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企业运行稳中有进 新一轮改革整装待发——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回应国资央企热点问题

2023-01-18 09:20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题:企业运行稳中有进 新一轮改革整装待发——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回应国资央企热点问题

王希、万倩仪

2022年中央企业总体运行态势如何?改革有哪些新突破?新一年央企改革发展有何新谋划?国新办17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回应了国资央企相关热点问题。

生产经营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刚刚过去的2022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企业运行面临不少挑战。

“国资央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较好地实现了稳增长的目标。”彭华岗说。他从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过去一年中央企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增速“稳”——2022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净利润1.9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3%、5.5%和5%。“中央企业整体的效益在2021年高速增长基础上,2022年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彭华岗说。

质量“优”——面对各种压力,一年来中央企业重创新、强管理,经营效率稳步提升,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76.3万元/人,同比增长8.7%;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速为9.8%。

贡献“大”——统计显示,去年央企累计上缴税费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同时,通过减免房租、降低通信资费等向社会让利超过200亿元,积极引领带动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

保障“强”——2022年,国资央企坚决扛起能源电力保供主体责任,在增产增供、稳市稳价方面打出“组合拳”,全年中央发电企业累计发电5.1万亿千瓦时;煤炭日均产量达到296万吨,同比增长7.6%;自产天然气达到19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1%。

“过去的一年十分不容易,取得这样的成绩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应对复杂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彭华岗说。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彭华岗表示,国资央企将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

决战决胜三年行动 新一轮改革整装待发

央企稳健运行的背后,离不开国企改革的有效支撑。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中央企业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以赴推进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央企集团层面及1.26万户重要子企业全面制定前置研究事项清单,董事会应建尽建全面完成并基本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董事会授权管理制度全面建立。

三项制度改革全面破冰破局,关键岗位核心人才中长期激励有序推进,已开展中长期激励的子企业在具备条件子企业中的占比达到94%。

此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国资监管体制发生系统性重塑,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得到根本性加强。

改革无止境。“党的二十大对下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作出了全面部署。”彭华岗说。据他介绍,国资委正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研究谋划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方案。

他强调,新一轮改革将在巩固深化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亮点纷呈

2022年是央企重组整合的“大年”,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高潮迭起——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挂牌,中国宝武重组中钢集团、新钢集团,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正式划转移交国资委监管。

去年共有37家央企25组专业化整合项目分两批开展集中签约,一系列有力举措促进相关项目加快落地,央企医疗、稀土、管网、检验检测领域的资源整合深入推进。

同时,中央企业不断瘦身健体,“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清退任务基本完成,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扫尾。

在彭华岗看来,推进央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进、退、整、合’为着力点,加强重点示范项目协调推动,不断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他说。

所谓“进”,就是要瞄准高水平、导向性,支持推动国有资本协同合作,促进固链、补链、强链、塑链;“退”就是要持续推进央企“两非”“两资”业务退出,做好产能过剩行业整合;“整”就是积极推动检验检测、医疗健康、装备制造、矿产资源、煤电等领域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

此外,他强调说:“我们支持中央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内部资源深度融合,形成强大合力。”

关键词:中央企业,两资,两非,国有经济,国企改革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