在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携手向“新”:美美与共沁润人心

作为敦煌文化研究学者,37岁的甘肃政法大学教授奥莉娅·普隆金娜已经参加了三届文博会。

16年前,奥莉娅在家乡俄罗斯奔萨市观看了一场来自中国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自此便开启了敦煌时刻”。

“文化可以将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民族连接起来,我们的生活之所以丰富多彩,就是由文化串联起来的。”她说。

在柬埔寨,柬王宫遗址保护修复工作正在进行。这是继周萨神庙和茶胶寺后,中国援柬埔寨文物保护修复的第三期工程。

从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的保护修复到中沙、中老等联合考古……一幅幅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新图景正在呈现。

“中国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奖学金,并援建了科伦坡港口城。毕业后我想入职在斯里兰卡的中国企业,接续助力两国交流。”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的斯里兰卡留学生杰福说。

“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中写到。(参与记者程楠、贾钊)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